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林业害虫,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舞毒蛾幼虫主要蚕食果树、柳树等树木的树叶.严重危害林业安全。文章介绍了舞毒蛾的危害、几丁质酶的相关知识及舞毒蛾几丁质酶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几丁质酶防治舞毒蛾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1 危害与生活特性 侧柏毒蛾又名圆柏毛虫、柏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主要危害圆柏、侧柏等的嫩芽、嫩枝和老叶.受害林木枝梢枯秃,生长势衰退,似干枯状,2-3年内不长新枝,林分的生态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角斑古毒蛾(Orgyia gonostjgma(Linaeus)),又名杨白纹毒蛾、赤纹毒蛾、囊尾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在我国东北、华北都有分布,近年来危害果树和林木虫口有上升趋势。我们采用室内饲养结合室外调查的方法,对该虫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6至1989年从山东一些林果害虫中分离出10种病毒,它们是赤松毛虫NPV、侧柏松毛虫NPV、灰斑古毒蛾NPV、古毒蛾NPV、杨尺蠖NPV、双齿绿刺蛾NPV、豆天蛾CPV、扬扇舟蛾CPV、侧柏松毛虫CPV、桃天蛾CPV.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灰斑古毒蛾对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沙冬青的危害及防治.灰斑古毒蛾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及其邻近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卵较整齐地孵化出第1代幼虫.第1代幼虫危害沙冬青的幼嫩组织,尤其对未成熟果荚和种子的危害最为严重,部分地段受害株达64%,果荚受害率达65.8%,造成结籽率和种子质量严重下降,加剧了其濒危程度.灰斑古毒蛾的防治可采用人工摘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沙冬青为约株高2m的灌木,植株分散,采用人工摘茧的方法效果较好,且对人畜无害.环境温湿度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持续地控制舞毒蛾、天幕毛虫等杨树食叶害虫对林木的危害,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在对害虫进行化学防治时破坏生态环境,本次实验选用了苦参碱、蛇麻子素的植物提取液,还有Bt生物杀虫剂,以及天幕毛虫病毒分别对舞毒蛾幼虫、天幕毛虫幼虫进行杀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的不同浓度溶液对舞毒蛾幼虫、天幕毛虫幼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其中对舞毒蛾幼虫以蛇麻子素提取液的杀虫效果较好,达到了100%,Bt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也达到了98%(400×溶液);对天幕毛虫幼虫的杀虫效果天幕毛虫病毒在13天后以1.824×106和1.824×107较好,达到了75%以上.  相似文献   

7.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侧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在兰州市城关区南山的兰州铁路局房建段兰州林场,市政府林场,省外贸林场5号点上发生侧柏毒蛾危害刺柏。主要是幼虫啃食嫩叶,致使树叶枯黄,严重的能导致整株枯死。作者于1998 ̄1999年对侧柏毒蛾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王元康 《武夷科学》2008,24(1):65-68
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桑毛虫Euproctis similis Fuessly又名桑毒蛾,黄尾毒蛾,金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是桑树、果树和林木的重要食叶害虫。同时,桑毛虫幼虫体表密生毒毛,不仅能刺伤家蚕,造成家蚕黑斑病,而且人体接触毒毛后,能引起皮炎,危害广大劳动群众的健康,因此它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害虫。在上海地区,桑毛虫在桑树,果树和绿化林木上均有发生,但由于发生量不大,过去并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在兰州市城关区南山的兰州铁路局房建段兰州林场、市政府林场、省外贸林场5号点上发生侧柏毒蛾危害刺柏.主要是幼虫啃食嫩叶,致使树叶枯黄,严重的能导致整株枯死.作者于1998~1999年对侧柏毒蛾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与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黄陵古柏的虫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危害黄陵古柏的5种害虫,其中尤以侧柏毒蛾(Parocneria terebinthi stotzneri Draeseke)和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对柏林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针对这两种害虫的生活史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诱杀、释放天敌及用杀虫剂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基层林业工作实践总结并阐述了香杨苗木培育技术,对进一步创优本地区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自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20~50倍农药,防治梨二叉蚜、梨瘿华蛾、大蓑蛾、杨枯叶蛾、中国绿刺蛾、舞毒蛾、梨木虱、苹掌舟蛾等害虫,杀虫效果较好,具有省药、省水、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害虫天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小陇山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陇山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小陇山林业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局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惠 《甘肃科技》2008,24(3):145-147
结合小陇山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局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青叶蝉在群加林区1年发生2代,主要危害杨类树种。本研究以群加林区受害山杨林为对象,分析了解其在群加林区的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为大面积除治提供生态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林业技术的病防治工作过程当中,应该以林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不同的林业技术对于病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多种应急手段控制病虫的危害,从而能够为林业技术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措施。该文主要探讨在林业技术过程当中病虫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为病虫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优化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香杨树种概述及其营造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基层林业工作实践,对香杨树种做了简要概述,并对香杨营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