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碱(HA方案)与G-CSF联合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31.25%(5/16),占总数(CR+PR)68.75%(11/16).结论本方案可明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对过渡到标准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Auto-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及IL-2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_HSCT)前进行大剂量化疗,移植后给白细胞介素 2(IL 2)免疫治疗以降低AL患者Auto_HSCT后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0例AL第一次缓解期(CR 1)的患者进入研究.移植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例均接受大剂量甲氨碟呤1疗程及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 C)加蒽环类抗肿瘤药1疗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7例接受HD Ara C加蒽环类抗肿瘤药2疗程.化疗结束后给患者行Auto_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为:CY/TBI;MAC或EAC方案.移植的CD34+细胞5.5×106~12.2×106/kg.患者造血重建后给IL 21×106~2×106μ治疗每天1次,5d为1疗程.患者均接受3~5疗程的治疗.经以上序惯治疗后,1例ALL患者14月后复发,经化疗无效死亡.9/10(90.00%)例无病生存至今,平均生存期37.10月(37.1±24.98),明显延长.可见对AL患者Auto_HSCT前大剂量化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体内白血病负荷;移植后免疫治疗清除微小残留病,可能是降低AL患者Auto_HSCT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方法将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VDLP组25例和VTLP组25例。分别行VDLP和VTLP化疗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CR(完全缓解率)进行比较:VDLP组为84.0%,VTLP组为88.0%,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显示:VTLP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15~68天,VDLP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21~102天,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化疗方法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VTLP疗法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明显低于VDLP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 -AML)和不伴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AML)在FAB和WHO分型中的分布和它们的治疗反应.方法:117例初发的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用常规瑞氏染色及细胞化学染色对骨髓细胞进行FAB分型,采用白血病免疫分型欧洲协作组(EGIL)积分系统,用单克隆抗体标记,经流式细胞仪对骨髓细胞进行免疫分型.其中115例用G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按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每个病例用标准方案诱导缓解1个疗程后复查血液学缓解情况.结果:117例FAB分型为AML的病例中,免疫学分型为不伴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 89(76.1%)例,伴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 -AML)28(23.9%)例.WHO分型中,AML伴有重现性染色体异常在Ly -AML和Ly--AML的发生率分别为23.1%和50.5%(P=0.013).用AML的标准诱导治疗方案1疗程后,Ly--AML患者完全缓解率(CR)69.7%,Ly -AML患者CR率34.6%(P=0.001).结论: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可客观反映细胞来源及分化阶段, 经标准诱导缓解后,Ly--AML患者CR率高于Ly -AML(P=0.001).  相似文献   

5.
于萌 《科技咨询导报》2014,(34):210-210
目的:探讨Ph染色体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由我院血液科收治的24例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0例慢粒急淋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对患者的Ph染色体进行检测,回顾性分析34例患者染色体核型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结果使用改良的染色体显带技术对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Ph染色体的检测,检测出25例患者的ph染色体呈阳性,总检出率为73.5%,其中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6例,检出率为66.7%,低于慢粒急淋变患者90%的检出率,两者在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Ph染色体进行监测,其检出率高,对ph染色体有一定的灵敏度,可作为临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对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随机选取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其中确诊未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5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10例。取患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将不同浓度IL-24作用于BMMNC。应用四氮唑蓝(MTT)比色还原法、Annexin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检测IL-24对急性白血病BMMNC体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L-24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4浓度50 ng/mL作用急性白血病BMMNC,48 h后凋亡率为39.21%±5.79%,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L-24处理白血病BMMNC,能够降低bcl-2 mRNA的表达。IL-24体外培养的成人急性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由此可知,IL-24可以下调bcl-2 mRNA表达,可能是IL-24抑制急性白血病BMMNC生长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使用基因转移技术重新编程内源性T细胞以针对特定的肿瘤抗原。随着不断的研究和CAR-T细胞的不断优化,CAR-T细胞疗法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其中也包括血液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化疗,但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ALL)仍然是一个难题,而CAR-T细胞疗法被研究表明对R/R ALL的治疗有着可观的疗效。文章就国内外CAR-T细胞疗法以及应用于ALL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ALL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的血清和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LCM),对血清和LCM中的白血病相关抑制物(LAI)对正常人T淋巴细胞集落(CFU-TL)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16例病人的LAI对正常人CFU-TL均有抑制作用,而缓解期病人的LAI抑制作用甚弱。追踪观察11例病人:其中抑制率高于30%的6例患者治疗效果差;抑制率低于25%的5例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结果提示ANLL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LAI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的胃肠病变占白血病患者尸体解剖的13%,病理损害从贲门到直肠均有所发现·肠损害多呈斑状或呈息肉状,有者很大,可出现溃疡,甚至诱发肠套叠或肠梗阻,肠坏疽,甚至肠穿孔.致命性的胃肠道出血,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较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为常见.笔者曾诊治一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_1型),在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空肠扭转、肠出血与肠坏死.查阅国内外资料,尚未见有类似报道,特报告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长度为21 ~ 25个核苷酸大小.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NA不仅在白血病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失调,而且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本文着重综述了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