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变天气为武器,让“雷公”、“电母”下凡参战!这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美军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项目。最近,据美空军的一份秘密研究报告透露,美军正密谋研制天气武器,呼风唤雨,将天气变化产生的雨水、冰雹、冰雪作为空袭“杀手锏”,赢得“无伤亡”战争的胜利。一、海洋环境武器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各种高、精、端技术层出不穷地涌现,在军事科学家和海洋学家、化学家的鼎立合作下,海洋环境武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并显示出巨大的作战威力。现在,环境武器家族日渐庞大,可分为陆地环境武器、气象环境武器、海洋环境武器和…  相似文献   

2.
最近,俄罗斯军事学者斯里普琴科提出了“第六代战争”的理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按照斯里普琴科的理论:第一代战争是指以冷兵器进行的战争,它在人类原始社会结束后持续了3500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战争形式。第二代战争是火药发明后,出现滑膛武器为标志的。它持续了约600余年。第三代战争是18世纪末以枪膛和炮膛中开始有了膛线为标志,膛线的出现使得武器的命中率大大提高。它大约持续了200余年。第四代战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种自动武器、装甲车辆、作战飞机和作战舰艇以及雷达和无线电通信器材的大量使用为标志的。这种战争一直持续  相似文献   

3.
美军秘密研究气象武器——美国近日登陆的“卡特里娜”飓风致使883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最终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相当于4年以来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耗资总额。就在大多数人还在感慨气候非人力所能控制时,美国  相似文献   

4.
周健 《科技术语研究》2001,3(2):41-42,111
本文从纳米、纳米结构、纳米技术等术语出发,引出纳米武器的概念,将纳米武器分为飞行器类、地面爬行类和水中兵器三类,着重分析了各类纳米武器的性能和作用。指出纳米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促使未来的战场形态、作战形式、战争结局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使人们重新认识军事领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产生全新的战争理念,使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进一步向质量智能型方向发展,彻底变革未来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纳米、纳米结构、纳米技术等术语出发,引出纳米武器的概念,将纳米武器分为飞行器类、地面爬行类和水中兵器三类,着重分析了各类纳米武器的性能和作用.指出纳米武器的出现和使用将促使未来的战场形态、作战形式、战争结局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而使人们重新认识军事领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产生全新的战争理念,使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进一步向质量智能型方向发展,彻底变革未来战争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5):118-123
纳米武器是纳米技术军事应用的必然产物,它对战争伦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纳米武器研发和运用,可能消解正义战争的标准,使战争手段更不人道,降低军人的伦理水准,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生态灾难。与其他高技术武器一样,纳米武器的研发与运用应该遵循后果可控、生态、人道等原则,以保持战争伦理的底线。  相似文献   

7.
据悉,最早是前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使用过“思想控制武器”,1991年又出现于莫斯科。这种武器是由能产生光线和一联串语言的计算机组成。它可以根据电脑波分析人的个性,并发出一些潜意识信息来影响一个人或一批人,从而有效地控制其行动。在未来的信息攻击中前景广阔。1995年美国入侵海地,在这场“准信息战”中,美军成功地使用了“思想控制武器”,并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美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太空武器进入了浩瀚的太空,太空战场呼之欲出。太空战场的出现,必将给战争形态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么,未来的太空大战将怎样打呢?在此简要作一描述。1.太空保障战。它是太空战最先产生的作战样式,也是迄今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样式。它是指主要运用太空被动式武器系统,为各战场上的军事行动提供各种保障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太空侦察情报保障、太空通信保障、太空运输保障、太空装备技术保障和太空后勤保障等。尤其是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在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都试图在全球民众反战争、要环保的抗议压力下,发展“绿色武器”,以平息社会情绪,减少日常的环境污染和战后重建中治理环境的成本。美军弹药对环境污染严重“绿色武器”是指借用“绿色环保”的概念,对自然环境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污染,有利于环保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武器。目前,“绿色武器”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针对弹药进行的。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去年9月上旬,美军就已研制出新型无铅子弹,以减少环境污染。承包商是世界最大弹药生产商、年产34亿发子弹的阿连特公司。该公司研制的以钨为弹头主要…  相似文献   

