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架子头隧道洞口浅埋段左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冒顶塌方,结合地表浅埋段的地质岩性对冒顶原因进行了分析预判,通过对地表浅埋段地质补充勘察揭示了采空小煤洞是造成隧道冒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注浆加固方案;注浆加固后隧道再次施工,同时对地表以及拱顶的变形进行了及时的监控量测,结合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对地表的注浆有效的提高了隧道围岩自稳能力,使架子头隧道成功穿越冒顶坍塌地段.通过对架子头隧道冒顶处治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期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浩 《科技资讯》2012,(18):54-55
以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孔家坪隧道穿越庙子沟浅埋段实际施工为例,总结了浅埋地段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施工工序,为以后同类浅埋隧道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铁路建设也在高温经济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线路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各样的地质岩层。如浅埋段软弱围岩隧道多为风化破碎的隧道围岩,埋藏较浅,受力较复杂,较易发生地表下沉或围岩坍塌事故。该文以绩溪隧道为例,分析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相关施工工艺,并运用数值分析,研究其施工力学,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隧道浅埋段一般设计处理方法为先对地表注浆和反压回填后加固后进行洞身开挖,但由于地表注浆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浅埋段的施工一直比较危险,浪荣路项目隧道浅埋段则在变更后采用了明挖护拱方案进行处理,工艺简单、质量易于保证,造价少、工期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松潘县牟尼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方案,解决了隧道浅埋段安全施工问题;并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成果和地表沉降监控量测结果分析注浆加固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叶清 《科技资讯》2012,(17):49-49
本文基于笔者参与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实践,该隧道穿越沟谷浅埋段实际施工为例,探讨了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措施,分析了浅埋地段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施工工序,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何岷 《科技资讯》2012,(21):19-20
本文基于笔者参与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实践,该隧道穿越沟谷浅埋段实际施工为例,探讨了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技术措施,分析了浅埋地段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施工工序,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周凤亮 《科技资讯》2007,(17):16-17
在城市小净距浅埋隧道施工中,可以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以获取理想的震动效应,减少对围岩及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本文介绍的大连市椒金山新建隧道小净距浅埋段控制爆破技术与监测结果分析,是我国超长小净距隧道控制爆破施工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密集住宅区域市浅埋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作者参与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该隧道穿越沟谷浅埋段实际施工为例,论文首先探讨了施工方案的选择,进而分析了浅埋地段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施工工序,最后做了施工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围岩级别对泥质粉砂岩隧道的影响,依托贵州沙家坪隧道不同围岩级别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进行分析;同时考虑隧道浅埋段多为破碎岩体,是隧道开挖工程中最危险地段;结合沙家坪隧道进出口地表浅埋段埋深数据,分析浅埋段埋深深度对拱顶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泥质粉砂岩隧道相对其他岩类(峨眉山玄武岩、灰岩)隧道在低围压下流变滞后现象较明显,不易发生瞬态破坏,洞口段与中间深埋段围岩变形相差不大;拱顶沉降主要集中在距离洞口100~200m地下水和煤层较发育地段,平均沉降为-7mm,累计沉降在-8mm上下波动,同时煤层对隧道围岩的变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距离洞口0~60m隧道的累积周边收敛值及波动较大;对于泥质粉砂岩隧道,浅埋段埋深厚度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1.
浅埋隧道爆破振动空洞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防止浅埋隧道爆破振动对其上方建筑物的损坏,对爆破引起地表振动机理进行了研究.某隧道进口浅埋段沿隧道纵向用爆破振动仪器对振动速度进行了跟踪监测,发现存在空洞效应,即无论在掌子面前方还是后方,离掌子面10m处,地表振动速度最大,并向两侧衰减,且成洞区地表振动速度是对称于掌子面的非成洞区振动速度的1.3倍,随着距离增加振动速度减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类似结论.在浅埋隧道爆破施工中,成洞区地表的振动速度具有放大作用,是非成洞区的1.2~1.5倍.如果在浅埋隧道实施爆破防振措施时没有考虑到空洞效应,会导致振动效应判据和安全距离失误,引起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铁所施工的浅埋暗挖隧道多处于地表建筑物较多、围岩情况复杂不稳定、地下水丰富、施工难度大、安全事故多发段。本文以武汉市地铁二号虎名区间隧道超浅埋段暗挖法为例,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洞内分台阶开挖,增加临时支护,洞外进行地表固结注浆的施工方案等具体措施,施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隧道洞口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变形过大甚至冒顶或通天坍塌,因此,选用切实可行的进洞方案对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快速进洞有重要意义,本论述详细介绍了锁儿头隧道出口穿越浅埋段土石堆积体的施工技术,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谈红福 《甘肃科技》2014,(7):123-125
宝兰客专西坪隧道进口段为湿陷性黄土浅埋段,隧道下穿新石器时代柴家坪遗址及310国道,地表沉降控制要求极高,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小导管超前注浆预加固,三台阶八步临时仰拱法,此工法能有效将初期支护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在最小程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地表设施安全,同时本方法满足了大型机械作业条件,及施工进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汪献强 《科技资讯》2014,(13):53-54
本文结合成渝客专新红岩隧道施工工程实例,围绕城市区浅埋且地表或周边建筑物密集区段隧道的爆破作业过程,对其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通过对其施工技术的探究从而为今后的城市区浅埋且地表或周边建筑物密集区隧道爆破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施工经常有穿越既有地下构筑物的现象,穿越施工对地下结构造成的潜在威胁受业内普遍重视.某地铁站出入口通道近距离穿越隧道,通道与隧道净距仅2m,出入口通道浅埋暗挖法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隧道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下结构的附加沉降及内力.文章以出入口通道浅埋暗挖穿越中山路隧道及其桩基施工为例,基于Midas GTS NX建立三维全仿真模型,对由于浅埋暗挖通道穿越隧道施工引起的隧道结构及其桩基沉降及内力变化进行了全过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一系列设计及施工辅助措施,出入口通道近距离穿越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纵向地表下沉的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信息可明显反馈围岩和初期支护的稳定状态,要实现信息化施工和控制施工中产生不利环境影响,必须了解和掌握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变化趋势.基于南京地铁2号线钟灵街马群段浅埋暗挖隧道矿山法施工中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的实测资料,分析总结了相应条件下隧道施工中地表和拱顶下沉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得出浅埋暗挖隧道沿纵向开挖时对工作面前后的主要影响范围,分别为1.5D和3D(D为隧道跨度),变化趋势为缓慢下沉快速下沉收敛稳定;并根据滞后的拱顶下沉与地表下沉趋势的一致性,提出可以通过施工中纵向地表沉降的规律预测拱顶下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下穿长沙中南汽车世界经贸西路地下管线密集段及京珠高速公路西辅道5× 3m排水箱涵超浅埋段施工技术,通过此次工程施工实践,对以后高速铁路等穿越城市时地下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增 《科技信息》2011,(31):I0182-I0183
简述了福建省南平市岭根隧道浅埋富水软弱围岩段的开挖施工,着重介绍了地表注浆,超前支护和开挖工法。  相似文献   

20.
王芃  王传琦  赵忠际 《科技信息》2010,(19):I0343-I0344
在市政建设中,针对隧道埋深浅、穿越城市密集建筑群、地质条件差、隧道跨度大、双洞之间间距小的特点,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最小,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优化,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