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华东科技》2007,(5):58-59
2006年10月31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向科瑞生物制药公司发放了一笔150万元的贷款.这次企业的抵押物不是房产,不是上地,而是此前各家银行从未使用过的发明专利权.交行的这一举动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同时也意味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难题终于迈出了具有破题意义的第一步.然而,这一模式能否普遍摊广下去?知识产权货款又能否成为小企业贷款的又一新渠道?  相似文献   

2.
融资新渠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华东科技》2007,(6):58-59
2006年10月31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向科瑞生物制药公司发放了一笔150万元的贷款.这次企业的抵押物不是房产,不是上地,而是此前各家银行从未使用过的发明专利权.交行的这一举动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同时也意味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难题终于迈出了具有破题意义的第一步.然而,这一模式能否普遍摊广下去?知识产权货款又能否成为小企业贷款的又一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型信贷模式。所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就是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信贷产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推出,让拥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对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缓解资金难题无疑是雪中送炭,这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张、  相似文献   

4.
张美灵 《华东科技》2010,(10):28-30
<正>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将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困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个新的课题,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却不是新近才有的事物。早在2000年,当时有很多国外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对策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质押的发展现状和质押贷款的运作方式,阐明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制约因素问题,提出了知识产权质押的思路和对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发展知识产权担保的金融业务可以开辟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取代专利、商标、版权等,成为最主要、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放弃专利竞赛,投身大数据竞赛,西方大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将蜕变为大数据战略。以知识产权起家的东亚的孙正义们,能否赢得这场新的大决战?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状况昌平区经济发展逐年加快,知识产权在其中到底起到了多少作用?入世后,昌平区的经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知识产权工作能否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此,2002年,昌平区科委与清华大学来科委实习的研究生一起对全区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共调研了60个民营、个体、合资、国有等不同性质的企业,并写出了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昌平区90年代以后兴建的企业拥有专利多,民营企业拥有专利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多.这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多比较强.  相似文献   

8.
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融资方式、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新型融资方式,企业或个人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将自己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内蒙古从2013年正式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认定乌海市成为自治区首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乌海4家中小企业通过质押知识产权成功获得贷款融资,融资总额接近2000万元。2015年,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推  相似文献   

9.
继鲍威尔辞职后,拉姆斯菲尔德能否在布什新内阁中留任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来,媒体对这一话题毫无兴趣,对此前布什明确宣布拉氏留任的消息反应平淡,好像美国人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听到确认的消息,只是轻叹一声,是啊,不是他,又能是谁呢?然而,这种平静很快就被军人与军人家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11,(12):50-50
朝阳区2010年7月出台发布了《朝阳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暂行办法》,该政策的实施在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缓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到目前,累计共有15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贷款总额3.3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2.4亿元。根据办法规定,2011年对正常还贷并符合资助条件的10家企业给予贴息,资助总额214.8万元。下一步,朝阳区将深入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统筹协调相关政策措施,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规模,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1.
郭剑峰 《科技潮》2007,(7):34-34
记者日前在由北京市科委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联合主办、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承办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成果发布暨推介会”上获悉,融资难往往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北京市科委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展业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创新金融产品,打破了以往无形资产不能质押担保贷款的“坚冰”。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11,(12)
朝阳区2010年7月出台发布了《朝阳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暂行办法》,该政策的实施在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缓解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到目前,累计共有15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贷款总额3.3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总额2.4亿元。根据办法规定,2011年对正常还贷并符合资助条件的10家企业给予贴息,资助总额214.8万元。下一步,朝阳区将深入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统筹协调相关政策措施,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规模,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3.
秀水街市场的幻灭是中国政府遵守国际知识产权承诺的标志性决定,《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白皮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卓越成果。然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究竟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文章以秀水市场撤市一案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一方面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屡屡给跨国公司以借口要求政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而标准的提高又便利了国外跨国公司加紧利用知识产权在华圈地。面对这一两难境地,政府、行业和企业应该共同应对,从政府立法,到行业组织,再到企业自律,三管齐下,改善我国知识产权状况。  相似文献   

14.
曾育生 《广东科技》2006,(11):32-33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共同形成了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提供的是兜底保护,是诚实信用这一民法的“帝王”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体现,有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才是完整的。知识产权法修订后增设的诉前禁令制度作为一项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措施,能否应用于反不正当竞争纠纷之中,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做一粗浅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小企业贷款为何难?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经困扰中小企业若干年,某种意义上,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这么难?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我国的融资服务链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二是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先天缺陷: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十分困难,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其资产大都偏低,人力资源又都偏高,所以在贷款时往  相似文献   

16.
身处流荡世代 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已在破产危机下被微软收购;曾因“911”救命随身邮而被全球政界明星看好的黑莓,如今陷入泥潭;而“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又能否坚守自己的产业霸主地位?其实,这不是一部手机兴衰史,而是全球商业界都需面临的流荡时代!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的法哲学解读依赖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哲学思想,理论上导致对知识产权这一特殊的法权关系的误读,实践中造成弱势群体权益受损,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受阻。运用两种不同的法哲学路径对知识产权予以比较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的权利来源不是自然享有的天赋权利,而是历史生成的特定法律形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反映的不是单纯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以物为载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识产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鼓励发明和创造,而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组织占有知识资本的法律工具。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研究》2017,(5):91-94
以中部某省为例,从内外部环境两个角度介绍了该省知识产权质押发展的现状,认为制约该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贷款机构的意愿偏低、评估处置方面体系不健全、产权质押贷款门槛与成本双高、产权质押贷款门槛与成本双高,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鼓励企业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知识产权融资、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商业银行开拓创新、强化外部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通知,包括西安市、攀枝花市在内8个城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先后出台了《攀枝花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攀枝花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有力地推动了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截止2015年,我市专利权质押贷款额度达4000多万元,具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一词,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使用这一术语始于西方国家的学者。它开始只是一个学理概念。主要倡导者是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左夫,后来又为比利时的著名法学家皮卡弟所发展。皮卡弟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苏联E·A·鲍加特赫等著:《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权》,载《国外专利法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