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名词和动词的次类变换;助动词“须”继续语法化的动因是回溯推理以及语义预设。就语义模式而言,“须”是沿着“道义-认识”的路径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卢海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4):142-144
现代汉语副词"倒"是由表示动作义"颠倒"的古去声"倒"发展而来。"倒"句法上经历了从做谓语动词到做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再到做副词修饰全句的过程,语义语用上经历了从表动作义到表状态义再到表语气的过程。唐宋时代"倒"已经开始兼表语气了。  相似文献   

3.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给"字句可表达给予义、使役义、处置义和被动义,可与"把"字句、"被/让/叫"字句套合。诸多学者对"给"字句的语法化过程和套合用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今后需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小说从写英雄到写普通人的一大风格转变,作者将人物的情爱与义理放到一个矛盾冲突的环境中来推动情节发展,用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个人与家庭、社会间的矛盾冲突,甚至是个人内心的挣扎、取舍种种矛盾冲突来体现的当代情爱价值观,义理观。同时揭示出在当今社会中",义"应褪去一些英雄色彩和利益化,融合到"情",符合现代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冫"部统辖下的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冫"部字四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冫"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三组,主要是"氵"部义类字,其次"冫"部声化字,另一类是义符错位。进而分析这些异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形符声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冫"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为核心,探讨产业发展对农民进城就业、以及对解决"三农"问题所起的推动作用,找出农民进城存在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在产业发展中能够促进"三农"解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死"可作动词(死a)、形容词(死b)和副词(死c)。死a语义为"失去生命、死亡",死b语义为"表示不活动,不可改移,丧失作用"等,死c语义为"达到极点";"VP+死a+了"中VP具有[破坏义]、[致死义]、[强动作性]等语义特征、"VP+死b+了"中VP具有[固定]、[约定]、[使合拢]、[使关闭]等语义特征,"VP+死c+了"中VP具有[程度性]、[感情性]等语义特征,"AP+死+了"中AP具有[性状义]、[致死义]、[程度义]等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0.
释“僅”     
"僅"在中古曾有"多、馀、颇、甚之意",但在宋朝之后此义逐渐消失,"僅"仍表"少"义。文章从声符表意入手,系联同源词,探索其词源义,得出其声符"堇"是两个古字形讹变的殊途同归,僅的词源义为"少"。  相似文献   

11.
"义"是《三国演义》的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与情节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情节发展的依据,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并在"义"的对比和前后照应中推进情节的发展,显示情节发展的结果。"义"与情节在小说结构上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教学安排多是采用"2+1"模式,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教育往往成为空白,学生实习期间成为100%的工人身份。为避免以上状况的的发生,本文参考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使数控专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网上交流与教学,使学校能够进一步实施其教育作用,同时,学生能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达到学习资源最大化,学习环境真实化,学习与工作并行发展,为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得到优秀的员工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瓶颈。高校突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瓶颈关键在于树立以"就业力"为核心的人才质量观,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技巧指导,提高大学生工作胜任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郑子绪 《科技信息》2011,(1):I0228-I0230
作为日语学习者,刚学习愿望助动词"たい"时,教科书上,我们只能学到"~が~たい"的形式,而在其他文献资料上,时常会有"~を~たい"的形式出现。这一现象,让我们非常迷惑。本文,就是围绕着解决这一问题展开的。首先,从格助词"が"与"を"基本用法入手,然后,介绍愿望助动词"たい"的一般语法意义。最后,在"~が~たい"与"~を~たい"两种形式的差别上,展开核心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十五大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并举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表明了信息化将从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到生产领域,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作了艰辛而又曲折的探索。《矛盾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发展观的理论基石;从"一化"到"四化"揭示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则是毛泽东发展观的核心;总路线描绘了毛泽东发展观的总纲。  相似文献   

17.
刘玲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16-116
现代开放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使得教师的任务和责任不断复杂化,远程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震撼,与之相应,计算机辅导教师在远程教学中各个教学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何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平台的优势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开放"定位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葛洁琨 《科技信息》2010,(28):90-91
"知识化"和"技能化"是当前法学教育中出现的两种错误倾向,它们皆忽视了以关注人的尊严和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亦是法学学科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法的精神的重要因子。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高等院校创业孵化基地中自主创业的创业者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整理285份有效调研问卷,通过控制创业者年龄、创业年限、创业规模等变量,研究大学生的创业资源对其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引入创业胜任力为中介变量,检验创业资源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创业资源(经营性资源、人力及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对创业绩效(生存绩效、创新发展绩效)影响作用明显;创业胜任力在大学生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间起正向的中介作用.其中创业胜任力在人力及技术资源、运营性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财务资源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以上检验结论,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河北省创新创业的几点启示和举措,以提升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伍婷  赵力  李雁  孙群 《科技信息》2012,(26):113-114
大型民用飞机的研制与生产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问题,其任务难度极具挑战性,其中人才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飞机项目成败的关键。由于我国民机事业发展起步晚,经验积累少,迅速培养起一支能够胜任大飞机项目的尖端科技、管理人才队伍是整个项目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民机项目起步期的人才需求问题,分析我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业人才状况,借鉴国内外同行业的经验,为大飞机项目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