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被"字标志的被动小句和有"把"字标志的处置小句是表达上截然相反的两类句式,两类句式如果在同一句中出现(连用),一定有其表达上的特殊需要。通过对两类句式连用现象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同一句内共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被字小句进入定中结构后存在三类主语后移现象,即,主语后移A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主要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主语后移B类,修饰语中的谓语动词以带状态补语、处所补语、结果补语和宾语的居多;主语后移C类,数量极少,多数动词后带宾语。"被NP2VP的"结构,以主语后移A类居多,都指向被字小句主语,且多数指称的是"人",中心语都可补出,属"的"字结构后面省略的现象。方位短语中被字小句的谓语动词以光杆形式和带结果补语的居多。实际能进入动态定中结构的复合被字小句数量很少,主要是句式Ⅱ(被所格式),"被NP2VP的"结构和方位短语都比较排斥复合被字小句。  相似文献   

3.
"被"字、"把"字套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不是汉语的习惯表达;这一句式大部分前一个NP的词数多于或等于后一个NP的词数;被字结构相对把字结构而言是有标记的;被字结构多数都出现在把字结构前,这主要是受制于汉语的"时间顺序原则";句式I接近"被"字、"给"字套用句式,句式II接近"把"字、"给"字套用句式,而句式Ⅴ接近普通的把字句。  相似文献   

4.
中古汉语让步复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凯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1):40-44,51
基于对中古汉语典型语料中让步复句的考察,辅以符号化的形式,通过列表对让步复句在句式和关联词语两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描写与阐释。句式方面着重分析基本句式的四种变式所占的比例、强弱势发展,以及紧缩句的大体状况,并对它们的成因进行扼要解释;关联词语方面主要阐述单音连词、复音连词、关联副词、关联词语前后搭配和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幸亏"类词语极为丰富,却没有"幸亏"一词;我们按字面形式把它们分为"幸"、"亏"两类,这两类词语的大量涌现,是"幸亏"形成的语义基础."亏"类与部分"幸"类词语可以用"幸亏"替换,两类词语多表说者"幸"听者"亏",即为"我幸,亏你";其后面的小句主语为受亏对象,故"亏"居后与之紧密相随,这是形成"幸亏"而非"亏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因为A,所以B”是因果关系的基本格式。本文试图从语用平面分析这种格式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完整出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或全部关联词语,什么情况下前边小句可以倒置,而关联词语的是否出现或省略,在具体的句子里都是要受到句法、语义、语用因素的制约的。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0.1 复句中小句与小句的关系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主要是关联词语来表示的。在现代汉语复句中,每一个关联词语都具有一系列的语义特征,每一组关联词语在语义特征上同异交叉反映了现代汉语复句系统中关联词语的联系和区别。关联词语的语义性质和语义特征往往是不同层面意义的反映。例如通常所说的并列、递进、选择、因果、条件、转折等等都属于句法层次,同时又反映语义关系。复句的分类实质上是关联词语的分类。因此对复句的语义分析,除了意合句外,主要是对构成复句的关联词语框架的分析,包括在这个框架中插入小句的分析,以及把整个复句放到话语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9.
《国语》中不定代词"或"和"莫"的用法有同有异。相同方面:两者在句中都用作主语,这又分为充当小句的主语与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两种情况。不同方面:不定代词"莫"的出现频率高于不定代词"或",在语法意义上,两者是相反的对应词;就演变趋势而言,《国语》中"莫"已虚化出副词的用法,而"或"还没有虚化的迹象,反映出这组对应词在发展演变中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式”和“揭示式”评论句是评论句中两种富有特色的句式。“影响式”评论句表达“甲事物影响乙事物”的语义 ,下位句式有直表式、使令式、绍介式三种。在绍介式中 ,“为”字句值得关注。“揭示式”评论句表达揭示事物的性质、意义的语义 ;具有揭示作用的动词有四类 :“说明”类“反映”类、“意味”类、“告诉”类。  相似文献   

11.
比较领有名词移位的两个句式(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动词,分析其动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似性。在语法层面,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可进入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潜及物动词进入领主属宾句。在语义层面,两个句式的动词都多为拂义动词,且与名词主语关系密切,动词所产生的事件对主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汉句法差异及其转换翻译浅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脊梁。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造就了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根本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形态语和无形态语、树型结构与线型结构、形合与意合、有主句和无主句、人称主语句式与非人称主语句式以及句首重心与句尾重心之间的差异。充分认识这些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转换和调整,才能使译自如圆润。  相似文献   

13.
比较领有名词移位的两个句式(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动词,分析其动词在语法和语义上的相似性.在语法层面,单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可进入保留宾语的被动句;潜及物动词进入领主属宾句.在语义层面,两个句式的动词都多为拂义动词,且与名词主语关系密切,动词所产生的事件对主语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相连的复指句包括称代复指句和总分复指句.这两种复指句,过去曾把句子头上被复指的词语分析为特殊成分,称为复相成分、提示成分或外位语,而把句子后边表示复指的词语分析为一般成分,整个句子除去特殊成分后按一般句子分析为单句或复句[1].现在一般都主张取消这种特殊成分,而把句子头上的被复指的词语分析为全句的主语,把称代复指句的后边部分分析为由主谓短语充当的调语,把总分复指句的后边部分分析为由主调短语构成的联合短语充当的调语;两种复指句都分析为单句[2].但是把这种种复指句都一概分析为单句是有困难的.因为无论是…  相似文献   

15.
从句式本身的使用频率、P项关联词语的使用、语义关系与语义特点和语用及其各种情况的使用频率四个方面比较了“不仅仅P,而是Q”和“不仅P,而且Q”两种句式。认为:它们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尽管在一定条件下,极少数“而且”句和“而是”句存在着相通之处,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是既有联系更有差别的两种句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仅仅是P,而是Q”这种句式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句式P项的关联词语,主要使用“不仅仅是”和“不只是”两种形式,前者更为常见,这与大多数的“而是”句中说话人对Q的特别强调直接相关;二、在语义关系上,句式有范围/数量、主次和程度三种类型,同时,Q的绝大多数都合有极/大/高量的语义特点;三、在使用意图上,句式主要有避免和纠正不足量的看法以及强调某种心理状态或主观感觉三种类型;四、“而是”句的使用有其自身的内在依据,必须承认其使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从小句角度,通过对汉语复合被字小句中主语与谓语动词间的时间关系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合被字句式在时间问题上,有着和普通被字句式一样的规律,而且,不同位置上的小句,在时间关系上也相同。可见,被字句式中的时间问题并不随着整个被字句式句法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着被字句式的复合与否而发生变化。时间关系在汉语被字句式中起着绝对支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被动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被动句进行界定,确定了其范围,依据被动句是否有标记词进行了分类,同时依据标志词的语法性质对被动句进行划分,指出被动句首先可分为标志型被动句和无标志被动句,标志型被动句子可分为介标型被动句及动标型被动句两类,无标志被动句又称意念被动句,在现代汉语中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从句法结构方面考察和分析“得”字句中“得”前的主语S。根据主语S是否出现,“得”句可分为主语未省略句和主语省略句两类,其中,主语省略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主语未省略的情况下,主语大多由体词和体词性短语充当;在主语省略的情况下,主语承某一句省略占了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被”字句的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的变换张云徽首先,这里所说的“被”字句与被动句不同。我们认为,被动句是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出来的,即主语是受事(或间接受事),谓语说明主语有所遭受的句子,句中有无“被”字并不重要。而“被”字句是从外部形态来确定的句型,即句中有“被”字的句子。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