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中型氨合成塔的筒体强度及上、下封头与塔体连接的边缘应力进行了分析,为此类压力容器应力值的精确求解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计算得出对于中型压力容器在相同条件下用分析设计方法比常规设计方法成本更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气泡壅塞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适合于压力容器下封头外壁的临界热流密度理论模型.模型中分别使用滑速比模型和能量平衡方程来计算气泡层和主流层的含气率,并采用局部条件法来处理非均匀热流的影响,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参数效应分析表明:随着下封头半径增大,相同角度位置处的临界热流密度值会降低,这意味着对更大功率的先进压水堆保持压力容器完整性的热负荷裕量将降低,可能导致下封头失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介绍压力容器碟形封头的强度,了解碟形封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压力容器壳体局部应力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一高压反应器底封头由接管载荷引起的局部应力进行了详细计算,进一步采用分析设计法进行了强度评定。  相似文献   

5.
压力容器开孔补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压力容器封头上开孔,将会使压力容器封头的承压能力降低,在其设计工艺条件下会产生危险,因此压力容器开孔后需进行补强,开孔补强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对几种开孔补强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比较,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6.
压力容器封头可靠性设计中,各设计参数均为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根据变量的可靠度,确定各设计参数,从而进行封头尺寸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7.
吴睿  谭风光 《甘肃科技》2012,28(2):34-36
对比中外压力容器设计标准,GB150要求标准椭圆形封头有效厚度应不小于其内直径的0.15%,以防止封头在内压下的弹性失稳.通过编制C++计算程序,计算得到标准椭圆形封头计算厚度、计算压力以及材料许用应力之间的关系;并应用数据分析软件,拟合得到了封头材料许用应力与特殊拐点处对应的计算压力的关系式,提出了判定压力pg的概念,为确定此类封头计算厚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进压水堆发生堆芯熔毁事故时,成功实施熔融物堆内滞留(IVR)的关键在于压力容器外壁的热流密度小于当地的临界热流密度(CHF)。为对压力容器下封头的CHF进行预测,本文结合液膜蒸干和水动力不稳定特性,建立了考虑加热壁面热量传递的CHF理论模型,并用已有的试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能有效预测不同几何参数和工况条件下的CHF值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压力容器传统应力测试方法所存在的弊端,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实验测试的手段,对内压薄壁容器4种典型封头的边缘过渡区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测定。并将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以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工具,对平封头结构进行弹性和弹-塑性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分别采用ASME VIII-2规范和EN 13445规范中的方法对平封头结构进行疲劳评定,得到了不同方法下平封头结构的许用循环次数。结合Hinnant等的压力容器平封头疲劳试验数据,对各种疲劳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规范中的疲劳评定方法预测的寿命均小于试样的实际寿命,基于ASME VIII-2弹性分析法得出的疲劳寿命最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11.
对复杂薄板结构压力容器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压力容器盖在热、压力载荷作用下的温度场、应力及变形,并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并分析了薄板结构的压力容器盖在实际工况下的应力场,校核了其安全性,为薄板承压结构更深入地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压条件下压力容器气密性检测中存在的微小泄漏检测易受环境噪声干扰、漏点定位困难、对气体介质具有选择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容器气密性移动式检测方法。利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容器漏孔处产生的气体射流,克服了检测仪器对气体介质的选择性;采用气密性移动检测方式,利用检测用传感器可以接近压力容器器壁外表面的特点和仪表的实时计算能力,克服了环境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同时又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灵敏度和漏点定位精度,实现了低压条件下微小泄漏的检测。低压容器气密性检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压力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的特征,在不同孔径异形模拟试板应力应变场的光弹性分析基础上,应用奇异等参元,分析了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结果表明,与双参数法获得的应力强度因子较为吻合,为压力容器接管部位的设计和裂纹疲劳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的特征,在压力容器接管模拟试板的基础上,对多种孔径的异型板应力应变场应用拟协调条件,建立单元间位移弱连续条件的拟协调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不需要应力满足平衡条件,简化了矩阵求逆计算,容易得出应变的离散精度,因此可以解决常规有限元难以适应的奇异性领域。文章分别就不带裂纹和带有裂纹的异型板进行应力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峰应变区的应力集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为压力容器接管部位的设计和裂纹疲劳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信息熵理论,在最苛刻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分析了4种结构压力容器的初始屈服与爆破强度的可靠度系数.基于屈服、爆破和断裂3种失效准则,从等可靠度的观点,确定了压力容器的可靠指标:1)钢制薄壁圆筒、薄壁球形容器和扁平绕带容器初始屈服强度的可靠指标,在气压试验与液压试验分别为1.920与0.815,在正常操作时为3.18...  相似文献   

16.
唐波  吴雪锋  赵洪山  李泽  肖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8):12031-12037
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常面临高温高压的挑战,钻井液在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下,其性能会发生改变,研究钻井液在复杂工况下的流动摩阻变化规律,能为特深井钻井提速及井控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实际工况要求,建立了高温高压钻井液循环流动摩阻测试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固相颗粒及含气率对钻井液流动摩阻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并绘制温压摩阻系数图版,能更好阐述温压与钻井液流动摩阻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顺北区块钻井液流动摩阻随温度增大而减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摩阻系数图版能更准确体现摩阻系数与温压的定量关系,固体颗粒含量对流动摩阻影响不大,钻井液流动摩阻随着含气率增加而增大。该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复杂工况下钻井液流动摩阻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弹性薄壳理论分析全夹套压力容器圆环壳封闭件的应力。讨算了工程实例。并用轴对称薄壳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标准程序计算了圆环壳线性弹性应力。讨论了解析方法和封闭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流体静高压容器加载时下压杆爆炸前后的实验数据、检验结果,从材料选择、高压容器对中、上下缸载荷分配三方面分析了容器泄漏原因:(1)阳磨菇头选材有错、热处理不当导致Bridgman密封组件失效;(2)下压杆选材及热处理工艺有误导致加载时脆性断裂;(3)压杆导向和定位不良,球面垫块球半径过大均可严重导致压杆脆性断裂;(4)密封套圈无支承面太小,容易造成上下油缸压力差偏大,引起下压杆炸碎。由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红艳  徐鹏 《应用科技》2009,36(11):20-23
传感器安装时,不能总是保证其敏感部位与被测部位的工作介质直接接触,它们之间通常是通过一段传压管道相联系.传压管道与被测介质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其频率特性显著影响着高频动压的测量结果.通过分析此类低通滤波器的机械特性,给出高频动压测量中传压管道设计方法.消除传压管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动压测量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在国防工程中管道和阀门具有承受超高压力的设计要求.为检验其抗压性能,研制了爆炸冲击波输出压力为20~30 MPa的超高压压力发生器.该发生器由高强材料锻压、焊接而成,其结构主要由主体、后盖、测压环3部分组成,并在设计上保证了输出端连接的通用性和爆炸压力的均匀性.通过对设备的性能试验和某工程产品抗压性能检测,证明了该压力发生器性能稳定,压力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