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位移井和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须实现连续旋转井下闭环导向钻井 ,这一需求推动了井眼轨迹控制手段的提高 ,为此 ,探讨了适用于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的井下工具的发展概况 ,提出了比较可行的井下钻井工具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应重视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的发展 ,静态式可调偏量机构是井下闭环控制的主要方式 ,应采用直接侧向力法控制钻头轨迹。  相似文献   

2.
现代井下钻井工具及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位移井和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须实现连续旋转井下闭环导向钻井,这一需求推动了井眼轨迹控制手段的提高,为此,探讨了适用于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的井下工具的发展概况,提出了比较可行的井下钻井工具发展和研究方向。结果结果表明,应重视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的发展,静态式可调偏量机构是井下闭环控制的主要方式,应采用直接侧向力法控制钻头轨迹。  相似文献   

3.
肯尼亚OLKARIA地热井空气泡沫流体定向钻井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向钻井技术是在石油钻探中发展起来的,以后引用到地热钻井中来。肯尼亚地热井中由于地层漏失严重,须采用空气泡沫钻井方式,而井下温度又高,这对于地热井定向钻井技术是一种挑战,需要解决钻速低、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地热井测斜工具与方法、耐高温马达等困难,通过长城钻探公司在肯尼亚所打地热井的实践,成功地解决了以上难题,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4.
在钻井过程中,定向钻井工作仪器没有实时监视系统,无法随时掌握井下钻具的去向,常常使得实际井眼轨迹偏离预定的轨迹,增加扭方位的次数,在井下形成较多的狗腿、给起、下钻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发生钻井事故的可能性。同样,由于使用前面的这三种仪器时,井眼轨迹总是后知的,这样,在井眼密度很大的丛式井中,往往难以避免打到已完钻的井眼中去,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5.
井控轨迹自动控制技术是钻井行业急待解决的最前沿课题,用可控偏心器可以实现井眼轨迹自动控制,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降低钻井成本。可控偏心器是一种井下可调的、可采用转盘钻进方式的井下寻向工具,它由翼片体转轴、翼片体、翼片和测控总成组成,在钻井过程中,通过随时调节可控偏心器翼片对井壁的作用力或伸缩来实现对井眼轨迹的控制。在使用可控偏心器进行钻井作业时,不需要频繁起下钻就可以在井下实现对井眼轨迹的控制,这对高难度密集丛式井、各种曲率斜井、水平井、加密井和抢险井等在完成各自的钻井目的方面有重大意义和极其宽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浅谈复合钻井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明 《科技资讯》2011,(24):112-112
复合钻井技术是采用滑动导向钻具组合进行钻井,可适时变更定向和开动转盘两种工况,连续完成定向造斜、绕障、增斜、稳斜、降斜及扭方位操作,而不用起钻变更钻具组合,就能快速钻出高质量的井眼轨迹,从而减少起下钻次数,提高钻井速度和精度。本论文从复合钻井技术特点出发,结合复合钻井技术在我国安塞油田和长庆油气田的应用现状,认为:(1)复合钻井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明显提高了机械钻井速度,采用复合钻井技术,可以使得轨迹控制简化,保证井眼轨迹圆滑,保障井身质量;(2)复合钻井技术能有效控制井斜,并提高井眼控制精度,实现连续控制井眼轨迹。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减速涡轮钻具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科技资讯》2006,21(27):44-44
叙述国内外减速涡轮钻具的发展以及为了降低钻井成本,增加钻井公司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根据国内外最新钻井技术信息,缩短涡轮钻具长度,发展新型低转速、低压降、高扭矩减速涡轮钻具,配合牙轮钻头和PDC钻头钻进,可以降低综合钻井成本,增加钻井公司的技术储备和对外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8.
涡轮钻井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和钻头技术的进步 ,涡轮钻具在配合新型金刚石钻头、高速牙轮钻头钻井以及在定向井、水平井、大斜度井钻井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论述了涡轮钻井的最新技术成果 ,概括了近年来涡轮钻具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涡轮钻具在性能和结构上的改进措施 ,以提高钻具的寿命 ,并使其能满足不同类型钻头和不同钻井工艺的要求。同时对我国涡轮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应在低压降、大扭矩、能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新型涡轮钻具、提高钻具寿命 ,改善钻井条件 ,完善钻井工艺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9.
