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区包括安徽境内长江(干流)平原以南的广大山地丘陵。在行政区划上辖徽州地区的全部、宣城地区的宁国、泾县、青阳、广德以及宣城、南陵等县的一部分。土地总面积2.6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9%。林地2681.4万亩,占全省的61.8%;茶园面积91.3万亩,占全省的64.6%;但耕地较少,约354万亩,仅占全省的7.1%。林地与耕地之比约为7∶1,一向是省内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和全国著名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继扬 《贵州科学》1992,10(3):118-121
1 基本情况巴中县国营南阳林场位于东径106 48′至106 57′和北纬31 56′至32 2′之间。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413米,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坡度一般15—30°,局部高达45以上,土壤以紫色红壤及黄壤为主,PH值5.5—7.5之间。年降水量1100mm左右,年均气温13℃,无霜期为210天左右。林场建于一九五八年,林业用地17954亩,至80年代初,林地面积达15456亩,占总面积的86%,蓄积7万多立方米。人工林8000多亩,其中杉木5310亩,占林地的三分之一,蓄积量约3万立方米,占总蓄积的40%,是该场的主要用材树种。自1977年起,该场开始森林资源的中间利用,年生产中小径材1500立方米左右,年收入45万余元。特别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1.杉木基地发展概况杉木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用材林基地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它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广、材质优良的特性,是深受广大林农和消费者青睐的优良树种。遂昌县是我国南方集体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有林地面积299.44万亩,森林蓄积量729.62万立方米,其中,杉木人工造林面积111.67万亩,348.21万立方米,占全县人工林总面积180.78万亩的61.77%。  相似文献   

4.
安玉梅 《科技信息》2011,(34):480-480
耀州区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中部南缘属暖热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一个以山地和丘陵沟颦为主的山区,也是全省林业重点县(区)之一,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53.5万亩,其中:有林地65.2万亩,疏林地1.0万亩,灌术林地43.6万亩,苗同地0.04万亩;全区林分活立木蓄积量1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5%.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地处东经116°20′—121°55′,北纬30°46′—35°27′之间,位于长江及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全省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15390万亩),其中海岸线以上的内陆水域为2183.4万亩,占全省面积的14.19%,大大超过全国2.8%的平均数。江苏省内陆水域不仅面积大,而且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等类型齐全,具备发展各类渔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6.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居韩江中上游,全县管辖15个镇(场),全县总人口524435人,土地总面积366多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90多万亩,占全县总面积近80%,是我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十年绿化达标后,生态环境大有改善。但随着森林资源面积的增加,林密草高,易燃物植被增厚,森林防火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森林火灾次数多,燃烧时间长,过火面积大,严重  相似文献   

7.
柑桔是我省传统特产之一。解放以后,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柑桔生产获得很大发展。全省现有柑桔面积11.8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果树总面积(不包括造林的木本粮食)的五分之一,比解放初增长约210%。其中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贫下中农高举红旗学大寨,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浙东南沿海宁、台、温新围垦的海涂及浙西丘陵荒山大力发展柑桔生产,新种植柑桔面积达6.7万亩左右,占  相似文献   

8.
任秀玲  闫军 《科技信息》2007,(11):219-219
2006年武城县植棉面积43万亩,其中春播棉42万亩,夏播棉1万亩。据调查2006年全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面积30万亩,占全县棉田总面积的69.8%。2005年全县植棉面积30万亩,全部为春棉,苗病发生面积20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66.7%。由于近几年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棉花的一播全苗和壮苗早发,使全县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近几年武城县棉花苗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肖丹 《科技信息》2010,(28):I0053-I0053
2005年宜丰县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377.99公顷,其中城市用地面积为203.77公顷,占3.79%;建制镇面积为191.5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56%;农村居民点用地3799.27公顷,占70.65%,  相似文献   

