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22年3月8日,世界首例接受猪心移植的心脏病患者大卫·贝内特(David Bennet)在术后两个月去世。尽管令人遗憾,但给异种器官移植的未来带来了新的希望。围绕着异种移植的种种争议与讨论也并未随他的去世而终止。那么异种移植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在医学界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进行揭秘。为什么要研究异种移植?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但全球移植器官供体严重短缺,每天都有人在等待中离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每年的器官捐献者仅约1万人,最终能够得到移植器官的人数远远低于需要治疗的人数。人类器官来源严重短缺,极大限制了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而异种移植成为解决“移植器官荒”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器官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美国每年用于这方面的开支约占全年医疗费用的一半。治疗措施包括:器官移植(同种或异种移植)、外科手术、人造假体、机械装置,少数患者还可借助药物治疗。但对那些损伤严重的组织器官而言,上述方法均不能完全修复衰竭的组织器官,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医生探索成功一种器官移植新途径,即利用动物自身的细胞来培养需要的移植器官,等这些器官长成后再将其移植进动物体内。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克服目前器官移植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人本对外来组织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奇云 《世界科学》2002,(3):13-14
英国PPL医疗公司 2 0 0 2年 1月 2日宣布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日前培育出了 5只新型转基因克隆猪 ,它们体内有一个基因被“关闭”了。研究者认为 ,这是异种器官移植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将给器官移植业带来一场革命。或许 ,通过异种器官移植来挽救人类生命的梦想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5.
异种器官移植:风险与希望JohnTravis著娄长春译一肝衰病人接受猪肝脏移植,将使他们重获新生的希望。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德拉姆城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发现,将病人的循环连通于活的离体猪肝脏,可使病人避免因等待人类供者器官而导致的死亡。这一不寻常的...  相似文献   

6.
每天都有很多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在等待手术,其中一些人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今天科学家正在加紧进行的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无疑给这些患者带来了福音。也许过不了多久,把动物的器官移植给人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崔磊 《世界科学》2006,(7):29-30
自人类诞生以来,因创伤、疾病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损就如梦魇一样从始至终伴随着人类。早期人们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只有等待残疾或死亡。现代医学的发展为组织器官缺损的治疗找到了多种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方法是:(1)自体组织移植将病人自身的组织或器官用手术的方法移植到其自体发生病损的部位,以修复病损部位的组织损伤。但这种治疗手段在修复病损组织的同时也对正常部位造成了新的创伤,而且当病损组织范围过大时(如身体大面积烧伤),往往缺乏足够的供区组织进行修复。(2)异体、异种组织移植由于自体组织移植存在上述的…  相似文献   

8.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0,32(5):307-310
今天,器官移植已成为疾病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在挽救成千上万的器官功能障碍病人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项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还面临着多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如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因此导致的移植器官生存率低等,这种状况直到组织分型(tissue typing)技术的引入才得到极大改观,医生可根据器官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组织配型情况而选择最佳组合从而使移植成功率大大增加,这项革命性的成就最早源于1958年第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的发现及随后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 通过稳定转染, 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 经细胞毒实验发现, 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 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 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抑制率为59.1% ~ 88.9%. 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 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 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0.
~(60)Co辐射异种移植神经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文龙 《科学通报》1994,39(10):940-940
由于宿主对异种移植神经的免疫反应而将其排斥,故异种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很少.作者以前的研究用反复冰冻、融解的方法预先处理异种神经,观察到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能长入异种移植神经.这提示只要能消除或减弱异种神经的抗原性,或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使移植神经不被排斥,宿主的再生神经长入异种移植神经是可能的.本研究用γ射线辐射预先处理异种神经,探讨能否消除其抗原性,使异种神经移植后的周围神经能再生.  相似文献   

11.
马义 《科学之友》2002,(3):11-12
像更换汽车零件一样更换人体坏旧的器官,是人类的梦想。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已能进行器官移植了。目前移植器官或组织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自体移植,这种方法不会产生排异反应,但却是牺牲自身正常的组织修复损伤的组织,是拆东墙补西墙,如烧伤病人治疗中广泛采用的自体植皮。但人体许多器官是惟一的,如心脏等,一旦无药可救,只能求救于他人。二是同种异体移植。如肾移植,尽管  相似文献   

