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昊罡 《科技信息》2012,(26):290-290
本文以中国较成功的建筑为实例,讨论了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化的体现,不仅要具备功能属性,还要具备审美属性的必要性。并论证了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建筑物外观与建筑内部环境,建筑物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关系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建筑造型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筑物的建筑空间、建筑物的平面构成、个性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物的细部处理等方面对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探究,指出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实践中要大胆创新,只有发挥主创人的审美观和专业特长,才能为城市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时,需要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和结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方能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本文针对重点设防类别(乙类)的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建筑物,从建筑结构安全角度从发,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通过理论研究与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此类建筑物结构加固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空间是建筑物的主角。通过对建筑物的剖析,我们发现,完整的建筑物由大大小小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物质空间所构成。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着建筑结构的稳定、平衡与安全,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重要原则和设计方法,以保证多层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建筑物自身的重量,还要向低碳节能的方向发展。发展低碳节能的建筑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资源的浪费。该文从低碳节能建筑的概念和重要性出发,对低碳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住宅建筑是耗能大户,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本文针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现状,从建筑物屋顶、屋面节能、墙体节能、建筑物的朝向等方面探讨了建筑外壳的节能设计,为低能耗高舒适度住宅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火灾是建筑物较常遭遇的意外侵害,建筑结构耐火设计的目的是防止建筑物在火灾中发生恶性倒塌后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我们建筑抗灾设计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性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人们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建筑物的冬暖夏凉和遮风挡雨等最为基本的功能和要求了,人们更多的将目光都放在了建筑物系统经济性、可靠安全运行、建筑耗能以及建筑物室内环境品质上面,再加上近些年来,人们更多地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进行了关注,我国也就大量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取决于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工作,下面,笔者就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刘国华 《科技信息》2013,(22):337-337
如今地震频繁发生,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物和人民的安全,是工程师急需掌握的知识,本文对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物造型设计的概念,然后结合我国奥运建筑案例揭示了建筑中的造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娟娟 《科技资讯》2012,(16):60-60
在建筑物天面上进行的相关的绿化设施建设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屋顶花园,屋顶花园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配置一些园林建筑小品以及相应的娱乐设施等来有效的对建筑物的屋顶进行开发和保护。而在旧建筑屋顶增建屋顶花园时,还需要在充分考虑旧建筑屋顶荷载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对具有可行性的旧建筑屋顶增建屋顶花园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分析。本文从屋顶花园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就旧建筑屋顶增建屋顶花园工程的可行性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就旧建筑屋顶增建屋顶花园工程的设计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李海民 《科技信息》2010,(36):I0241-I0241
建筑屋面防水设计、施工选材、工艺做法等环节出现缺陷,造成建筑物渗漏是多年来困扰设计、施工、用户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它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缩短建筑物寿命。治理建筑屋面渗漏是一项需要从根抓起、长期综合防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谈到建筑消防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安全稳定、高效的作用,为民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安全,防止和减少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提高建筑消防系统的完善,保证公民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从城镇建设选址、地震动区划图、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及其维护和使用的角度分析如何做好建筑抗震,为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尽可能地减轻震害带来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也在不断提升。相当部分的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已不能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实际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文章分析了既有建筑防震减灾加固思路,研究了增强自身整体性加固法、外包加强构件加固法、增设构件加固法、替换构件加固法等传统抗震加固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的原理和隔震层设置的原则,最后对不同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措施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抗震加固技术,既有建筑隔震加固技术具有施工便捷、对原建筑影响小、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工期短、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抗震设计问题,如: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有利于建筑抗震。并结合震害,论述了建筑体型简单对称、平面和竖向布置中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协调对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垂直蔓延,是控制建筑物发生立体火灾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尤其如此.现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难以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垂直蔓延,通过分析和设计,在建筑物火灾垂直蔓延途径如楼梯间、外窗、自动扶梯口等地点,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来控制火灾垂直蔓延,从而达到控制建筑物发生立体火灾的目的,这一设计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经实践证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李颂席 《广东科技》2013,22(8):180-18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城市之中,建筑的火灾问题凸显出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建筑的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更加复杂,建筑物所使用的用电设备和用电装置也越来越多,由此就对电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中,为了有效避免因为电气事故引起的火灾需要合理的进行电气防火设计,并且要保证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在万一发生火灾时,能够可靠运行并有效控制火势,保证人员和财产有充足的时间疏散。  相似文献   

20.
李逊  张敏  刘际欧 《科技信息》2011,(24):I0176-I0176
建筑物既是技术成品也是艺术品,建筑的美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因此从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与微差、比例、尺度六个方面分析建筑构图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