10.
生物武器是能使众多人、畜和农作物等患病乃至死亡的一种特殊武器,它和常规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并称为四大武器系统,而且它总会引发瘟疫,被称为“地狱瘟神”.但很少有人知道,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会使用生物武器作战,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也在秘密研发新型生物武器,而一些恐怖组织更欲得之而后快.  相似文献   

11.
近日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常出现“情报门”、“凯利门”等词。前者指伊拉克武器情报事件 ,后者指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事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 ,但盛传一时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却一直没有找到 ,一些批评家怀疑有关情报部门故意“渲染”伊拉克武器的威胁程度 ,以便于为英美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找理由。这一事件在英美等媒体上称为Intelligencegate。接着 ,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被怀疑曾向BBC记者透露英国政府在伊拉克违禁武器报告中的情报使用问题 ,还被召唤到英国下议院外交政策委员会的有关听证会接受质询 ,三天后凯利自杀。西方媒体…  相似文献   

12.
坦克在二十世纪的战争中有“陆战之王”的美誉。如果作个不恰当的类比,冷兵器时代的战车可称是现代坦克的鼻祖。春秋时,中国人就曾有过大规模战车作战的历史,战车曾经广泛使用于战场,是主要的战争工具。  相似文献   

13.
西式武器对清初作战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清前期的战争中 ,西式火器的应用和制造日益普遍 ,迅速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 ,不仅影响军事力量的战斗编成 ,而且在野战、海战、攻守城作战中产生了新的战术 ,火器的装备数量、火器的先进程度以及火器的操纵理论和技术 ,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制空权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1921年意大利杜黑发表《制空权》一书,文中指出,“从现在开始有必要熟悉关于空中作战的概念。”他已经预见未来作战制空权是一个重要因素。100年来的战争也表明,谁夺得制空权谁就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原始的制空权争夺,尽管简单,但却生机勃发争夺制空权的起因缘于对方将飞机用于军事侦察、通信、炮校、联络等,因为上述的活动,无疑为对方作战提供了很大帮助,怎样排挤对方的飞机,控制一定范围的空域,便成了一个问题。1911年的意土战争,意飞行员皮亚扎驾机在土军阵地上空进行侦察,由于居高…  相似文献   

