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水安全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非常严重。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地下水的水力特征和埋藏条件,将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根据地下水的储存与出露状况,将其分为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四类。本文主要对地下水的分类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会宁找水模式的示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顺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45-148
会宁县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工作是中国地调局开展的"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的一部分.通过综合勘查手段深入研究基础地质条件,在严重缺水的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地区找到了可供直接饮用的地下水,首次证实华家岭北麓-暖泉大断裂以南断裂破碎带中赋存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具有集中供水意义,取得了找水的重大突破,对甘肃中部黄土高原严重缺水地区寻找构造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肃兰州市关山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和断层构造裂隙水为主.关山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裂隙带和构造破碎带相互串通导致基岩裂隙水向隧道内渗漏,引起山体泉水干涸,对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斌  陈吉森  周宏 《河南科技》2011,(21):83-84
<正>在非饱和土坡稳定性分析尚未成熟之前,对于传统的暴雨条件下的土坡稳定性分析,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近似代替暴雨条件下水分对边坡稳定性的消极影响。著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GEO-SLOPE就用到孔隙水压力系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仅适用于饱和区。对于大规模深埋地下水的边坡,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周口市以往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论述周口市的地质环境概况,同时对周口市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和深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以及地下水化学特征分别进行总结和阐述,为周口市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利用等提供了基础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根据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等资料,并结合物性和储层储集空间资料,对南门场石炭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门场石炭系为沉积黄龙组地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内)溶孔、砾间(内)溶孔等,孔隙型溶洞及构造缝也较为发育,总体上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类型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Ⅰ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平面上零星分布,Ⅱ、Ⅲ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及C2hl3的中下段,平面上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原状黄土的孔隙结构对其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影响,对洛川4层原状黄土进行了基本物理指标的测试,用滤纸法测得其土水特征曲线,并采用Van Genutchen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统计压汞试验的数据,得到孔隙累积级配曲线和分布曲线。利用Young-Laplace方程,得到孔隙分布曲线、土水特征曲线及其斜率的关系图。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对SWCC有直接影响,孔隙分布曲线和SWCC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土水特征曲线的最大斜率点与孔隙分布曲线中优势孔隙峰值点能一一对应;L1为双峰孔隙结构土,其SWCC对应有2个陡降段;L6、L7、L13为单峰孔隙结构土,其SWCC均只有一个陡降段,分别与其优势孔隙范围相对应。孔隙分布对失水速度和进气值Ψ_(ave)值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桃园煤矿Ⅱ1028工作面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桃园煤矿Ⅱ1028工作面突水特征、水化学特征、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进行突水水源识别。结果表明,突水水质与10煤上下砂岩裂隙含水层、太灰含水层的水质相关,说明突水水源主要是来自于10煤上下砂岩裂隙水,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是主要补给水源。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掌握乡镇区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以皖北宿州某乡镇32组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运用Piper图、Gibbs图及多元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岩作用;利用USSL和Wilcox图解法,结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浅层地下水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正> 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方法,不仅在不同国家之间,就是在我们国内也是不统一的。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认识,以便解决本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评价问题。一、对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变性的认识新乡地区水利部门,对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是从1964年发展井灌时开始的。由于当时对自然特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较肤浅,特别是大面积井灌后,地下水动态会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地下水的利用与控制有么什影响,当时是没有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12.
重庆金佛山地区岩溶泉水遍布,但是各个泉点的水质却有较大差异.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如pH,电导率Υ,HCO-3、Ca2+、Mg2+、Na+、K+、SO42-、NO-3和Cl-等的质量浓度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分辨出自然过程和人类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2009年1月在重庆金佛山地区采集36个岩溶泉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岩溶泉的水化学成分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利用SPSS中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水中离子和地球化学过程解释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形成的4个因子:水-岩作用是地下水中SO42-、F-、K+、Sr2+和Ca2+形成的共同因素,Mg2、HCO3-主要受土壤等因子影响,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中的NO-3.以上4种因子可以解释金佛山岩溶地下水水质形成的87.58%,其中水-岩作用可以解释55.56%,是影响金佛山地区岩溶水水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数据为依据,将地下水位划分为6个环境梯度,各梯度上6次重复采集植被样地数据.从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等几方面分析了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上植被的受损过程,以及不同河段的受损程度.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受损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8m;(2)植被盖度减少始于草本植物盖度受损,与群落多样性受损的临界地下水位相同,发生在地下水埋深大于4m;在地下水埋深大于6m之后,植被盖度不断减少则是由木本植物盖度的减少所引起.(3)生态受损程度可归为三类:潜在沙漠化类(轻度退化),轻度沙漠化类(中度退化),中度或重度沙漠化类(重度退化).三种退化类型的地下水埋深依次增大,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盖度依次减小,沙漠化指数也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两个问题:是地下水临界深度及其确定方法。主要论述了黄河下游平原轻质土和粘质土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数值,并谈了几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方法,如自然含水与毛管水分裂点法、自然含水率曝晒法、地下水蒸发量筒测法、定位观测及野外调查法等。二是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问题。主要论述了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的研究方法,并谈了不同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土壤原始含盐量,其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兰州皋兰山北坡稳定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兰州皋兰山北坡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生自然环境研究,认为活动构造,岩土体特性,地形地貌及应力场特征为影响皋兰山北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地下水,地震和人文活动是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研究是防止地下水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技术措施,本文阐述了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在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按不同的开采方案对地下水进行评价预报,数值模拟技术能够真实地刻划含水层系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正确描述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高精度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修建之初以及修建5年后,沙子河口、乌斯满和阿其河口三个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时空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初步规律,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沙子河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完全被颠倒过来,乌斯满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受输水堤防的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地表积盐严重;阿其河断面,则呈现复杂的变化.(2)在时间上,丰枯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正常变化规律在沙子河被彻底改变,在乌斯满和阿其河呈现出复杂变化.各化学组分含量在沙子河断面和乌斯满、阿其河断面的含量及其变化特点与断面间的环境条件的差异显著相关,沙子河断面自堤防修建后就没有地表水经过,而设有生态闸的乌斯满和阿其河断面的一定范围内在洪水期还有地表过水;而以矿化度为代表的水化学特征表现为随着年份的增加而上升的特点.(3)从水力联系上,堤防修建之初,距堤防1500m左右范围以内各处的水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水盐排泄区在1500m左右的区域.5年后只有距800m以内范围各处的水力联系尚在,而且800m.处成为水盐排泄区,沿河淡化带的萎缩必将带来植物群落的退化和湿地面积的缩小.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5~2007年的华北平原典型区-邢台地区的地下水埋深数据以及近37年的气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相关性分析、5年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该地地下水位变化趋势,比较不同地质单元地下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邢台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0.89 m/a的速率下降,深层地下水以南官为例下降速率为0.78 m/a,产生地面沉降、漏斗扩大、地裂缝产生负效应,其原因在于研究区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地下水长期处于采补失衡状态.各地质水文单元地下水与气候因素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暖干化趋势明显,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人为因素是本区地下水下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和其他物探找水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容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的缺点.文中以在湖北某地大型变电站站址内寻找地下水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找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