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11-116
弦论是当前物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希望统一宇宙万物的科学理论。然而,由于弦论长期未能得到实验的证实,其自洽性、完备性和真实性也一直为人们所质疑。但弦论所具有的特殊理论内涵却引发了令人深思的哲学追问,它们包括:经验对于科学而言是必须的吗?不可观察是否构成反实在论的不充分论证说?实验和理论孰先孰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什么?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分离是否能最终统一?这些哲学追问也将弦论指向了一种全新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我们开展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弦论是当前理论物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长期未获得任何经验证据的证实,其科学性在学界历来是一个难以断定的疑难。弦论具有纯理论性、超经验性的一面,这使得科学哲学现有的实证类科学方法难以胜任评价其理论地位。戴维德将弦论内蕴的理论唯一性、理论间解释的融贯度以及与相似确证理论的关联度纳入到评估指标之内,从而揭示弦论在非实证性哲学路线上的可行性。事实上,只有将实证和非实证这两种哲学路线互补整合,才可为弦论这类纯理论性科学提供一种合理的辩护路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是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它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理论支点。马克思科学哲学的理论视界是"现实的人",它所奠基的马克思科学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生存论。与此对应的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哲学主题包括:实现对科学活动的规范性与历史性、科学的基础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辩证统一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科学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技术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技术哲学--技术是被社会建构的;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社会哲学,就会有社会建构论的社会哲学--社会是被社会地建构的。  相似文献   

5.
在与唯物史观、福柯、利奥塔、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比较中,分析了约瑟夫.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并在科学哲学史广阔背景中对其进行了理论定位。在科学实践观、实验室研究以及科学叙事论方面,劳斯均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但总体上创新性不够。劳斯的科学哲学属于当代美国的另类科学哲学,属于从分析哲学中杀出的"叛逆"。  相似文献   

6.
《工程哲学》(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出版是工程界、哲学界的一件幸事。如果说《工程哲学引论》(李伯聪著,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出版时,工程哲学还是一个“待娩的胎儿”,如今这个胎儿已经降生,成为一个“待哺的婴儿”。让我们一起来哺育她,呵护她,使它健康成长,成长为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并驾齐驱的哲学分枝。不难发现,《工程哲学》与《工程哲学引论》有着非常亲密的血缘关系,它坚持了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坚持了造物的主题,坚持了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同时又是对《工程哲学引论》的超越。它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7.
努力向工程哲学领域开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的“三元论”,提出这就是开拓工程哲学这个新的哲学分支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文中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对“工程”的对象和含义作了新的界定,指出应该把工程哲学建设成为一个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相并立的,有具体而丰富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另一种科学另一类哲学--女性主义立场论科学哲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立场论是女性主义的一种形式.女性主义立场论科学哲学作为另一类哲学,对主流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客观性进行了批判,并依据女性主义的立场,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理论,即作为另一种科学的女性主义后续科学.  相似文献   

9.
“先验语用学”与基础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德国的先验论传统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合流已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阿佩尔(K.O.Apel)的“先验语用学”正是这种融合的产物。它把康德意义上的先验哲学与奥斯汀和塞尔的言 行为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为科学论构筑一种适合的研究平台,同时也试图给出一种“终极有效的”奠基策略来规避相以培训班.尽管“先验语用学”尚处于形成之中,其边界还有待通过论战来作进一步的界定,但它的研究方向和追求目标无论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蒯因在科学哲学上的主要观点;(1)坚持观察证据和理论二间的区别,反对模糊甚至取消这种区别的相对主义倾向。(2)强调理论检验和评估中的整体主义因素。(3)在坚持工具论的同时,坚持科学实在论;工具论和实在论统一于他的自然主义。(4)认为通过科学方法论检验的只是有根据的信念,它可能是真理也可能不是真理。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之本体的学说,也是关于知识的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通向关于世界(或宇宙)知识的理性路线,并且导向了他的逻辑理性方式。在自然哲学方面,他将对自然世界的解释和使解释作为永恒的和必要的知识这两个目标统一了起来。因此,在他的科学研究中,存在着基于观察的逻辑归纳方法和基于(主要是常识性的)共识的逻辑演绎方法两条方法论路线。亚里士多德对经验证据的接受,标志了认知境界的重大转换,从而对科学理性主义的生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Many system architects sele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ies without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that impact their decis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concepts of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pply in systems science. Ontology is how we specify terms of reference for existence, allowing u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existence via an ‘existence framework’. Epistemolog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llows us to explore new models and theori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so the best system-based methodologies can be deployed to solve complex system problems. After introducing these concepts, the paper presents system science issues and assesses the impact of ontological, axi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ystem methodology selection, research, system design and deployment. An ontological viewpoint such as realism, as an objective view is contrasted versus nationalism, a personal perceptional view. An epistemological viewpoint is explored comparing knowledge as a product of sensory perception or rational reflection. The paper’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s that it helps system architects understand that their philosophical views of systems science impa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y choic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社会学越轨理论中的社会反常论与文化传播论系统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前者认为普遍性规范没有充分实现与科学共同体的分层导致科研不端行为发生;后者表明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环境中,科研不端行为必然被科学家在其社会化中学到,从而可能导致不端行为传播。  相似文献   