12.
HLA-G抑制NK和T细胞介导的对猪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斌  殷惠军  黄秀英  孙方臻 《科学通报》2002,47(21):1644-1649
为了探讨HLA-G分子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了HLA-G cDNA, 构建了哺乳动物表达载体;通过稳定转染,获得了高效表达HLA-G蛋白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ECs)克隆,经细胞毒实验发现,HLA-G不仅可以抑制活化人NK-92细胞对PECs的杀伤,其抑制水平达到或低于NK-92杀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水平,而且可以抑制异种抗原特异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抑制率为59.1%-88.9%。因此认为HLA-G作为异种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新策略,不仅在延迟性排斥阶段起到抑制NK细胞作用,而且在细胞性排斥阶段同样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国青年博士王翔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地实现了动物器官冷冻保存“零”的突破。这一成果使人类器官移植朝前跨出了一大步。他们在最新一期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刊载的一项研究结果称 他们将大鼠的卵巢置于-196℃液氮中深低温冷冻保存,冻融后再进行带血管蒂移植。使卵巢能恢复排卵及内分泌功能,并有1例成功受孕。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博士及其同事们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把捐赠者提供的一小部分肝脏移植给病人的手术,开创了人类器官移植的新纪元。出生才22个月的艾莉莎因患胆管闭锁而生命垂危,克里斯托弗经精心研究决定将婴儿母亲特丽萨体内的三分之一肝脏移植给病危的孩子。移植手术相当成功,没有任何排斥现象,母女俩都情况良好。此项手术的成功,相当一部分应归功于近几年来在婴幼儿肝脏移殖手术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早在1986  相似文献   

15.
很多欧洲人对现代生物工程,尤其是新的遗传工程感到不安。虽然对在诊断和治疗领域的“传统”医学应用方面给予了广泛的支持.但很少人赞成将转基因动物用作诸如器官移植进人体之类的应用研究(图1)。在管理者对冒险和安全问题惯例的担心和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道德上可接受性的担心之间,还存在一种明显的不协调。旨在了解欧洲人关于生物工程在想些什么的最近的“欧洲晴雨表”调查研究得出的主要教训表明,公众对出现的生物工程应用的信任,不能认为是确实的。遗传试验医药作物食品生产研究用动物异种移植图1.将实用性、冒险性和道德上可接…  相似文献   

16.
李辉 《科学通报》1987,32(21):1664-1664
在用裸鼠研究人类的移植肿瘤时,我们曾意外地发现,移植在裸鼠体内的人类肿瘤可诱导宿主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恶性转化。文献中有关这种水平转化现象的报道,主要局限于异种肿瘤的移植过程。本文首次证明,移植在裸鼠体内的裸鼠肿瘤可诱导宿主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弱转化,且这种转化过程可能是多步骤的。  相似文献   

17.
多方面的器官移植医学同一物种之间的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有许多种。它可以在同一个体内进行,例如把一个人的臀部健康皮肤移植到他(她)自己受伤的手臂的皮肤上,骨胳移植或者头发移植都属于这种类型。目前通常采用大腿动脉代替通往心脏的不可逆损伤的动脉,这种在同一人体内的冠状动脉旁通手术已经非常成功。也许更为不寻常的是一位纽约人在一次事故失去了一只手的所有手指后进行的移植手术。整形外科医  相似文献   

18.
近日,美国医生在异种器官移植上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将一个经过基因编辑后的猪肾与一名人类志愿者(处于脑死亡状态,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大腿血管连接在一起,发现这个肾脏没有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排斥.在连接后,猪肾几乎立刻开始产生尿液和排泄废物肌酐,并正常工作了54个小时.  相似文献   

19.
脑移植对于解决哺乳类动物的行为和脑如何生长发育这些疑难问题,是最实用的研究工具。实验表明,胚胎脑组组片移植到受体动物脑内或其它部位时,不仅能够成活,而且生长良好。移植物常常能与靶神经元形成正确的联系,在某些实验动物还能使神经损伤得到恢复。本文讨论使用组织移植来研究有关脑生长状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从在纯系动物异体移植试验中发现了雄性哺乳动物特有的细胞膜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Y(简称H-Y抗原)以后,近些年来,一些实验室研究了H-Y抗原与人类性别分化之间的关系,认为H-Y抗原的功能是使未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