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晋北地区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形势严峻.分析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论述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形成的干旱、多风、丰富的沙物质三大自然因素和人口压力、不合理的工农业活动两大人为因素,提出了晋北地区土地沙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宁夏北部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带,东、西、北三面被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所围限,受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影响,土地沙化与沙漠化较为突出,为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对宁夏北部地区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环境地质问题的初步研究,简要分析了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成因,提出了合理、经济而有效的防治对策,为振兴地方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棉秆基生物炭施入土壤中,研究炭化温度对南疆沙化土壤理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炭化温度升高,土壤pH增大,总孔隙度降低,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出现波动;并且二者变化趋势相同。在炭化温度为350℃和450℃时土壤保水率相同。因此350℃炭化的棉秆基生物炭有利于解决南疆沙化土壤碱性强,水分持留能力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北部地区土壤沙化有日趋发展之势,究其主要原因是:近代史上的森林乱砍滥伐;五六十年代的垦草开荒;牧业的超载放牧;地理环境的劣势等。文章对如何防止沙化进一步扩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甘肃省武威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6000 km~2的调查系统取得了54项元素或指标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与研究,计算出了武威地区表层土壤背景值,并进行了因子分析。另外将区内的各元素或指标与全国土壤背景值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元素在武威地区表现为缺失,而以富S、Cl等沙化土壤元素缺为特征。多数元素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部相对富集,东部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辽西北地区土地退化对土壤性状影响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定量研究的方法,得出了随着土地退化程度的加剧,0~10 cm土层中大颗粒(砂粒)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而细小颗粒逐渐减少,土壤风蚀沙化的表征逐渐突出的结果;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的土壤养分含量亦基本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欲遏制土地荒漠化的程度、范围和速度,必须在控制当地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土地,加强土地经营管理,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保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现状及沙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科尔沁沙地的沙化成因,地理位置分布、地形、土壤、气候条件等;科尔沁沙地沙化现状及治理现状,以及经过多年治理取得的成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GIS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以及非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和生态环境现状数据资料,利用景观生态学模型获得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域两个典型的风蚀沙化和风水两相侵蚀沙化地区一一石质低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典型地段土地沙化和景观格局特征(特别是农田景观)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生态建设是目前以及将来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呼和浩特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宏观控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和微观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是遏止土地沙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川西北4种受试土壤对镉和丁草胺的吸附行为,探讨沙化后对镉和丁草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试土壤对镉和丁草胺的吸附分别在30 min和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与未沙化土壤相比,轻度和中度沙化土壤对镉的吸附速率分别下降1. 5%和18%,饱和吸附量分别降低83. 5%和91. 8%;丁草胺的吸附速率分别下降23%和43%,丁草胺的吸附系数分别下降79. 7%和88. 4%。镉的饱和吸附量和丁草胺的吸附系数都与土壤有机质含量(SOM)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表明SOM是土壤吸附镉和丁草胺的主要介质。沙化后,初始浓度增加,镉的有机质标化吸附量逐渐增大,丁草胺的有机质标化吸附系数基本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卫星遥感技术在河北坝上土地沙化调查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坝上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区的土地沙化现状及沙化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沙化治理对策。通过多时相对比研究,得出了坝上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总体向轻、缓方向微弱发展、局部加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土地沙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给社会经济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而北京北部洪积区的沙化问题更是危害着首都的环境.因此研究北京市主要洪积区的沙化现状对促进地区环境改善,缓解经济和环境的矛盾,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2007年北京市SPOT-5影像对北部主要洪积区的沙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GIS研究分析手段,可以看出在北京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坡度上沙化的不同分布,针对其分布现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坝上高原沙化严重地区的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提出了保护林地草原,治理沙化土地,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立法管理,提高群众素质等防沙治漠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这些微生物具有促进成土作用,并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中的营养成份及改善沙粒结构。甘肃省环科院联合甘肃源岗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至今选择典型草地沙化地区——玛曲县草场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的将在兰州等有关地区试验成熟的技术,有效生物菌绿化法在玛曲沿黄河岸边隆起的典型沙丘上进行了播种试验,植物生长良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甘南沙化草场治理,植被恢复生长提供了一条值的研究和探索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沙坡头地区人工-自然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工-自然荒漠景观的空间结构受其沙漠背景的强烈影响,同时受强化了的人工干扰的影响,其格局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对沙坡头地区荒漠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基本特点、景观嵌块体类型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景观多样性加大,均匀性、破碎度值和分离度值较大,为人活动已改变了荒漠局地的特性,生态恶化受到一定的遏止,但沙化影响正在威胁着人类对荒漠管理的成果,提出荒漠人工-自然景观研究中应注重景观生态风险及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受频繁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山西汾河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对流域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威胁.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质污染、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土壤沼泽化和沙化也正在发展蔓延.为了遏制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势头,促进山西经济、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建立汾河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数学模型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将山西汾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大区,28个亚区,并系统分析了汾河流域28个亚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 ,自去年3月以来 ,我国连续发生了12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 ,与往年同时期相比 ,其发生的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 ,都是近50年来所罕见的。这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人们再也不能对这种自然灾害熟视无睹、高枕无忧了。由土地沙化所引起的“沙患” ,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就当前而言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断加剧的沙尘暴和土地沙化扩展更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吞噬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成为西部大开发中需要迫切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 ,自去年3月以来 ,我国连续发生了12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 ,与往年同时期相比 ,其发生的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 ,都是近50年来所罕见的。这就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人们再也不能对这种自然灾害熟视无睹、高枕无忧了。由土地沙化所引起的“沙患” ,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就当前而言 ,土地沙化是我国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不断加剧的沙尘暴和土地沙化扩展更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吞噬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成为西部大开发中需要迫切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玉琴 《甘肃科技》2009,25(10):1-2
通过对山丹县土地沙化现状、沙化成因、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施封山育林育草、沙区土地开发、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资源管护、全民动员参与治理等治理对策与措施,为有效遏制河西地区土地沙化趋势、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祥实的数据资料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土地石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石化是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对农、林、牧生产的危害不亚于我国北方温带、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沙化问题。“南石(化)、北沙(化)”是破坏我国土地(土壤)资源,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就我省土地石化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土地石化现状土地石化已成为影响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据资料统计,四川省共有裸岩石化土地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6%(表1)。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耕地资源严重失衡与摆脱困境之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渍)化、土地环境污染加重和耕地数量减少等一系列土地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根据中国耕地资源在近10多年严重失衡的现状,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