14.
Original research is of course what scientists are expected to do. Therefore the research project is in many ways the unit of science in the making: it is the center of the professional life of the individual scientist and his coworkers. It is also the means towards the culmination of their specific activities: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they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 scientific project should therefore be of central interest to all the students of science, particularly the philosophers and sociologists of science. We shall focus on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research projects—the specific task of referees—and will emphasize the problem of their scientificity—the chief concern of scientific gatekeepers. In the past such an examination aimed only at protecting the taxpayer from swindlers and incompetent amateurs, such as the inventors of continuous motion artifacts. In recent times a similar issue has resurfaced with regard to som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and most handsomely funded projects, namely work on string theory and many-worlds cosmology. Indeed, some of their faithful have claimed that these theories are so elegant, and so full of high-grade mathematics, that they should be exempted from empirical tests. This claim provoked the spirited rebuttal of the well-known cosmologists Ellis and Silk (Nature 516:321–323, 2014), which the present paper is intended to reinforce. Indeed, we shall try to show why empirical testability is necessary though insufficient for a piece of work to qualify as scientific. Finally, the present paper may also be regarded as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the current debate over the reliability of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worth, such as the h-index of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e.g., Wilsdon in Nature 523:129, 2015). But we shall touch only tangentially on the sociologic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s of research teams: our focus will be the acquisition of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哲学中,科学理论的检验经历了从严格的单个判决性实验的检验到检验具有多层次扩展结构,比如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转换,再到科学理论检验多元化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对迪昂一奎因论点的理解是关键。文章从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的分析开始,探讨了迪昂一奎因论点对科学理论检验重大转变的影响,概略地分析了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预见理论的科学认识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科学哲学的预见理论中有心理主义、机械决定论、归纳概率论和后实证主义等不同导向。每种导向的预见理论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进行科学预见的一般原则应为:预见理论必须做到经验与理论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自在实体与人加观察信号作用的综合产物。自在实体、现象实体、现象及科学理论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科学理论结构形成的动因,相互作用实在论从动因角度讨论科学理论结构的实在性,是结构实在论中的一员。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的量子曲率构成曲率波场,曲率波场描述了一个新的物质波动存在形态,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物质存在形态有了内在的统一性,科学理论的结构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18.
传播什么是科学传播的首要问题。结合两阶科学传播理论,对中美六家有影响的科技类博物馆网站进行内容调查,量化分析其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科学研究过程、科学工作心得、科学研究之社会意义五种类型内容。统计结果显示,中美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在内容的丰富程度和科学传播内容类型上差异较大。美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在实践上较好地达到了两阶科学传播观念层面的传播,对我国科学传播内容构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亨佩尔开始,人们就把解释和Why一问题紧密的联系起来,其实解释不能简单地看成对Why—问题的回答,Why—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的阐释。我们尝试对Why—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命题理论和对照理论进行阐释和评论。揭示两种方法的同并之处。基于学术界普遍认为对照理论优于命题理论的状况,本文着力反驳了对照理论,得出了对照理论未必优于命题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奎因通过“语义上溯”,在“观察句”和“观察陈述”层面上建立外部刺激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证据联系来解决知识论问题。奎因认为,由于观察范畴的假并不提供结论性的反驳,因而在理论和预言矛盾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指出某些引起这些矛盾的句子,相反,科学理论始终是作为整体的系统要么受到怀疑,要么被修正;科学认识中没有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也没有还原论的确证路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一条破船上航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