涡轮钻井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和钻头技术的进步,涡轮钻具在配合新型金刚石钻头、高速牙轮钻头钻井以及在定向井、水平井、大斜度井钻井领域的应用效果显著。论述了涡轮钻井的最新技术成果,概括了近年来涡轮钻具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涡轮钻具在性能和结构上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钻具的帮助,并使其能满足不同类型钻头和不同钻井工艺的要求。同时对我国涡轮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在低压降、大扭矩、能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新型涡轮钻具、提高钻具寿命,改善钻井条件,完善钻井工艺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质导向钻井是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的钻井技术。使用这一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井下钻具命中最佳地质目标。新疆油田MBHW04水平井是国内第一口使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井。重点介绍了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具体步骤及其在新疆油田MBHW04井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自然伽马测井资料的解释和应用。应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该井获得良好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定向钻井PDC钻头三维钻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PDC钻头的切削作用、钻具组合的力学作用和地层岩石可钻性各向异性,根据钻头力平衡原理,建立一种新的PDC钻头三维钻速预测方法。在钻头瞬态力平衡计算中,不仅考虑钻具组合的力学作用,还考虑钻头冠部的侧向不平衡力和保径受力对PDC钻头切削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眼轨迹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方法合理;根据具体的钻头结构参数和地层可钻性各向异性,通过数值计算可获得钻头的轴向和侧向钻速,不需要取得地层法向钻进效率;在钻头瞬态力平衡计算中,钻头侧向不平衡力过大将增大井眼轨迹控制的难度,对PDC钻头布齿参数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减小钻头的侧向不平衡力,进而减小钻头漂移角和工具面变化范围,增强井眼轨迹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浅谈滑动导向钻井过程中钻具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滑动导向钻井过程中常用钻具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得出牙轮钻头造斜效果较好,定向施工过程中工具面稳定,PDC钻头造斜效果相对较差,工具面不易稳定,且稳斜过程方位飘动严重;动力钻具上部及本体的稳定器关系到造斜效果、稳斜效果及钻进摩阻,配置时需要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选择;在能满足造斜率要求的情况下,一般应尽量使用弯角较小的动力钻具;无磁钻铤应尽量安装在靠近钻头位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深部钻井PDC钻头切削齿在磨损状态下的切削破岩过程,选取深部钻井PDC钻头上不同磨损程度的PDC齿开展单齿切削实验,借助应力测试系统、高速摄影机和热红外成像仪分析磨损齿的受力状态、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岩石裂纹扩展过程。结果表明,与未磨损齿相比,磨损齿所受切削力更大、温度变化更明显,且更易产生大体积岩屑,这将导致钻头在井下振动加剧,磨损急剧加快,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切削花岗岩时切削力和温度大幅上升的问题更加突出,但更容易发生体积破碎,产生较大块的块状岩屑。研究成果将有助于重新认识真实井底磨损齿切削破岩及温度变化规律,并为钻头设计及井下寿命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更加合理地设计适用于强研磨性硬地层的混合SPDCS钻头,本文首先对东北油田、青海油田钻进火成岩地层磨损的SPDCS钻头进行收集,运用ST-500A 电子显微镜和ⅤⅢⅢ2.2C 相机测量软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观测SPDCS切削齿的磨损形态,分析其磨损机理,找出失效原因。测量钻头冠部刨面线上切削齿的磨损高度,绘制SPDCS钻头切削齿磨损分布曲线,为SPDCS钻头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设计并加工PDC孕镶块混合微钻头进行室内钻孔实验,研究不同切削齿出露量对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PDC孕镶块混合钻头进行优化后设计了一种PDC孕镶块全尺寸混合钻头,用于东北油田辽松盆地金山区块金谷1-1HF井的基底地层钻进,相比同井段的PDC及牙轮钻头,钻速与进尺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摩擦与磨损原理,研究了两种齿形的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下钻进过程中进行简易取心时岩石的磨损状况,分析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岩石的岩性、钻压以及转速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了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磨损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钻头切削齿的磨损速度与钻压、转速成非线性关系,并且磨损速度受磨损高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钻头切削齿磨损速度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珠江口盆地含砾地层的钻井速度,对该油田的矿物组份及岩性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含砾地层的强度、可钻性和研磨性室内实验,弄清了该油田砂砾岩地层的岩石力学特性.根据地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邻井钻头的使用效果,从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的复合片、冠部轮廓、布齿方式和水力结构等方面,对PDC钻头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新型PDC钻头进尺比普通PDC钻头提高131%以上,钻速提高82%以上,钻井成本每米减少28%.本文提出了考虑地层岩石力学特性、钻头使用效果和钻头综合性能相结合的优化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从软地层钻入硬地层前后,钻头上产生弯矩的原因及计算方法。根据软硬地层的可钻性不同,钻速及相应的地层对钻头的反作用力也不同的原理,推导了在钻过交界面前后钻头的转角、钻具的反力矩及软硬地层中不同钻速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微分方程,给出了方程的解。求解结果表明,钻头的转角和弯矩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在全部钻完交界面时达到最大值;钻头弯矩与交错层的可钻性、下部钻具的结构和钻头的几何尺寸有关,并且与所加的钻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用超硬材料测定岩石研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模拟试验方法测定聚晶金刚石钻头的耐磨损性,推导出岩石研磨性指标计算公式.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能直接反映工况条件下的岩石性质.所得岩石研磨性指标是岩石研磨性质、钻头材料性质和工况的综合反映,可以直接用于预测PDC钻头的使用寿命和用于油矿的PDC钻头选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柯柯亚区块钻井技术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具有很大的提速潜力。根据柯柯亚区块西山窑组的地层特点,结合岩石特性分析,设计出了新的PDC钻头,并且在现场试验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柯193井的现场试验情况分析,钻井提速效果明显,钻头磨损程度较小,仍可继续入井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