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认知语境角度入手,探讨句法歧义的作用机制,认为歧义是语言使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句法歧义是歧义的一种,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句法歧义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句法歧义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包括语言使用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内容,是语义理解的基础,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  相似文献   

2.
刘妮娜 《甘肃科技》2009,25(10):179-182
歧义是人们在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个复杂的语言现象。歧义不同于模糊,它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加以消除的。主要探讨造成英语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歧义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如,讽刺,幽默等也进行了举例说明。从而有效避免歧义消极面的产生,使交际顺利进行,利用歧义积极的一面为文学、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3.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歧义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歧义的产生及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梁宸 《科技资讯》2009,(10):237-237
歧义是较为常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现象,其类型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等。本文从英语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了解歧义的起因和构成,并把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英语实际教学相结合,总结出有效的排除歧义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彭永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02-103
认知决定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交际中的文化特征是理解语言的重要因素,交际的过程也就是语境建构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差异和语境的复杂性,文化语境成为制约语言理解的各种因素。文化语境是理解交际的认知基础,它有利于我们解读语言交际的意图以及消除话语的歧义。  相似文献   

8.
黄慧 《科技信息》2009,(34):139-140
歧义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对歧义研究做了历史回顾,将歧义一词加以界定,并试从语音层次、词汇层次和句法层次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类,旨在弄清英语语言歧义的成因,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提高英语语言交际效能。  相似文献   

9.
歧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不是由句法结构产生的、而是与语境有关的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离不开言语交际的环境。本文把语境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语境歧义的产生是话语的内容和不同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听读者的结果。歧义有时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但恰当使用语境歧义能收到幽默、讽刺、敷衍、醒目等积极效果。研究并巧妙运用语境歧义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以90名全日制大一学生为受试,运用基于选择和翻译两个任务的句法阅读测试,对认知语境在句法歧义句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综合阅读测试、有声思维和访谈等三种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表明:语言知识、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内化能够加速句法歧义句的理解;共有的认知语境能够促进句法歧义句的意义建构;此外,认知语境会使句子理解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形成反差,从而限制歧义句的理解。最后提出,广大外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环境,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语境,从而提高学生句法阅读的能力,继而提高篇章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岐义是每种语言中都常见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其类型有音位岐义、词汇岐义、语法/句法岐义、语用岐义及语言变体岐义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岐义有利又有弊:利在它可以丰富人们的表达,起到幽默、委婉、讥讽等绝妙效果;弊在它会引起误解、闹出笑话、甚至会严重到引起国际争端的地步。因此,如何消除岐义、变弊为利是大家所关心的。本文从调整语序、明确修饰限定范围、增添上下文等七个方面阐述了消除岐义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语义的角度对英语幽默会话中的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解释语音引起的歧义、词汇引起的歧义和句法引起的歧义,阐明了歧义在英语会话中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深入了解歧义现象,并对结构歧义进行分化认知,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语句法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对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对交际过程中的歧义现象进行分析。文章把歧义分成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结合交际教学实践分析举例,并提出了避免、消除歧义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扫除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语篇分析是以语境作为基础进行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家在分析语篇时,必须要考虑语篇所发生的语境。因为在语篇中,最明显的语言成分也需要在语境的帮助下才能使其意义得以明确。在语篇分析中,语境有助于明确语篇中的意义和所指及推导出语篇中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讨论英语现在分词关系小句的时态结构缺陷及其相关的句法表现,如时间解读的相对依赖性、时间指向的句法歧义、补句成份缺失、时态投射缺失以及不能凸显含参照时间的介词短语等,并进一步探索该类小句的句法树图与逻辑表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词性标中单独使用概率方法或规则方法的缺陷,将概率方法和规则方法有机结结合起来,并引入了部分句法分析除分歧义和标注歧义,利用机器学习得到的规则对输出结果进行修正,实现了一个自学习结合部分句法分析的汉语词性标注系统。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中"无所谓"有"无所谓1"和"无所谓2"之分。从来源上看,"无所谓1"形成于"S+无所谓VP/AP";"无所谓2"则是在"S+无所谓"的语境中,随"谓"词义的主观化而带来"无所谓"的凝结与虚化,最终才演变为主观动词并用来表说话人对话题S所持的态度。"无所谓1"与"无所谓2"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各自成词的路径也不尽相同。除已词化的"无所谓"外,现代汉语仍有"无+所谓"作为句法结构的用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歧义定义的历史反思,认为应该将歧义与多义、修辞中的故意“设歧”、误解、曲解相区分;明确歧义的发生环境是语境;主体是说写者,是其无意所致;产生的物质材料是多义语言形式;滋生机制是语境对物质材料多义性的不能消解。歧义是在具体语境中,说写者用不违反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形式(包括多义词、多义短语、多义句子)无意中表达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