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岛市近岸海域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青岛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排入青岛近海的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造成海水水质恶化、生物资源损失、赤潮灾害频发等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对青岛市近岸海域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政府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和治理近海污染等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及污染防治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陆源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2003的调查和统计数据,我国当前通过主要的河口、沿岸陆域和直排海排污口进入海洋的COD、氨氮、石油类、磷酸盐、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总量约为784×104吨,控制和消减陆源是当前保护海洋环境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实施工业、生活、农业的污染源控制工程,加强沿海城市的环境管理,开展重点河口、海湾的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采取海岸带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能有效的消减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高技术监测手段,海洋水质监测浮标可实现现场自动监测而不受恶劣海况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快速发展,通过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加强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控能力。为完善广西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海洋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为了实时掌握陆源入海物排海情况,更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需要改变传统的监测模式,改用自动化、数字化的实时监控模式。文中介绍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洋水质监测浮标的结构设计和自动监测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海域大面积爆发浒苔绿藻,对海洋水体质量、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以及海上运输、旅游发展等都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浒苔绿藻成因进行生物和环境方面的分析,表明海水的富营养化是浒苔绿藻爆发的主要因素,而陆源污水排放的氮磷含量过高是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浒苔绿藻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控制海水排放污染、减少海水富营养化等防治措施,为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浒苔绿藻形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精确分析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基于二次型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收益函数的对偶关系,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污染物排放的影子价格与减排成本,在此基础上定义并测算了海洋环境效率幻觉.结果发现:①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污染物排放的影子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终保持稳定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②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污染物减排成本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终保持平稳状态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③中国沿海省市出现海洋环境效率幻觉的数量由2002年的8个下降至2015年的6个,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程度有所缓和;从空间上看,无海洋环境效率幻觉的省市呈现出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福建省近岸海域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制定政策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大力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探讨,提出了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源于中国西北部的亚洲沙尘暴频繁发生于春季,经长途传输到中国近海,对大气环境和海洋初级生产力可能产生显著影响.选取中国东海的小洋山岛于2008年春季采集研究了PM2.5和TSP共78个样品.结果表明,TSP和PM2.5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3.6μg/m3和53.2μg/m3.陆源特征明显,观测到的海盐气溶胶和矿物气溶胶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和23%左右,陆地上人为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小洋山岛气溶胶的贡献率在70%以上,且在偏西风主导风向下,气溶胶质量和主要离子元素的平均浓度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陆源输送是春季东海近海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陆源气溶胶和海盐粒子发生混合作用使得SO42-,NO3-和NH4+等二次气溶胶离子主要分布在粗颗粒物中.氯亏损率和元素富集系数(EF)也表明陆地上大量的酸污染和Cr,Cu,Pb,Cd,As,Zn等污染元素进入到了东海上空,可能对近海生态系统发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沿海工业、农业、海水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促成近海海洋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含有富营养化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海水养殖污水的过度排放 ,使得近海的海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大量增加 ,造成近岸水体富营养化 ;人们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大肆捕捞鱼类、贝类 ,以致失去了食物链上一些组成部分 ,因而导致赤潮发生的频率增高、范围扩大、加剧了海洋灾害 ,对近海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赤潮大面积频繁发生 ,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亮出红牌。我国沿海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区域 ,其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  相似文献   

9.
正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近海海洋环境正在经历一系列重要变化,如近海富营养化、藻类水华、水体缺氧、海洋酸化等灾害性生态过程越来越严重,造成了海洋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衰竭等不可逆转的影响,严重威胁了人类食物的供给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健康."建设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为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海域水环境容量是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控制和减少陆源污染是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的根本之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该文选择福建省湄洲湾海域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湄洲湾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估算该海域环境容量,得到该海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该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一个沿海大国,海域的总面积约占了陆地国土面积的一半,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但目前的情况却是: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逐年退化。面对严峻的海洋环境恶化趋势,需要重构我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海岸和近海工程学科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21世纪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需求及其给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里着重对一个世纪人类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方面所依赖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学科中应重点研究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一些探讨,诸如:海洋动力因素及其与海岸的近海工程建筑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海洋土力学与海床动力学研究,海岸和近海工程新结构及其设计理论,可行性和耐久性研究,海洋灾害的精确预报及抗灾减灾工程措施,海洋工程抗震防灾机理和减震技术研究,海洋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环境与保护研究,冰区溢油及海冰力学研究等课题都将是21世纪初我国科技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崔江瑞  张珞平 《科技资讯》2009,(20):135-135
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转化,体现了海洋的净化能力。研究污染物在海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是海洋环境管理极为重要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对污染袖在海洋中迁移转化的研究,只限于对某一种污染物的单独研究,没有系统的总结,并且大部分都是定性的描述,缺乏定量计算。现有模型大多比较复杂.计算量较大、无法将其应用于海湾环境容量研究的数值模型计算中。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套能满足海湾环境容量数值模型计算的切实可行的污染物降解模式。并且提出要控制总氮,总磷的理论,应用于厦门湾海洋环境客量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应用WebGIS技术,针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环境监测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优势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天津沿海排污口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在WebGIS空间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扩散范围计算模型,进行污染物排放后污染范围的模拟计算并以地图的形式显示在地理底图上。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地图服务、监测数据管理和排污预警的功能,并将结果以直观、可视化的形式显示在系统界面上,可以从Web端管理监测到的排污数据,同时对排放情况进行预警分析和扩散模拟,对近海环境监测和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是海洋环境中的一类新型污染物,由于其使用量的逐年增大导致污染程度的加深,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弄清近岸海域中抗生素的分布特点,减少残留抗生素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样品比对等方法,研究了近岸海域抗生素的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探讨了抗生素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海洋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开展敏感区域污染状况调查,探讨抗生素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路径,开发降解去除抗生素的方法.(2)建立和完善低浓度抗生素含量分析方法,掌握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水平,弄清海洋环境中抗生素的时空分布特点.(3)研究不同种类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的行为归宿.(4)开展海洋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分析抗生素及其降解产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沿海水域受到陆源污染物的严重污染,质的富营养化程度越来越大,海水变化莫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得近海水域赤潮连年发生,发生时间、频率和范围逐年增加,危害极大,特别是进入雨季.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吴常文、罗红字、张国强、王日昕、朱爱意、夏松养等于2003年8月18日提交的《关于要求成立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筹)的报告》,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审批(浙科发犤2003犦239号),同意组建“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该研究院为民办非企业性质,主要从事近海海洋环境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产养殖设施研究;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海洋经济与海洋旅游研究,旨在为发展我省海洋经济,提高海洋开发水平,推动海洋科学和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化。我院成立…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14年在渤海湾西南部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调查结果,对该海域海洋水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水环境质量和营养状态水平,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自1982年以来的海洋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无机氮(DIN)是该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污染较重,秋季污染最重;春、夏季基本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秋、冬季超标较多,秋季44%的站位DIN超过四类标准;海域内氮磷比偏高,营养盐结构为“磷限制”;秋季大部分海域呈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状态,冬季次之;河口等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海域内的氮、磷、硅营养盐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  相似文献   

19.
本篇文章首先对遗传学原理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陆源污染、船舶污染、海洋倾废、近海养殖以及捕捞污染4个方面入手,对引发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遗传学原理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应用的优化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布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检出,然而对其在海洋环境中生物降解还未见报道.为了考察海洋细菌对布洛芬的降解,了解布洛芬在海洋环境中的归趋,利用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麦氏交替单胞菌GCW,考察布洛芬共代谢降解特性、降解过程中生理特性及胞外活性氧的变化.结果表明,GCW能够共代谢降解布洛芬,3d降解率达9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