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懿 《世界科学》2006,(11):21-22
即使给定月球的形状和大小,其目前的轨道也依然无法解释。但是如果在固化时月球更靠近地球,同时具有一条大偏心率轨道,那么它的形状就好解释了——大约两个世纪前,杰出的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注意到月球的引力有一些不同寻常。80:1的质量之比,使得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显得很独特,有时甚至被认为是“双行星”。当月球以大约一个月的周期绕地球转动时,地球和月球一起又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转动。这两条轨道都具有一定的椭率,同时月球轨道相对于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还有几度的倾角。这是所谓的“引力三体问题”的典…  相似文献   

2.
借助人造地球卫星和地面观测站,人们解开了北极光会动之谜。发生在地球和月球间距地球大约1/3处的磁重联是动态北极光的成因。太阳向外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即太阳风,与地球大气原子冲撞后可产生极光。不过,这种极光极其微弱,一般不能为肉眼所见。人们在北极地区夜空中所看到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极光属动态极光。  相似文献   

3.
石硕 《科学通报》2019,64(23):2363-2365
<正>月球是地球之外我们研究得最深刻的星球.与地球一样,月球也可分为月壳、月幔以及月核.与地球不同的是,月球并没有板块运动,其早期演化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月球就像化石,我们可以通过对月球的研究一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早期演化历史.与月球早期演化有关的岩浆洋理论推断,随着岩浆的演化,如橄榄石、低钙辉石等较重的镁铁质矿物(富镁和  相似文献   

4.
我害怕自己从高空摔下来,至于其他任何东西从空中坠落都无碍我高枕无忧。譬如说,我可从来就没有忧心过月球会坠落于九天之外;可是偏巧月球并不在坠落,事实反倒恰恰与此相反。这就是我写《变幻无常的月球》这篇文章的原因。上个月,我论述了潮汐是怎样逐渐削弱着地球的自转能量,从而造成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和使地球上每一天时间,以每相隔62,500年增加1秒的速度延长着。  相似文献   

5.
<正>1960~1970年代美国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带回了约380公斤的月岩石和土壤样本,为研究月球提供了宝贵材料。然而,月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议。有研究显示,月球的钛同位素比值比预期的更接近地球,这一结果对现行月球起源主流学说提出了挑战。主流学说认为:月球是由一颗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在大约45亿年前撞上婴儿期的地球时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日食和月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月食被列为最著名的自然现象.但日全食其实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大约每一年半就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发生一次.发生日全食时,月球正运行在地球和太阳中间,月球椭圆形的影子投影到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美国航天局在太空导演了一出绚丽壮观、完美无缺的“焰火”大戏:“深度撞击”,探测器极其精确(误差仅1米)地击中了坦普尔-1彗星,成功地在太空进行了首场人工撞击“表演”。时隔一年,美国航天局在近日又公布了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定名为“积极接触月球表面”,目的是希望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根据计划要求,2009年1月人类将上演撞击星体(月球)的第二场大戏!到时在月球南极表面会有大约1000吨月面尘埃和碎片冲向64千米的高空,在月面上撞出一个直径30米、深4.5米,有1/3个足球场大小的巨型坑,人们在地球上借助望远镜就能观…  相似文献   

8.
地震的形成存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从天体物理学上看,太阳系其他天体产生的引力可作用于地球,即天文潮汐,相较于其他行星而言,月球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较大,有研究表明大地震与天体引潮力的变化存在关系。从表面上看,地震的发生是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转向心力、地幔热液对流作用下发生了运动,但实质上板块运动与天体引潮力、太阳黑子活动等事件存在关联——在这些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引发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变化,导致地震的发生。对地球产生作用最大的天体引潮力来自月球和太阳,两者处于同一数量级上,月球引潮力大约是太阳引潮  相似文献   

9.
月球密约     
<正>美国西南研究所的行星学家罗宾·坎普(Robin Canup)认为,目前对于月球的起源人类知之甚少,它的形成或是一次宇宙偶然事件的发生。为了科学认知月球起源,坎普指出,在完善相关月球模型的同时,有必要适时执行一次金星探测任务。在天空中,月球不仅仅是一个熟悉的景象,它还决定了地球上的状况。月球足够大,以至于能够稳定地球的旋转、保持地球极轴的稳定。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0.
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天体,但也许你还不知道,月球上除了有许多资源外,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呢. 在月球的风暴洋西部地区,前苏联于1966年2月3日发射的自动月球考察站"月球九号"正静静地躺在那里,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软着陆时留下的.与它相距仅几百千米的是美国的"勘测一号".  相似文献   

