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8,(16):20-21
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天穿单薄浅色的衣服最好,冬天以厚实深色的着装为佳.这是日常生活中保持体温常见的一个例子.其实,又何止人才需要保持体温呢?一切幸存下来的生物,动物也好,植物也罢,由于它们都有随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它们在地球上才没有灭种绝后.说来也怪,就连那些驰骋自由的人造卫星也需要控制自己的"体温".  相似文献   

2.
<正>保持恒定体温使动物拥有许多优势,但也是一种危险而奢侈的生存策略。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能量的大部分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根据动物体温是否变化来划分动物类别的方法,它将各种动物划分成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又叫温血动物,我们熟知的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的稳定。而另外一类被称为变温动物,如鱼、蛙、蛇等都属于这类,它们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也叫“冷血动物”。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界有一种根据动物体温是否变化来划分类别的方法,将各种动物划分成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又叫温血动物,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而另外一类称为变温动物,如  相似文献   

5.
保温大行动     
《科学之友》2004,(3):60-61
你也许会开玩笑地说自己热血沸腾.那可能比你所想的还要接近事实!人类就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都是温血动物,它们可以自己调节体温,确保身体处于恒温状态。但是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却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唯一亲密的动物地球上所有的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对动物友善,喜欢它们,能为它们付出一切;另一类则漠不关心,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家中养动物——它们能带来什么好处?何况猫、狗一般在乡下它们才"有事可干"。当然,狗守护不了房子,不能保护房主免遭偷盗和抢劫;城里的猫,不是每只都见过老鼠,哪怕只一次,但是猫和狗,以及其它的动物,住在房子里也是"有事可干"的。现代人需要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在一次调查中向一些大孩子们(分别来自幸福家庭、精神病医院和感化院)提出了若干问题。问  相似文献   

7.
文蒂 《科学之友》2010,(8):46-49
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也称变温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但它们维持体温(以使肌肉正常工作)的方式却只有两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可以通过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和能量交换(新陈代谢)来产生能量,以维持自身的体温,而爬行动物则做不到.因此,你永远不可能见到鳄鱼趴在大浮冰上它们在大浮冰上很快就会被冻死.但实际上所谓的"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蜥蜴可以晒太阳,其体温也可以超过30℃,这又怎么说?它真是所谓"冷血动物"吗?  相似文献   

9.
进入冬天,许多动物都要冬眠,这时动物进入沉睡状态,体温大幅度下降,仅保持稍高于冰点的温度,体内各器官组织也几乎停止工作,使体内消耗尽可能减少。动物冬眠方式各异各种动物的冬眠方式各具特色,趣味无穷。称为“建筑师”的河狸,每年10月到11月就忙碌起来,它们一面拣来新树枝铺在旧巢上,把巢加固得  相似文献   

10.
当飞机接近水面时,都需要在一定的高度飞行,否则就有坠机的危险。然而,在澳大利亚的一些海面上,最近出现了一种相貌古怪、名为"里海怪物"的飞行器,它们可以紧贴水面飞行,而且不用担心它们会坠入水中发生危险,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浮在水面上航行的游艇。这种游艇还是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它们以氢燃料电池提供动力,不会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也称变温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2.
鱼类的体温     
一提到鱼类,常有人误认为它们和蛙、蛇一样,同属于冷血动物,其体温和周围的水温完全相同.但最近陆续发现了体温较高的鱼类,故"冷血动物"这种定论已不能通用了.那么,鱼类的体温如何测定呢?一般和测量青蛙或老鼠的体温一样,将温度计插入肛门测量,或利用热电偶(thermoc-ouple)的特殊装置来测量体温.  相似文献   

13.
陈勇  周宁  杜海莲  冯亚兵  赵玉芬 《科学》2001,53(5):13-13
世界上最小的马达在哪里?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它被称为"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分子马达是生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就像传统的马达一样,它们"燃烧"燃料,做出特定的运动,完成特定的功能.它们是生物体内的"化学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器".某些分子马达也有定子、转子,只不过它们的尺寸都非常小,以纳米为单位,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马达."生命在于运动",这对于分子马达来说最确切不过了.每个生物体内都有成千上万的分子马达,光合作用需要分子马达,细胞的分裂需要分子马达,肌肉运动也是分子马达在起作用生物体内分子马达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     
鱼和鲸鱼的体温是多少度? 鱼类虽被称做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它们并不是没有体温。它们的体温与它们居住场所的水温大致相同或略微高一些。 例如,鲤鱼在冬季水温5~6℃时,它的体温也是5~6℃;而到了夏天,水温是30℃左右时,它们的体温也随之上升至大致相同的高度。它们比人“皮实”,冷点热点均无妨,但它们很怕温度的急剧变化。因此,在给它们换水时要注意,最好一次只换半量水。  相似文献   

15.
鲨鱼猎食者     
有3种鲨鱼经常攻击人类:大白鲨、虎鲨和雄鲨。大白鲨体温高于周围海水;而虎鲨决不返回原地攻击猎物;雄鲨相比其他生物来说,睾丸酮含量最高。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洋,它们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行为及不同的攻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飞机接近水面时,都需要在一定的高度飞行.否则就有坠机的危险.然而在澳大利亚的一些海面上,最近出现了一种相貌古怪、名为"里海怪物"的飞行器,可以紧贴水面飞行,而且不用担心它们会坠入水中发生色险,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浮在水面上航行的游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把自己的体温不当一回事儿,然而在生命世界中,37 ℃却是不寻常的,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能够产生这样高的体温,而绝大多数物种并不能够自己产生体温,例如蜥蜴、蛙、昆虫、植物、真菌、细菌等.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高的体温呢?传统的看法是,这是为了保持活力,即使周围环境变得很冷,自身的热量依然可以使你活动自如.  相似文献   

18.
温血鱼之谜     
我们都知道,人类、狮子、老鼠、鲸鱼都是温血动物,而两栖动物、鱼类等则是冷血动物。近日,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发现,美国阿拉斯加海湾的马哈鲨具有温热的肌肉,较其鳞片皮肤,其热乎乎的肌肉更像哺乳动物的肌肉。难道地球上真有像温血动物一样能保持体温的鱼类吗——  相似文献   

19.
水滴鱼     
正水滴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稀物种,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600~1200米的大洋深处,由于人类很难到达这一深度,所以它们极少被发现。在英国,它们曾勇夺"世界最丑动物"的桂冠。水滴鱼生活的环境水压比海平面高出几十倍,为了保持浮力,它们进化出了比水还要低的身体密度——它们依靠能保持浮力的凝胶状的肉,自如地从海底浮起,而不用耗费精力辛苦游泳。在水滴鱼离开水面时,  相似文献   

20.
在居室内摆放花草,能吸收不少室内"毒气".而你也不用担心在"毒气"面前它们畏惧不前,相反它们会活得更加滋润,因为它们都有把这些污染转化为自身养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