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弱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铁沉淀物对钼酸根离子具有吸附作用,本文研究弱酸性铁盐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含钼废水及水源钼污染的饮用水应急处理效果。通过调节原水pH值,研究pH对铁盐除钼效果的影响。在最适pH条件下,通过投加不同混凝剂,研究铁盐对钼的去除规律,探讨去除原理。结果显示在弱酸性条件下,铁盐混凝沉淀法除钼是表面电化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pH是重要工艺参数,最佳pH范围为4~4.5。弱酸性铁盐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可以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结合,有效应对原水微量钼超标问题,保障供水安全。采用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含钼废水时,在最适pH条件下,投加适当铁盐混凝剂,一级混凝沉淀出水可以满足废水排放标准要求,但难以满足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可采用二级混凝沉淀串联处理。该工艺除钼所需构筑物简单,药剂投量有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化铁和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分别研究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铜绿微囊藻、针杆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盐、铝盐混凝剂不同投加量下,铁盐对3种藻的混凝去除效果优于铝盐;3种藻在铁盐和铝盐各自达到最佳混凝效果时的混凝剂投加量:铁盐>铝盐。铜绿微囊藻的整体混凝效果最差,针杆藻的最好。相比于铝盐,3种藻在采用铁盐混凝时形成絮体的分形维数值更大;针杆藻絮体的整体分形维数最大(最大值:1.72),铜绿微囊藻的最小(最大值:1.17),表明藻种形态对混凝絮体结构的影响。3种藻在采用铁盐混凝时的絮体粒径(d50)均大于铝盐絮体,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小于铝盐絮体的对应值。当采用铁盐混凝剂时,铜绿微囊藻絮体d50的最大值(632μm)小于针杆藻(765μm)和水华鱼腥藻(777μm);针杆藻絮体的恢复因子最大(26.54%),水华鱼腥藻的恢复因子最小(11.04%)。3种藻絮体到达等电点的铁盐投加量大于铝盐投加量,藻絮体Zeta电位可用于分析藻类混凝时最佳去除率对应的投加量。铜绿微囊藻以电性中和混凝机制为主,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机制则可能对水华鱼腥藻和针杆藻的絮凝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聚铁盐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处理污水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聚铁盐作为水处理絮凝剂较铝盐有很多优势。本文将比较常见的聚铁盐形态分析方法,介绍了化学分析法、波谱法、电化学法、显微观测法。并对今后聚铁盐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4-氯苯酚的降解中间产物,用光度法检测了溶液中生成的过氧化氢.结果表明:在4-氯苯酚降解的同时溶液中有大量过氧化氢产生,4-氯苯酚的降解速率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随着电流的升高而加快;4-氯苯酚的去除率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随着4-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4-氯苯酚的绝对去除量随着4-氯苯酚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铁盐对4-氯苯酚的去除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铁离子的催化效果优于亚铁离子.无催化剂时4-氯苯酚的降解中间产物主要为羟基化苯酚;在铁盐存在下主要的中间产物为对4-氯儿茶酚、对苯醌和对苯二酚.  相似文献   

5.