11.
Arrhenius  G  朱政 《世界科学》1989,11(3):28-30
一、前言由于没留下地球生长过程的原始记录,所以人们至今仍无法搞清这个行星的第一个八亿年历史。这一时期,地球基本上还处于初期阶段。不过近年来,对于地球和月球其它方面的研究,对于周围环境空间的探索,对于大气化学成份、性质变化的研究以及大量的地质学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间接证据。虽然今天还不能唯一确定当时各方面条件,但是人们能根据这些新信息使用一种叫自构成的模型来研究地球的原始状况。二、地球生成时期的温度与挥发性物质的释放在生成时期,形成某一行星的微星碰撞末速度是该行星半径及密度平方根的线性函数。由于月球的大小只相当于地球的地核,所以对月球来说,这个速度大约是2.4Km/s,对于地球来说,这个速度约为11.2Km/s。除了质量较大的微星,一般较小的抛体都在穿越大气层时降低了速度。这样,任何行星初始团的主体部分都会在碰撞中经历由动能转化为热能、地震、声能及靶喷出物动能的瞬间变化。充分融化硅酸盐所需动能,相当于抛体具有1Km/s这样数量级的末速度。因此在地球生成初期,其内核以外物质的挥发都发生在微星与之碰撞的过程中,通过熔化和蒸发把挥放性物质有效地转移到大气中。这个设想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为它是经过今夭月球上物质状况证明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越来越感到,月亮是个宝。据统计,到目前已发现月球上有89种矿物,它们所含大量元素正是地球上的"紧俏产品"。月球上有大量的能源,如太阳的光和热可用来分离和精制各种矿物。月球两极存在着价值极高的冰。土壤中含有地球上没有的氦气,其储量用来发电可供整个地球用300年。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科学家谢鲁·皮尔逊研究认  相似文献   

13.
Newsom  HE  江世亮 《世界科学》1989,11(7):20-23
月球系由一块大如火星的圆石与地球撞击后而得以形成的观点能解释角动量、轨道特性和地球-月球系统的独特性。地球、月球在密度和化学成分方面的差异可从月球的撞击块的外壳得到解释。冲撞论从天体化学角度支持了月球形成的一种假说——碰撞假说。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是月球把滔天洪水带给了地球,那么,又是什么天体使月球突然接近地球的呢?它可能就是隐藏在太阳背后的那颗不为人知的"第12号行星".美国发射的"尤利西斯"探测器现在正在太阳附近寻找它.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5.
袁迁  邓洪平 《科学通报》2023,(33):4445-4447
<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人类走向深空的第一站.月球的起源一直是地球和行星科学的重大科学问题.目前广为接受的月球起源理论为40多年前提出的“大碰撞”假说.该理论认为在太阳系形成早期,曾有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胚胎(被称为“忒伊亚”)高速(约10 km/s)撞击了原始地球,溅射出了大量碎片,而月球便从碎片盘中聚合生长而成[1,2].  相似文献   

16.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就像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一样,冥王星的最大卫星--卡戎原来可能也是冥王星的一部分。科学家说,几十亿年前,冥王星可能遭遇过一次大规模的碰撞,组成冥王星的一部分岩石被分离并进入太空,最终形成了卡戎,这一过程和月球的形成过程完全相同。科学家模拟了一颗直径为1600千米至2000千米的天体撞击冥王  相似文献   

17.
如同地球赤道一样,月球赤道是月球上最热的地方,也是太阳光最强的区域。科学家们设想,如果绕着月球赤道系上一条太阳能“腰带”,即铺设一圈太阳能电池板,每年可发电13万亿度。  相似文献   

18.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月球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上山脉纵横,坑沟密布,许多天文爱好者都把月球作为天体摄影的首选目标。 月相拍摄 月球在其轨道上绕地球公转,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的周期性变化(会合运动),所以从地面上看去,月球被阳光照亮的部分会呈  相似文献   

19.
视野NEWS     
《大自然探索》2014,(10):4-7
月球形成之谜没那么简单科学家最近对月球岩石中化学成分进行的分析表明,月球内部的水量有很大的地区性差异,月球水的氢同位素组分的地区性差异也比地球的大得多。月球水并非液态水,而是被俘获在火山气体中或化学结合在月球岩石内部颗粒中的水。科学家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子撞击原始地球的结果。碰撞后,环绕地球的炽热物质盘(部分为硅酸盐气体,部分为熔岩)中的作用机制形成了微量的月球水。月球水的来源对于确定地球水的来源意义重大。有两种可能性:月球水来源于地球;或者,月球水是由小行星或彗星带去的;再或者,这两个都是月球水的来源,也都可能是地球水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他们想象着月球上有房屋有宫殿。近代,通过望远镜,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月海”和火星上的“河道”,于是人们猜测着“月球人”、“火星人”。但是现在人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早晚温差极大,火星也基本是如此——虽然它有空气,有四季变化。“月球人”、“火星人”等词也渐渐在人脑中淡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不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人说月球上有生命,会被看作知识量极少的人而遭到耻笑的。但是我要说,“生命”未必一定是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另一种形式上的生命。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