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采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绕击耐雷水平、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计算线路绕击跳闸率的方法,研究了首次雷击、与首次雷击相同以及不同回击通道的后续雷击下雷电流波形和幅值分布、杆塔高度和地线保护角对典型结构的110、220、500和1 000kV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续雷击的电流分布对线路绕击跳闸率影响极大,而后续雷电流波形影响很小;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对500kV以下线路的绕击跳闸率影响很大,而对特高压线路影响较小;500kV线路有必要考虑后续雷击的影响;在线路首次雷击和异回击通道后续雷击绕击跳闸率为0的情况下,同回击通道后续雷击仍可能造成绕击跳闸.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自渝500kV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500kV线路的重要性,以重庆地区500kV自渝输电线路为例,针对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用规程法计算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反击和绕击)、行波法计算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击距法计算线路的绕击跳闸率,分析影响雷击跳闸率的主要因素,比较计算结果,找出绝缘薄弱点、雷电易击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计算结果表明:畦电流陡度对反击跳闸率的影响很大,雷电流陡度越大,反击跳闸率越高;规程法计算反击还比较接近实际运行经验,计算绕击则存在明显缺陷;击距法(EGM)计算绕击跳闸率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评估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性能与实际更接近。  相似文献   

3.
王爱  石培进 《科技信息》2011,(5):I0353-I0354
绕击是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山区绕击跳闸率计算相对平原更为复杂。通过分析,在地面倾角和风速情况下对EGM电气几何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实际算倒探讨了影响山区输电线路绕击率的不同因素,重点分析了因雷电先导入射角以及地面倾角变化对绕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改进的绕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对某山区110 kV易击线路段两个相邻档距范围内的输电线路进行绕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此方法在充分考虑沿线路档距方向输电走廊任意点处的海拔高度和地面倾角的情况下,以悬链线方程为依据,计算出输电线路任意点处的导、地线对地实际高度及任意点处所对应的保护角,然后,以输电线路位于山脉不同位置时的绕击跳闸率计算公式为基础,利用MATLAB开发应用程序对输电线路任意档距范围内任意点处的绕击跳闸率进行计算分析,并于实际雷击数据进行比较,其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高海拔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少线路走廊占地,采用同杆架设双回输电线路将成为500kV主干网架的发展趋势,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击距法对500kV同杆双回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进行研究。在分析反击耐雷性能时,考虑雷击塔顶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的随机性,提出利用统计法分析,通过计算得到雷击塔顶导线上交流周期电压值不同时。线路的耐雷水平相差较大。在分析绕击耐雷性能时,充分考虑了风速的影响因素,对击距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编程计算得到风速对保护角和绕击率都有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绕击率的计算是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电气几何模型(EGM)计算雷电绕击率,重点阐述了计算模型中关键因素的处理方法,指出其他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优化措施。计算结果与实际线路运行情况的对比表明,该推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架空输电线路的绕击率。  相似文献   

7.
刘俭 《科技信息》2010,(23):J0011-J0012
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由雷电绕击而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为准确评价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考虑先导发展随机性,建立了输电线路雷屏蔽性能的雷击仿真模型。模型仿真结果算得的对地击距与IEEE推荐的击距公式一致,绕击概率与雷击模拟实验结果相符,证实了模型的可信性。应用该仿真模型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屏蔽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区22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模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220 kV输电线路易发生雷电跳闸事故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输电线路仿真建模,利用ATP-EMTP仿真计算输电线路的反击跳闸率,利用基于EMG电气几何模型开发的C++程序计算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以唐山地区某220 kV输电线路为例,对输电线路各基杆塔进行雷击闪络风险评估及防雷风险等级划分,确定了输电线路9个易闪点杆塔;且针对雷击风险较高的杆塔,进行原因分析,因地制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各基杆塔防雷改造措施。结果表明,差异化防雷对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作用显著,所开发软件可提高仿真计算速率。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耐雷性能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实际运行来看,雷击仍然是危及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原因。