牡蛎壳广泛应用于污水中磷的去除,但是将牡蛎壳作为吸附剂来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天然牡蛎粉为实验对象,探究牡蛎壳粉及其铁盐、铝盐改性产物对1 000 mg·L-1模拟含磷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牡蛎壳粉对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吸附过程,R2值分别为0.992和0.983。牡蛎壳粉对磷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到212 mg·g-1,且在pH为3时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当牡蛎壳粒径为100目时,其对磷的单位吸附量达到(41.96±4.58)mg·g-1。在质量分数分别为1%~5%的铝盐、铁盐改性牡蛎壳粉获得的复合材料中,用1%Al(NO3)3溶液改性的牡蛎壳粉对磷的吸附效果最好,单位吸附量达到了(55.73±4.34)mg·g-1,比未改性牡蛎壳粉提升了27%。本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壳及其铝盐、铁盐改性产物对高浓度含磷废水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降低溶剂中铁盐含量问题.考察了溶剂、酸、催化剂、温度、时间和絮凝剂等因素对降低铁盐浓度的影响.在所选择的工艺条件下.溶剂中亚铁离子浓度可被降低90%以上,达到了降低铁盐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铁盐混凝方法延缓处理生活污水的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确定了铁盐的投加量,考察了铁盐投加对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膜生物反应器中加入混凝剂三氯化铁(以铁计20~60 mg/L),且在曝气约2 h后排泥,测得该膜生物反应器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降低,同时膜通量有所恢复,表明铁盐混凝方法可有效延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研究前置混凝分离过程中混凝剂铁铝比、碱化度(B)等对不同形态有机物、氨氮(NH_3-N)、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效果,以及前置混凝分离对后续生物接触氧化阶段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置混凝分离段,铁铝复合混凝剂比单独铁盐、铝盐混凝效果好,其中铁含量的增加利于有机物的去除,特别是过膜有机物的去除;铁铝复合混凝剂碱化度对化学需氧量(COD)、TN、TP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前置混凝分离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处理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效果;经前置混凝分离-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出水与只经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出水相比,COD、NH_3-N和TN的去除率都得到明显提高。但Fe-Al复合混凝剂(FACC,Fe/Al=1∶2,B=1)与AlCl_3混凝剂相比,因去除较多的过膜有机物导致生物脱氮效果较低。通过使用适当铁铝比、碱化度的混凝剂对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前置混凝分离,可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负荷,实现前置分离和生物处理之间的良性匹配。  相似文献   

9.
开发一种廉价、无毒的过渡金属用于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简单的铁盐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铁盐、碱以及溶剂对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溶液中,K2CO3作为碱,5 mol%FeCl2·4H2O在80°C下能够有效催化各种溴代芳烃及碘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产率在33%~99%之间。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开发了一种无臭无害的强力杀菌剂,避免了过去用过氧化氢、次氯酸盐、漂白粉、氯气等杀菌剂在饮用水、食品、餐具等消毒上所存在的不安全、气味大等缺点。这种杀菌剂是含有亚铁盐和抗坏血酸的水溶液。亚铁盐可以是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或硝酸亚铁。抗坏血酸的用量通常是亚铁盐重量的2~5%,最好是3~10%。抗坏血酸铁的配制是把亚铁盐先溶解到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橙染料配置成模拟牛仔服水洗废水,考察PAC、FeCl3、PAM、FeSO44种絮凝剂对该废水的脱色处理效果,并研究了每种混凝剂的反应最佳pH条件。实验结果表明,PAC在pH值7.5时,最大脱色率为61.8%;FeSO4在pH值为11.4时,最大脱色率为43.3%;FeCl3在pH值为7.5时,最大脱色率为68.8%,而PAM在不同pH下的脱色率最高仅为23.8%。4种絮凝剂在中性条件下,FeCl3对甲基橙染料模拟废水处理效果最好,最高脱色率为78%;对COD去除率低,最高去除率仍小于60%;对浊度去除率较高,最高去除率均可达到80%~93.88%。  相似文献   

12.
