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伯元 《科技潮》2002,(1):8-10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已届两年,在北京已逐步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推进二四八工程”的生动局面。有关工程的规划或纲要都已颁布,重点项目已全面启动,一些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和一批阶段性成果,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计发 《科技潮》2004,(5):6-9
2003年,北京市科技事业和各项科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市科技系统结合首都经济和首都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需求,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的工作主题,深入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二四八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二四八工程以“求实性、前瞻性、开放性”三个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和重心,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旗帜。目前。北京已经确定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杨伟光  张虹 《科技潮》2004,(11):4-9
1999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关键问题出发,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今年9月22日,市委常委会听取并研究讨论了“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四年多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就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北京科技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伍建民 《科技潮》2006,(1):15-17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6年来,尤其是2005年推进“深化二四八,实施一二三”总体工作思路以来,北京科技管理工作和科技发展思路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作者将这些变化总结为“五大深化”和“五大创新”。在此基础上,北京形成了比较清晰、完整的科技发展思路,涵盖“目标一方针一战略一思路一措施一核心—保障”各层次的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太原科技》2010,(2):106-106
为了推进“科技北京”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目的是加快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12项科技支撑工程,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数字地球”的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都在兴起“数字城市”的建设。为了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同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实施“数字北京”工程的总体设想,并纳入了“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之中。跨世纪的“数字北京”据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数字北京”的核心内容包括建立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工程两大部分。具体地说,“数字北京”工  相似文献   

7.
陈治光 《科技潮》2003,(12):4-7
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源。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领先世界经济,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能成为技术创新之源。北京市委在八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其总体目标是要集成首都科技资源,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北京与国际化相接轨的高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如何呢?本刊记者就此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振刚。  相似文献   

8.
林耕 《科技潮》2004,(12):19
面对新形势,按照北京市科委提出深化“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努力实现“一个转变、两个加强”,集中力量实施“三大行动”,力争“十项突破”的工作目标,关键是统一思想找准定位。2004年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市科委工作部署,遵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高效”的方针,宣传贯彻《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化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县科技创新服务意识,充分调动技术卖方、买方,中介方等的积极性,规范北京技术市场,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服务,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6,(7):33-33
针对我国动物疫病诊断、防疫和管理的新形势,2006年3月,农业部发布文件,决定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同时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中心”。这对拓宽畜牧研究所研究领域,与其他研究院所共同加强兽医学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研究,构建我国兽医科学的研究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企业作为最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对有应用价值的新产品的研究能力。绝大多数生物新技术、新发明,都来源于一流的基础研究实验室。环顾我国生物医药业,最大问题在于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北京从1999年开始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致力于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创业支撑体系的创新平台建设。目前,“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据了解,北京的生物医药领域率先建立了多个创新平台,扶持了一批创新机构,使得北京生物医药业已经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柏杨 《科技潮》2004,(10):8-9
北京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北京市政府实施的”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和关键问题出发,集中优势资源,夯实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北京发展的基础。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通用项目获奖总数为186项,北京地区获奖项目有61项.约占三分之一;其中相当一批在北京得到了应用,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选择北京地区近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部分项目进行介绍,以反映科技在首都建设中的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激励北京地区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创新、勇于探索,为首都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2,(3):59-59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主抓七件事:1.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作为首都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等九大工程市财政设立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形成文化、科技并重的“双百亿”投入格局。  相似文献   

13.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20l0年初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张信 《科技潮》2006,(1):10-11
1999年,北京市委八届四次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提出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创新服务体系是“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和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2001年,市科委制订了《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纲要》,经市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15.
海锦涛 《科技潮》2001,(9):30-30
随着北京“十五”科技规划的编制完成,首都“二四八”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也相继启动。正如北京市科委主任范伯元同志所说的,“二四八”工程是首都带有战略性、综合性,示范性的科技核心工程,对于推进北京科技事业的发展,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首都区域性持续创新能力将起到重要作用。“二四八”工程中,多处涉及到了制造业,然而其中似乎缺少了突出当今各先进国家所推崇的绿色环保理念,令人不得不为之遗憾。近年来,人们对传统工业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2003,(4):7-9
提起北京海淀区,人们自然会想到人才济济的中关村,想到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感叹那些绮丽的创新奇葩。然而,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中小企业因规模小,在获取各类信息、人才和适用技术、进行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开展进出口业务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困难,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企业因为管理不善或缺乏创新资源而夭折,因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提出重点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构建创业孵化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的重大专项之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近日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经20天左右的在轨测试和调整,设在北京西三旗的北京宇视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卫星地面接收站将会收到“北京一号”发回的遥感图像。这意味着北京拥有了一颗有控制权,能定期提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1999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关键问题出发,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今年9月22日,市委常委会听取并研究讨论了“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四年多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就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进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北京科技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企业作为最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对有应用价值的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绝大多数生物新技术、新发明,都来源于一流的基础研究实验室.环顾我国生物医药业,最大问题在于研发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北京从1999年开始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致力于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创业支撑体系的创新平台建设.目前,“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据了解,北京的生物医药领域率先建立了多个创新平台,扶持了一批创新机构,使得北京生物医药业已经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转眼间,2003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北京的科技工作再上台阶,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政策的完善,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回顾2003年北京的科技亮点,不难发现,科技的力量正在北京的建设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