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铜川矿区采动滑坡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铜川矿区采动滑坡地质灾害频发的情况,结合该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采煤沉陷特征及形成原因,总结开采沉陷诱发山体滑坡的机理。研究表明:该矿区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特殊地貌,抗压强度较低的岩土体以及改变了覆岩和地表斜坡原始应力平衡状态的地下开采,构成了山体失稳的地形、物质和动力条件。三者相互叠加、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促使山体滑坡频发。该研究为铜川矿区有效预防滑坡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动滑坡是指在地下开采影响下,由于上覆岩体变形破坏而引起的山体滑坡。已有文献多从滑坡学角度研究此问题。本文应用开采沉陷理论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采动滑坡发生的机理,初步建立开采沉陷学和滑坡学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 地下开采诱发滑坡的基本规律(1)采动滑坡的定义及其特点(2)采动滑坡发生的地形地质环境(3)采动滑坡的成因分类2 采动滑坡的模拟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体下采煤的地面监测包括常规的山区地表移动监测及采动引起滑坡的监测。本文将采动山体变形划分为3个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变形监测方案;讨论了采动山体滑坡监测网的设计原则及观测方法;提出了采动山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和采动引起滑坡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火洛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区地质构造和地形环境条件,查明滑坡山体的破坏现象和岩体结构,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建立山体地质结构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反演滑坡山体破坏的成因,探讨溃屈的诱导因素及临界动力强度。结论如下:滑坡于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具有溃散性高速远程碎屑流的特点;斜坡底部软弱带及陡倾节理控制山体结构及滑坡发育特征,其对地震动力的响应显著;溃屈临界地震加速度为0.3 g。  相似文献   

6.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地下采动引起斜坡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采动条件下斜坡变形机制的地质模式。结果表明:采动条件下的斜坡变形、地形条件和介质条件起主要作用,采动引起软弱夹层上、下岩层的相对滑移,对斜坡的稳定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采动和降雨入渗条件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变形和破坏规律,以贵州省纳雍县普洒滑坡为例,通过块体离散元数值分析,探讨煤层开挖扰动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随着M10和M14煤层开采,山体上覆岩层向采空区方向下移,新生裂隙向坡表发育。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采空区范围的增大而增加,M10和M14开采结束后,裂隙带分别发育至30倍和40倍采高,坡顶深大岩溶裂隙向坡下扩展。降雨入渗后,上覆岩层裂隙带与深大岩溶裂隙贯通,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深大岩溶裂隙向坡表扩展形成贯通滑动面,岩溶坡体发生崩滑破坏。研究发现,地下采动是普洒老鹰岩山体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后续降雨是山体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该工程坝址下游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建立1∶60水工物理模型,对溢流坝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流流态进行了观测,对其在下游河床和两岸山体造成的冲刷问题和可能产生雾化诱发山体滑坡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闸门泄流调度运行控制方案 同时对溢流坝的泄流能力、冲坑深、挑距、电站尾水影响及坝面空蚀空化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溢流坝闸墩形式、挑角及电站尾水导墙的体型布置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王守沛  王冰  吴昊 《广东科技》2012,21(11):165-166
安徽省黄山区地处皖南山区山脉纵横、峰峦密布,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形、地貌、岩性、植被等影响着灾害的发育和分布,降雨和人类活动是主要诱发因素。在综合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给出了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典型地貌表土层采动滑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采动滑移是在复杂的地形、地质及采矿条件下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结果,用有限元法从岩石力学角度出发研究采动地表和岩层内部的移动与变形的力学机制,选取了4个山区典型地貌,在整个采动覆岩至地表的全断面上进行力学模拟分析,并与实测资料分析对比,着重研究了表土层采动滑移的特点,并从中总结出山区表土层采动滑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滑坡是山区和丘陵地区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之一,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和处理.根据国家交通部下达的研究项目计划,对“318”国道大甘坪滑坡进行实地勘探和采集原状土样在室内试验.通过浅层地震法、电探法、机械钻探法和人工开挖坑探等方法,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情况,分析了滑坡成因和滑坡现状.研究结果表明:① 产生滑坡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地形状况、地质条件、土质特点和工程作用等;② 该滑坡属于中层滑坡,发育比较完善,正处于滑坡的壮年期.勘探和试验成果用于研究滑坡的稳定性和提出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皖南山区环境地质特征与滑坡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以皖南山区环境地质特征、岩土体组成及其工程性质研究为基础,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作用分析入手,探讨区域环境工程地质作用规律,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对地质生态环境防护和塑造人地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及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恒  李阳春  李海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903-10908
为对尖山营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合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综合分析,运用构造地质学、数值模拟、无人机等手段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尖山营滑坡纵长480 m,横宽250 m,面积约1.1×10~5 m~2,滑坡体量约5.5×10~5 m~3,属中型浅层滑坡;滑坡体在多年煤层采动影响下,坡体较破碎且出现大量裂缝,持续强降雨渗入降低了滑带的抗剪强度,增加了坡体内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从而促进滑坡体向前缘临空面发生滑动,其变形破坏模式为蠕滑-拉裂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得到其在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及剪应变增量云图。  相似文献   

14.
周建国 《太原科技》2006,(11):70-71
将几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扰,探测地下的真实地质情况,在燕子山矿铁路的探测中,采用高密度和瞬变电磁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地下采空区的存在和采空深度,为进行钻探和沉陷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直接影响滑坡稳定性验算和防治工程的设计,甚为重要。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取得。本文通过安康火石岩新码头滑坡勘察实例,介绍利用恢复山体极限平衡状态核算方法来获取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对相类似滑坡勘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化良口镇牛眠山滑坡的变形原因是人工切坡、降雨诱发。治理措施是:粘土回填裂缝,设置截排水系统,锚杆一格构梁系统支护,滑坡前缘设置重力挡土墙,坡体绿化。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存在大量堆积体滑坡,研究这些滑坡对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意义重大.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大量滑坡监测数据,指出了反向堆积体滑坡与顺向堆积体滑坡具有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后期变形差别明显:顺层堆积体滑坡变形呈台阶状,前期与降雨和地下水埋深变化相关,后期主要与地下水埋深变化相关,变形特征明显滞后于降雨量的变化;反向堆积体滑坡变形专不具有台阶状的连续变形,主要与降雨量变化相关,与地下水位变化相关性很小,为降雨敏感性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