15.
炎龙 《科学大观园》2010,(20):10-11
<正>从自由化身到成为战争武器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诞生了。当设计、制造和试飞者莱特兄弟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时,他们决想不到一种新的战争武器将由此问世。飞机出现后最初前十几年,主要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用于竞赛和表演。但当意土战争爆发后,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露面了。意大利军2万余人在意大利航空队配合下,迅速攻占了的黎波里等地区,首次在的黎波里的成功初步显示了飞机的威力,预示了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并公然对我驻南使馆进行野蛮轰炸,造成舍毁人亡,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就很难保证和平的经济建设。因此想起对军事信息方面一些待探讨商榷的术语提出一些看法,以便展开这一领域定名工作的研讨。1.国防信息基础结构或国防信息基础设施(Defenc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DII)英文的infrastructure一词原本有两个意思,一是基本结构(basic framework),另一为基础(fundation)。因此国内出现了两种译名,通常是对于那些正在探讨规划的东西,称为基础结构,对于已经建成的东西,则称为基础设施,而且这两个名称常常是混用的。可能一个原因是,无论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或是国防信息基础结构,其中包含一些如法规、标准及人员培训等要素在里面,这些要素在通常的意义下是不算作设施的,故对于这个术语,有待探讨定名。2.指挥自动化系统还是自动化指挥系统(Automated command system)指挥自动化对应的英文是command automation。相应的系统,英文叫automated command system。国内有两种叫法,一种叫指挥自动化系统,一种叫自动化指挥系统。我认为命名为自动化指挥系统比较合适。理由是自动化在英文里有两个字,一个是automatic,一个是automate,后者automate是“使之自动”的意思,因此automated command system是使指挥系统自动化的意思。因为在没有自动化指挥系统之前,人们已经有了一个人工的指挥系统(manual command system),现在的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含义是“使之自动化的指挥系统”。这个术语亦值得进一步探讨。3.信息战争(information war)、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和信息作战(information operations)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当前及21世纪的战争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江泽民主席亦有同样的论述。信息化战争是和国际上信息战争(information war)是一致的,国外把海湾战争称为第一次信息战争,这和“信息化社会”和“信息社会(information age)”同义相一致。信息战争中包括多种战争样式(war form),其中包括一种新的战争样式,就是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战争(war)”和“战(warfare)”是有区别的:战争是整个冲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与和平相对立。战是指各种战争样式(有时亦称作战样式),如空战、陆战、海战、坦克战、心理战、空地一体战等。信息战和信息作战(information operations)也是有区别的:信息战的目标是夺取信息优势并最终希望达到掌握信息控制权。所谓制信息权,就是使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利用其信息及信息系统在冲突中取胜并压制对方的信息与信息系统。信息作战则是指在信息战的过程中,为增强和保护己方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采取的连续性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夺取各种军事行动中的优势,包括对敌人信息和决策能力的利用和阻止。简言之,信息作战是信息战中所采取的连续性军事行动。查operation一词,对应中文为运作,操作,operations则对应于作战。鉴于信息作战的范围已不限于战争时期,因此有些专家认为,information operations可译为信息行动,故这一术语亦值得研讨。军事信息中的一些新术语,最初源于国外,因此我们在定名的时候,考虑到与国际接轨,必须在内涵与外延方面与国际上一致。 * 陈太一院士是全国名词委信息科技新词审定组组长;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张鹏 《科学大观园》2011,(12):42-43
"攻占并坚守高地!"——这就是兵家必须恪守的作战准则。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就有了关于太空战的假设。但是,在冷战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假设一直局限在科学小说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范围之内。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战争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展,军用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太空飞行器相继升空,为人类利用太空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太空军事斗争提供了方便之门。太空已成为现代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未来战争中,谁夺取了制天权,控制了太空,谁就可以进一步夺取制空权和制海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类对影响、改变天气技术的研究,还很有限.贸然使用气象武器,不仅打击不了敌人,反倒可能带来一场全球性灾难.比如,人造酸雨、人造臭氧风洞等,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远远无法控制的灾难性后果.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的法案,但一些国家的气象武器研究从未停止,各方在禁止气象武器的研究及使用方面的努力仍毫无进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人类战争的维度由自然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拓展,网络武器的攻击对象也由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向实体世界延伸。作为一种新兴的战争手段,网络武器的作战应用对现代战争伦理体系构成了一系列挑战与冲击:在"开战正义"上主要体现为对正当理由与合法权威的挑战,在"交战正义"上主要体现为对区别原则与相称原则的挑战,在"战后正义"上主要体现为对责任分配与战后恢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摘要 本文定义了智能武器装备的概念,列举了几种重要的智能武器装备,介绍了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智能武器装备与人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智能武器装备纷纷涌现。这些武器装备的共同之处是具有人脑的某些功能,如分析、判断、筛选、评估、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攻击、操纵武器平台的行动能力等,能够部分地使人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一、智能武器装备的定义武器是直接用于杀伤敌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各种设施的工具;武器系统是由若干功能上相互关联的武器、技术装备等有序组合,协同完成一定作战任务的有机整体;而武器装备则是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器材。智能武器装备,亦称“智能化武器装备”或“人工智能武器装备”,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的,具有某种智能特征,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二、智能武器装备的种类智能武器装备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杀伤性和非杀伤性两种,其中杀伤性智能武器装备又包括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类。