10.
广西石山面积8.95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37.8%,其中裸露的石山面积7.8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广西的西部和北部。我们以裸露的石山面积占县级行政单元土地总面积30%以上,或裸露的石山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划定必须工作区的标准,结果将忻城、都安、靖西等27个县作为广西的石山地区的代表来加以研究。这27个县土地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2%;其中裸露的石山面积为5.31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学》2016,(2):292-296
以郑州市广武镇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郑州市郊区农业景观变化.结果表明:广武镇农业景观特征显著,景观类型主要为耕地、水体和建设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0.64%、15.64%和13.51%.2005—2015年,广武镇5个村庄合村并镇,南水北调干渠、郑云高速及其生态廊道建成,农业景观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道路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6.92%和32.55%,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55%和0.42%.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1990、2001和2009年三期TM影像数据解译的土地利用与覆盖数据,运用fragstats3.3软件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结合斑块密度、动态度等的统计与计算。结果表明:(1)耕地和林地占总面积的近95%以上,是该地区占据绝对优势的两种斑块类型,其它斑块类型面积比重很小,各类型的面积差异较大;(2)1990—2009年间,斑块面积减少数量最大的两类是耕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737.27km2和678.09km2,斑块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两类是未利用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62.32%和59.73%,两者合计降低到了总面积的0.78%,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1 793.85km2,增加了5.65倍,林地面积前期增加,2001年后快速下降,水体面积变化幅度较小;(3)1990—2009年景观斑块总数增加了83 226个,其中2001年后增加的占70.01%,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斑块数量均大幅度增加,斑块密度也快速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均呈减小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景观多样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南方集体林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在经济和政策双重作用下的演变特点,加深了解南方集体林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路径。【方法】以福建、江西、四川、重庆等为代表的10省1市1980、2000、2015 共3期的集体林区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以转移矩阵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变倾向度等指标对南方集体林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80—2015年,林地、耕地、草地是南方集体林区最主要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其中耕地和草地占比逐阶段减小,林地占比逐阶段增大,其变化速度都有加快趋势:前20年林地面积占比增加了0.09%,耕地、草地分别减少了0.43%和0.07%; 而后15年林地面积占比增加了0.18%,耕地、草地面积分别减少了0.93%和0.56%; 研究区年变化率最显著的地类是城乡建设用地(3.27%),年变化率最不明显的地类是林地(0.02%); 南方集体林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42%,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均呈现出前期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结论】近35年间,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主导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净变化,林地主导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位置的变化。受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2000年为分界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明显加快,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少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舟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利用1984—2016年间7个时相的Landsat影像分析了舟山岛及附近岛屿的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岛内林地保护良好,面积略有增加,空间分布基本未变;建设用地以"先南、后东、再北"的趋势逐步扩展至沿岸的各个平原及南部岛屿,面积增幅达到571.88%;舟山岛沿岸的农田/草地逐步被建设用地侵占,总面积减少27.94%,且空间分布趋于离散;滩涂面积减少93.39%,主要转化成建设用地;通过围填海,研究区的总面积增长8.87%,获得的土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体。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舟山市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为舟山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合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时间:2008年11月26-28日江山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0.7万亩,森林蓄积量为60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7.7%,是浙江省的主要林区县(市)。  相似文献   

16.
基于3S的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坝子(山间平坝)是贵州农业的发祥地,也是聚落、工矿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但其面积(包括河谷平坝)仅占全省总面积的3%(据《贵州国土资源》1987.2)。其中万亩(666.7hm2)以上的大坝到底有多少,在历来统计资料和相关论述中却从未有过确切数值,但这一直是上级领导部门和全省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数据。为此,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验证,取得了客观而又详实的数据,更新了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和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揭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喀斯特山区城镇生态风险的影响,利用花溪区2002年、2010年和2017年3期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划分生态风险等级,分析花溪区近15年来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2010-2017年,花溪区较高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区的面积显著增加,由2010年的18.51 km2,增加到2017年的91.4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4%增至9.59%,增长了约5倍。研究区整体仍以较低生态风险和低生态风险为主,占总面积83%以上;2)2002-2017年,花溪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较快,从2002年的48.32 km2,增至2017年的202.12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5.07%增至21.19%,增加了约4.2倍。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林地面积均减少,水体面积未发生较大改变;3)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的扩张导致了高生态风险区域逐渐扩大,其中以花溪社区、党武镇和湖潮乡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昆仑山林场最新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并结合昆仑山林场的地形、地势特征,通过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补充调查区划。利用ERDAS IMAGINE 8.6、ArcGIS 9等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对昆仑山林场的SPOT遥感影像以及矢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昆仑山林场的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并对其进行合理区划。经过统计分析该林场公益林总面积为64166.87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5372.8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3.95%;疏林地面积为12971.33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0.22%;灌木林地面积为35708.47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55.65%;宜林地面积为114.27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0.18%。  相似文献   

19.
一、黑龙江在国家林业中的特殊地位中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但具有大国林业的性质。对木材、木制品需求量大,潜在需求量更大;对森林的环境效益要求亦高。我国虽可从国际市场应急进口有限的木材及纸、纸浆,但森林是无法进口的。黑龙江省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大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8.3%,有林地占全省总面积35.6%,超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远期目标,因此,黑龙江省在国家林业中具有特殊地位。鉴于林地生态环境脆弱,林业比较经济效益低下,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忍痛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伤害亟待恢复,希望国务院、国…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国南方诸省区,有大量荒山急待绿化。如何利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加速荒山绿化,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于今年五、六月前往闽东南的仙游县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探讨了荒山绿化的有关问题。 仙游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县土地面积273.73万亩(1824.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66,700余人。境内多山,属戴云山系。北部山区地势较高,海拔高度一般为600—800米,山峰多在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1%。中、南部为平原丘陵区,海拔高度为50—100米,约占总面积的19%。县内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2℃,月均最高温度33.3℃,月均最低温度7.3℃。常年降水量在1,400—2,30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3—9月,约占年雨量的85%。夏秋季常有风暴雨,冬春少雨,形成明显的干湿季。常年霜期约二个月。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草、木本植物的生长繁衍。现有耕地面积为36.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5%。林业用地19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9%。林业发展潜力极大。原来森林茂密树种繁多,绝大部分山地均为森林所覆盖。现在除一般用材林、经济林树种外,还散生有樟、花(木吕)木、红豆杉、建柏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大约为2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