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有股权是所有权在公司制度下的转换形式和新型权利形态,依据股权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情况的不同,国有股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大类;国有股与流动原社会公众股由于股权主体的属性与股权行使之目的的不同,导致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之间存在同股不同资、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国有股权在其设立、配置、管理、行使、流通转让过程中,国有股权主体或抑制代表主体与其他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国有股权代表法律关系、国有股权监督管理法律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探讨国有股权法律关系对推进国企公司化改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对公司绩效(ROE)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与ROE指标具有正相关性,但都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提出我国应早日解决股票市场的全流通问题.  相似文献   

3.
曹冶安 《当代地方科技》2012,(7):134-134,159
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密切相关的,是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集群。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政企不分等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国有投资通过公司股权多元化的途径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国有股在行使股权利益中的弊端,提出了国有股主体规范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国有股代理实践中代理人的选任、公司社会责任与国有股代理表决、国有股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技术股权的含义和来源、形式和权益技术股权包括技术作价入股所拥有的股权 ,馈赠给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 ,与技术成果、技术积累、技术岗位相联系的股权 ,以及这些股权所获得的转赠股、送股。在技术股权中 ,技术作价出资所拥有的股权是最主要部分。技术股权主要来源于以下6个方面。(1)初创公司时技术入股的股权这部分股权是指在建立新公司时 ,根据《公司法》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规定 ,由技术作价出资入股在公司中占有的股权。(2)扩股时原技术股权的转增股和送股指公司在进行股份转赠和送股时 ,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 ,由原…  相似文献   

6.
针对私募股权投资监管过程中参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基于灰色博弈理论,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参与主体在监管与被监管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分析政府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过程中各方的预期收益情况,根据收益情况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均衡点.结果表明,当政府监管时,如果私募股权投资主体违规操作的收益高于规范运作的收益时,投资主体仍存在违规操作的可能.因此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法律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监管,加大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降低私募股权投资主体违规运作的可能.第三方自律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介入.  相似文献   

7.
从股权因素内生化的视角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实证结果显示,多元化折价普遍存在;国有股比例、公众股比例均与企业价值成倒U型关系,法人股比例则成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指标中的Z指数与多元化程度成正相关;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多元化折价现象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控股国有股权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该文作者发现,当国有股权处于非控股状态时,公司过度投资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国有股权处于非控股地位时,一方面国有股权带给公司的政治关系使得公司比不存在国有股权的公司更有能力获得投资资源,另一方面管理层受到的监督与约束少于国有控股的公司,因此过度投资的症状更加严重,公司的业绩也相应较低。以上发现表明,非控股国有股权具有其独特的代理问题,这对于改善经济效率和国有资产管理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维护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股权益,促进股份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国家体改委最近联合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行为规范意见》,并就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遵照执行。据介绍,近年来,在国有企业基础上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该《意见》共25条,是依据《公司法》及《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而制定的,它明确了国有股股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投融资管理的关系,论述了国有大型集团公司股权关系重构的必要性和股权关系重构目标,并以某大型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国有大型集团公司股权关系重构、规范投融资管理体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是中国证券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困扰A股市场十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终于破题.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操作指引以及国有股权管理通知相继发布,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开,股改大局势不可挡.作为一场前所未有且多方利益复杂博弈的改革,股改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市场给出了我们新的课题G股边缘化、扩容压力、新的道德风险.如何解决这些新课题,打好股权分置改革这场"歼灭战",直接影响着未来资本市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计算得到盈余管理程度,以动态GMM模型考察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全样本和非国有股的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前呈现“U”型关系,国有股的股权集中度会引起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因此建议创业板企业积极完善治理结构,逐步实行两职分离,将股权集中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与美国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相比,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仍待进一步完善。中关私募股权基金在项目选择、审慎调查、投资方案设计和项目后续管理这四个投资运作机制以及与其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上的差异.显示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土情况通过完善项目选择、中介机构规范、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以及激励约束的相应法律制度来进行我国监管制度构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 ,以国有股股东所获平均周收益率等于社会公众股股东所获平均周收益率为思路 ,设计了一种新的国有股配售价格确定方法 ,并以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两家已正式实施国有股配售的上市公司为例 ,具体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目前股权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国家股、法人股上市流通;A,B股逐步并轨以及新上市同一公司同次发行的股票应采用单一的形式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取2015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作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后提出相对应的假设,首先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然后引入股权结构这一变量,考察不同的股权结构状况能否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管理原本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有效的高质量内部控制能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在股权属性方面,非国有公司与国有公司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也会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股权集中度过高的情况下与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向关系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职业联赛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进行动态考量联赛产权结构变迁是如何影响治理目标、治理模式、治理机制从而影响联赛治理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超公司产权结构外部表现为残缺性,内部表现为不合理性,从而导致中超公司的治理目标冲突、治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相悖、治理机制失效,最终表现出联赛治理效率低下。然而改变中超公司的产权结构的外部残缺性,只有通过放权让利;改善中超公司产权结构的内部不合理性,可以通过明确中超公司国有股权主体;通过减持国有股权的比重,增大私有股权的比重,提高私有股东的表决权、决策权;通过变国有股为"优先股+1股黄金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年报数据为样本,将样本分为竞争环境强行业和竞争环境弱行业,从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环境强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法人股比例的关系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弱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国有股比例的关系均呈三次函数关系,与流通股比例无显著相关.行业竞争环境强的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型优于国有控股型,国有控股型优于法人控股型;行业竞争环境弱的上市公司,法人控股型结构优于国有控股型,国有控股型优于股权分散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化,高校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过程中同在校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其中高校同在校生间因教育行政管理而产生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最为复杂,体现在学籍管理、学位学历证书核发、纪律处分、处罚等方面.高校的行政管理权应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对影响到学生受教育权等重要权利的行政处罚应赋予学生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当前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当前证券业界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方案,并论述了这几种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出应分阶段、分枇、多渠道地解决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对国有股减持应采取多样化的减持方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证券市场有关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