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类的大脑具有最复杂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家们已经开始揭开它的一些奥秘。下面就是关于人类大脑的8个问题和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1.人的记忆由什么构成?记忆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要素。每当人们执行一项任务,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阐明最简单的概念时,都要使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记忆的物理形式一直是个谜。当载入新的记忆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正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一种情绪,一种冲动,或仅仅是大脑的某种化学作用过程,或是某种我们还完全未有了解的其他机制?在人类漫长的文化历史中,爱情的话题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数典籍,诗词,电影和戏剧都以爱情为主题,无数的研究者试图揭开它背后的奥秘。什么是爱情科学家们大都同意爱情并非是某种可以控制的东西,并不存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如果结婚时女方比男方大上3岁,将预示着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虽然这只是民间俚语,但一项新研究却用科学数据告诉了人们"3岁"的奥秘。近日,美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成年女性的大脑会比同龄男性的大脑年轻大约3岁。这项科学研究结果基于什么科学道理?目前我们探索到人类大脑在结构和行为认知等多方面存在哪些性别差异?这些差异又将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军。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9,(23):12-12
生老病死,这或许是人类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其中却蕴藏了无数的奥秘。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美国科学家。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没人怀疑人类拥有高超的智慧,那么这一切是不是要归功于人类的脑袋大呢?从绝对尺寸上衡量,人脑并非最大。例如,鲸鱼和大象的大脑约是人类的6倍。但在衡量大脑的大  相似文献   

6.
人从一出生直到生命结束都会打哈欠,但人为什么要打哈欠,各种解释却是众说纷纭。美国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目前已经找到了打哈欠的奥秘,那就是身体其实是在通过哈欠这种运动来给大脑降温,进而保持人脑的健康和清醒。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表示,通过一系研究揭开了热吻使人兴奋的奥秘。研究显示,当情侣们激情热吻的时候,大脑能够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使得他们感到激动、兴奋和放松。  相似文献   

8.
世界的附魅与祛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卢风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10):7-11,16
古人心目中的世界是附魅的,近代西方自然观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世界祛魅的过程,祛魅的自然观支持了科技万能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其根本错误在于缺乏对宇宙奥秘之无限性和人类理性之有限性的体认。承认了宇宙奥秘的无限性和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便应承认宇宙的神秘性,便承认宇宙的神秘性未回要求回归神秘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使我们能够组织并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0.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20):58-59
<正>在上一次全球变暖中,人类的适应能力无疑经受了极大的考验。这次变暖发生在中石器时代(约15000年前~5000年前),当时居住在欧洲的人类在可怕的环境剧变中,究竟遭遇了什么?这是考古学上最恒久的奥秘之一。为了破解这个奥秘,考古学家希望能找到当时人类的遗存来了解当时的人们吃什么,他们的饮食如何随着气候变暖而改变,有哪些疾病困扰着他们,绝望是否引发了暴力,他们具有怎样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11.
罗磊 《科学大观园》2010,(18):80-80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的,进而使我们能够组织,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2.
马超 《科学大观园》2011,(14):76-76
牛津大学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近日研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已成为当今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苏珊呼吁政府和私营公司联合共同对电脑游戏、互联网和社交网站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展开全面、彻底的调查。  相似文献   

13.
普特南探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为图灵是在哥德尔扣杰克斯赫伯德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计算概念并且发明了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不是等同的,我们应从原则和经验两个层次来看待将大脑思维模拟为数字计算机的思想.归纳推理面临的问题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很多的启示.人类本质活动不必然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活动.即使大脑的计算机模型是正确的,我们也不能断言人工智能就会成功.因为,计算机模型不能够模拟人类总体的知识能力,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并不必然要求我们将认知要么还原为计算要么还原为大脑程序,我们可以很成功地发现大脑的理论模型,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但是这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于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
秋凌 《科学大观园》2012,(20):45-46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器官。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但仍未完全了解这个器官,仍有很多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和解答,但他们对大脑的了解正在逐步深入。大脑感觉不到疼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到疼痛是因为疼痛感受器,这种感觉接收器将信号传给脊髓和大脑,大脑随之发  相似文献   

15.
木子 《科学大观园》2012,(11):62-64
在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卡普里达》中,女主人公佐伊·格雷斯顿拥有两个大脑,其中一个是她的人类大脑,另外一个其实是用计算机备份的"数字大脑",不过,这个"数字大脑"同样具有意识,知道自己的人权,当真人佐  相似文献   

16.
张季 《科学大观园》2005,(14):43-44
日前,科学家们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那么,未来探索生命奥秘的前景如何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何林斯博士,作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军人物,近日对有关生命奥秘的八个问题进行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庞大的社会群体是人类大脑变得越来越大的驱动因素。不过,科学家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美国纽约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研究认为,影响大脑大小的关键因素是饮食,而不是社会群体大小。在美国纽约大学灵长类动物学系,每一个房间的柜子里都收藏着许多骨骼。灵长类动物学家詹姆斯·希格汉姆向记者解释了人类进化的重要一环,即为什么人类拥有如此大的大脑。  相似文献   

18.
刘铮 《科学大观园》2010,(18):36-37
不久前,两位美国神经解剖学家在米开朗琪罗的画里看出了大脑的解剖结构,或许是“极客”对于艺术的过度阐释。然而,如果说解剖学和艺术没有关系,那就“全错”了。自古对世界奥秘的探索都是艺术的最大推动力之一,解剖学为艺术提供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同时人体解剖本身也是很多艺术家喜爱的题材,更有插画家和模型制作家把教学搞成了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13岁时大脑达到巅峰状态,此后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体就将停止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一份3月7日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上的研究得出上述颠覆性结论。科学家在18岁以上成人的大脑中未发现新的神经元。他们在1岁以下婴儿、7岁以及13岁儿童的大脑样本中发现部分新生神经元。研究认为,人类海马体在胎儿期发  相似文献   

20.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进而使我们能够组织、理解这个世界。该研究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人类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运用从前的知识解决新环境下的问题。这是通过运用概念而实现的。概念是从多种看似不同而实际上互相关联的实体当中提炼出相同的本质而得出的相同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