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目前用于分析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规程法、行波法、蒙特卡洛法、故障树法、EMTP程序等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和用于分析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规程法、击距法、先导发展模型等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同时对于输电线路绝缘闪络的判据也作了简单介绍,并就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提高山区500 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山区500kV输电线路耐雷水平,提出了在易遭受绕击的边相安装单支线路悬挂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另外一个边相增加绝缘子片数的不平衡绝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DC的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使得绝缘子的闪络概率降低了90%左右,同时增加的投资仅为安装3支避雷器的33%,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庆某坝变电站35kV电网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问题的分析,得出其带消弧线圈运行时,消弧线圈的整定不能同时兼顾三相电压的平衡和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消弧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山区35kV电网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并对这种中性点新型运行方式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暂态过程中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水平.在重庆地区和贵州地区的试验表明,这种新型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减低山区35kV电网雷击跳闸率,提高其防雷运行水平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矢量矩阵束方法的大型接地网暂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快速准确地计算接地网的暂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路耦合的接地网暂态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接地网划分成若干导体段,对导体段采用自感和互感参数以模拟接地网导体的感性耦合,导体段间的阻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则采用电磁场理论中似稳电流场的方法予以分析。基于上述模型,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可得到任意电流波形激励情况下接地网暂态响应的时域波形。为进一步提高暂态接地网的分析效率,采用矢量矩阵束方法外推接地网暂态时域响应,借助矩阵束方法,将接地网暂态响应表示成一系列复指数项的叠加,提高计算效率、抑止单纯时域方法导致的接地网晚时响应的数值振荡。通过与CurrentDistribution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GroundingandSoilStructureAnalysis(CDEGS)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文模型提供接地网与EMTP软件的接口,可显著提高变电站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电力系统仿真的机电暂态一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接口技术.根据研究的详细程度,将电网划分为内部电磁网络、外部机电网络和接口母线.应用Ward等值法化简外部网络,其特色是发电机与网络连接应用统一电路模型.最后得到的电磁仿真的接口电路模型,其电源的频率、相角和幅值在仿真中都是变化的.通过改进最小二乘法和对称分量法处理内部网络的电磁仿真结果,形成对应机电仿真的恒功率阻抗模型.该接口技术降低了网络的维数,提高了仿真的效率.在含有变电站的IEEE-9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其与商业软件PSCAD的比对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500kV变电站雷电侵入波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500kV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考虑绝缘子串冲击伏秒特性、进线段冲击电晕和杆塔冲击接地电阻等影响因素,分远区及近区落雷,采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对500kV变电站的雷电侵入滤过电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将500kV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更接近实际情况进线段诸因素对变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大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故障点接地电阻对超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戴维南定理的理论分析和电磁暂态计算程序的计算,对故障处的接地电阻对潜供电流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接地电阻是否需要详细模拟取决于线路采取何种熄弧措施。在无并补线路和采用并补国小电抗的线路中,接地电阻的变化对潜供电流影响很小,而在采用快速接地开关的线路中则影响很大,此时应考虑详细模拟包括弧道在内的接地电阻。电磁暂态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计算矿井瞬变电磁场的磁场参数基于瞬变电磁场全空间和半空间研究理论研究矿井瞬变电磁场磁场强度与半空间瞬变电磁场磁场强度的关系提出矿井瞬变电磁场的倍数现象并在矿井中进行探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磁场强度与半空间瞬变电磁场磁场强度存在倍数现象即早期存在2倍的关系晚期存在2.5倍的关系延伸矿井瞬变电磁场磁场强度、电场强度、视电阻率计算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倍数现象的提出对研究矿井瞬变电磁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瞬变电磁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通过怀仁县王卞庄柴沟煤矿应用瞬变电磁法划定采空区边界的实例,说明了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全面、高效、低成本的煤矿采空区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时,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认为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已经结束,就不再考虑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仅考虑机电暂态过程。本文以负荷节点电压代表系统状态,利用解析法分析了一个简单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电磁暂态过程,得到了以节点瞬时电压代表的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系统状态的变化过程,证明了传统的处理方法只是在一般情况下适用,而在极端情况下,必须考虑输电线路的电磁暂态和这一过程中系统状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故障时二次电缆芯线上暂态过电压计算的电路模型,电缆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程序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计算了某500kV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二次电缆芯线上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20.
综合电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所测矿区的地质概况和地电特征,分析了中间梯度法和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及各自的优势,通过实例说明了综合电法(直流电测深、中间梯度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在探测采空区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