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智能武器装备:智能枪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能自动识别主人,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新型枪。使用时,持枪者只需将枪口朝向目标,计算机就能根据敌方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功能,同时调整方向,并发出射击指令。智能枪上安装有袖珍摄像机和热成像仪,它们与枪口朝向相同,捕捉到的图像能够投射到士兵头盔边缘的小视屏上。为防止敌人特别是恐怖分子盗用智能枪,智能枪的计算机能自动核对使用者的密码或手掌纹,如果与授权使用者不符,智能枪将拒绝“工作”,甚至自毁。智能子弹 一种出膛后能自动跟踪目标的智能子弹。这种由枪管发射的自适应子弹,是通过以下两种装置控制其发射的:一是制导系统,二是压电陶瓷制动器。具备这两种装置的智能子弹,能以超音速毫厘不差地击中目标或较大型武器装备上的薄弱环节,射击精度相当高。智能导弹 一种自动搜索、识别和攻击目标,并能在找不到攻击目标的情况下自动返航并回收的新型导弹。如美国研制的“黄蜂”反坦克导弹,由超低空飞机远距离成批发射后,它就会自动爬升到上千米,然后自动俯视战场,自动选择目标,互不干扰。若目标已有导弹跟踪,后到的导弹就会自动寻找其他的目标,以获得最大的杀伤效果。智能滑翔炸弹 能够自动发现、跟踪和攻击目标的新型炸弹。作战时由飞机发射,能自己利用太阳能、风能和自身的能量在空中游弋,发现目标后迅速攻击。美国研制的一种智能滑翔炸弹最长可在空中游弋60分钟,并且具有识别敌我的能力。如果最终仍没有发现攻击目标,它还具有自毁功能。智能坦克 一种质量只有普通坦克的十分之一的新型坦克。它可以顺利通过各种障碍物,能够识别目标的不同特征,并通过比较确定最佳行动方案,从而控制武器射击,具有很强的火力和突击力。它能在时速60多公里的情况下自行鉴别道路,区分人员与自然地物,绕过障碍物,探测地雷,绘制地形,分清敌我,确定目标。智能地雷 一种引信具有主动识别目标能力,战斗部具有主动跟踪、攻击目标能力的新型地雷。有的智能地雷具有多功能传感器,当坦克进入地雷控制的半径为100米地域的范围时,即由微机控制发射智能子弹药。子弹药在空中主动寻找目标,攻击坦克顶甲。有的智能地雷采用智能引信技术,可根据直升机螺旋浆的声音和红外辐射特征判断敌我,当敌机进入有效射程后,由微机控制雷体战斗部起爆,发射子弹药攻击敌机。智能无人机 一种不需人驾驶而能自行完成侦察、干扰、电子对抗、反雷达等多种军事任务的无人驾驶飞机。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程控型,由计算机预编程序,自动导航;另一类是遥控型,由地面遥控导航;还有一类是程控与遥控相结合的复合型。无人机的重要任务是利用机载的侦察器材,进行侦察与指示目标,同时还可用于电子对抗。智能多用机器人 一种四肢齐全,耳聪目明,具有一定的思维、感觉、知觉、识别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能更多地模仿人的功能,从事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执行多种军事任务的机器人。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和列入发展计划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防御反舰导弹机器人、欺骗系统机器人、排雷机器人、防化机器人、烟幕机器人、侦察机器人、反装甲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图像判读机器人、航天机器人等。智能C3I 系统C3I是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的缩写。一种以会“思考”的计算机为核心,不仅可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与鉴定,而且能提出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己方应采取的最佳对策的武器系统,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帮助指挥官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判断情况,定下决心,下达命令,犹如一位忠实、精明、冷静的“高参”。三、武器装备智能化趋势我们可以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一侧面,摸索到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脉络。下列数据表明,现代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弹药总量的百分比在一次次加大:越南战争为0.2%,海湾战争为8%,科索沃战争为35%,阿富汗战争为60%以上。2003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前十几天中,无论是F117隐身战斗轰炸机,还是B52远程轰炸机,都百分之百地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目标约1500个。武器装备智能化这一发展趋势和由此而来的更加精确的打击效果,使部队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作战行动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维空间的展开使作战样式呈现体系化的特点。四、人与智能武器装备的关系在战争中,人始终是智能活动的主体,智能武器装备只能在人事先安排的程序下动作,按照人赋予的思维功能对战场上的情况作出反应。不管智能武器装备多么精巧,如何“神勇”,都不能改变人是战争主体这一根本,不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智能武器装备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的能力的延伸和发展。与其他武器装备比较,智能武器装备同样要受到人和自然各种因素的制约。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人。”我们既要看到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大趋势,又不能因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愈益突出,就否定人的作用。五、结束语先进的武器装备,是打赢高技术战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衡量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从最终意义上决定着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指挥方式,以及军队组织结构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我们历来反对“唯武器论”,但是也应承认,高技术武器装备,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就体现和凝聚着人的智慧;不重视武器装备,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智能武器装备的应用无疑将引发未来作战理论、作战样式、编制体制乃至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当前,我军正面临着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军队的紧迫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和军情出发,走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智能化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打破常规,努力实现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追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提高新研制主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建设起点,在重视搞好机械化武器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快进行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使信息化武器装备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打赢未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高技术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