强化混凝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Al2(SO4)3、FeCl3混凝剂对腐殖酸的强化混凝试验表明,强化混凝对腐殖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是影响腐殖酸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调整pH值更有效。Al2(SO4)3混凝的最佳pH值在5左右,FeCl3在4左右。Al2(SO4)3投加量为4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7%、84.8%和96.9%。FeCl3投加量为5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1%、89.3%和97.8%。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一株能够高效除磷的耐盐菌株HG-1。通过个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初步鉴定为盐弧菌属(Salinivibrio sp.)。对菌株HG-1的耐盐性能及其在不同盐度下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菌株对盐度的耐受范围为1%~13%, 最适盐度为3%。进一步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 明, 4个环境因素对菌株HG-1磷酸盐去除率影响的强弱为: pH>碳氮比>温度>接种量, 最优的除磷条件为pH 6.5~7.0, 温度30℃, 接种量10%, 碳氮比9, 在该条件下菌株在24小时内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100%。 将该菌株应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 可实现磷酸盐的有效去除, 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高盐条件下生物除磷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六氯环三磷腈的催化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Cl5和NH4Cl作原料,在惰性有机溶剂对称四氯乙烷中,以金属氯化物(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铁等)为催化剂,吡啶作缚酸剂,合成六氯环三磷腈.探索原料配比、催化剂、反应物粒度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和产率的影响.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在温度130℃,NH4Cl∶PCl5=1.3∶1,反应时间5.5 h,PCl5和NH4Cl的粒度越小,产品收率越高,最高产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5.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与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和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反应机理及脱氮除磷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A phosphate-accumulating bacteria strain PAO3-1 was isolated from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sludge supplied with sodium acetate as carbon source under stable performance. This strain has good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on normal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Phosphorus removal ratio was raised form 44%with no added strain to more than 82% with strain strengthening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t is identified to be AlcaUgenes sp. 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y,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cell of strain PAO3-1 is straight bacilli form, 0.4×1.1 μm, no flagellum, gram negative and special aerobiotic.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for growth are 32℃-37℃ and 5.5-9.5, respectively. The shape of slant clone is feathery. The phosphate situation, which was 76. 5% higher than that in non-starving situation. Its phosphate release rate of log course in anaerobic phase and in culture without phosphoru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log course.  相似文献   

17.
几种无机盐与离子液体催化苊的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成新型功能高分子中间体,分别研究了在AlCl3,FeCl3,ZnCl2等无机盐和[Bmim]Cl/FeCl3离子液体催化作用下,苊在温和条件常温常压下的偶联反应.经GC/MS分析发现生成了3,3'-联苊.用GC法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3,3’-联苊产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催化剂作用的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上述几种催化剂中,[Bmim]Cl/FeCl3离子液体对苊的偶联反应催化效果最好,在该催化剂作用的优化反应条件下,3,3’-联苊产率为48.71%,选择性78.56%,且[Bmim]Cl/FeCl3离子液体对环境无污染,并可循环使用.通过重结晶、层析等方法得到了功能高分子中间体3,3‘-联苊纯品,并用GC/MS,FTIR和^1H NMR等分析测试手段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FeCl_3,FeCl_2和NH_3·H_2O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MNPs),并将含水率为99%的剩余污泥与其复合,制备磁性剩余污泥(MES)。采用交变梯度磁强计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方法对MES进行表征。计算磁分离后的污泥体积浓缩程度,进行MES对磷的吸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MES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42 emu/g,30秒内可实现固液分离,且分离后的MES体积为原剩余污泥体积的1/10。MES吸附磷的最适p H为4~6,最佳磷溶液初始浓度为16 mg/L(以P计),600分钟后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试验数据的拟合程度较高。MES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00 mg/g(以P计)。磁性剩余污泥可快速、大幅度地缩减剩余污泥体积,且对磷的吸附性能优于剩余污泥。研究结果可为处理剩余污泥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三氯化铁(FeCl3)及氧化钙(CaO )3种混凝剂对某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含磷废水进行混凝试验,考察药剂投加量、原水p H及反应时间对污水中PO3-4—P的去除效果,以便为后续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气浮工艺对藻类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去除率不够高.故此,设计了中试的气浮系统,研究在高藻期强化气浮除藻的效能.通过试验,可以得出如下结果:回流比的大小,对气浮处理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回流比从5%提高到10%时,藻类的去除率也可以相应的提高10%,考虑到实际的运行成本,回流比定为10%.混凝剂对于气浮除藻有较大的影响,PAC的处理效果优于氯化铁,对藻类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左右.预氧化对于藻类的去除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所起效果从高到低依次是臭氧、高锰酸盐和氯,臭氧和高锰酸盐可以将藻类的去除率从60%左右提高到80%多,去除率可以提高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