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产量巨大而且成分复杂,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并合理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难题之一.文章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泥处理的现状,并对几种常规的污泥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以便为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处理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尤宏亮 《科学之友》2008,(2):152-152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各种污泥处理方法,通过对各种污泥利用方案进行比较,找出了适合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先进技术以及制约我国污泥处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各种污泥处理方法,通过对各种污泥利用方案进行比较,找出了适合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先进技术以及制约我国污泥处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现状及各种污泥处理方法,通过对各种污泥利用方案进行比较,找出了适合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先进技术以及制约我国污泥处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污泥焚烧的原理是将脱水污泥直接送入焚烧炉焚烧,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法.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流化床焚烧炉的结构,分析了污泥处理和焚烧工艺流程及其特点,并结合流化床焚烧炉处理污泥的应用现状说明体会认识.  相似文献   

6.
国际污泥研究现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泥正在急剧增加 ,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扼要讨论污泥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 .首先简单介绍污泥的各种类型与其组成颗粒的特性和结构 ;而后再对污泥处理中的几步重要程序 ,包括调理和脱水进行了说明 ;最后涉及污泥的后处理 ,如杀菌、水解、热处理和资源化等问题也作了阐述 .  相似文献   

7.
正本篇报道围绕201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污水厂污泥高效生物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应用》展开,该奖项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戴晓虎教授领衔的团队获得。废物?宝物?污泥就是这样让人爱恨纠葛的矛盾体。作为污水处理的产物,污泥含有致病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多数污泥面临着脱水+填埋或不知去向的命运。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厂5 027座,年产生污泥5 000多万吨,但其无害化处理率仅20%~30%。随意的处置更加加重了环境的污染,污泥在人们的忽视中逐渐成为"城市之殇"。  相似文献   

8.
pH值对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本益  刘俊新 《科学通报》2005,50(24):2734-2738
通过批量试验研究了无任何接种物下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可能性和pH值对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污泥经碱处理后, 在无任何接种物和外加营养物的情况, 能够实现稳定产氢. 污泥的起始pH值是影响碱处理发酵产氢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污泥的起始pH值为11.0时, 碱处理污泥的氢产率最大, 达14.4 mL/g (VS). 碱处理污泥在碱性起始pH值下的氢产率高于其在酸性和中性起始pH下的氢产率. 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的最佳产氢pH值为9.5. 高于8.5的pH值可以防止碱处理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出现氢消耗. 在碱处理污泥的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变化很小. 碱处理污泥在不同起始pH值下氢产率的变化与其起始SCOD变化相似. 乙酸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成分. 污泥的起始pH值会影响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和组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介休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方法,阐述了土地利用方法在处置污泥中的技术应用.同时在综合了解城市污水厂污泥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污泥的几种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时留下的污泥,不是废物,它可以再生利用。加拿大政府投资200多万美元,在哈尔尔的安尼欧建立一个试验工厂,进行将污泥转化成燃料的试验,通过机械方法将污泥的大部分水分及泥沙去掉,然后将污泥凝固成固体泥浆,放进450℃的蒸馏器中,在与氧隔绝的条件下蒸馏,结果,气体部分变成了燃油,固体部分变成为炭。现在,这家工厂每天处理的每吨污泥可以生产2桶与柴油相似的燃料和半吨与炭相仿的烧结炭。  相似文献   

11.
曾剑 《科学之友》2008,(10):150-151
在综合了解城市污水厂污泥性质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污泥的几种处置方法。文章以汾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方法为例,分析土地利用方法在处置污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立然 《科学之友》2009,(6):102-10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污泥对石灰性生土和熟土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25%、2.5%、3.75%、5%的污泥,两种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和全N、全P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用量的增大,增加幅度增大;而全K含量增加不显著。因此,合理利用污泥能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氧化塘污泥农用资源的处置方法,提出有机肥料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氧化塘污泥资源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在流砂层、淤泥层等不良地质地层施工时,在选择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靳豪 《科学之友》2007,(8B):64-64,66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在流砂层、淤泥层等不良地质地层施工时,在选择方案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用同位素稀释法-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了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和污泥中的多溴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溴代二苯并呋喃(简称溴代二噁英, PBDD/Fs)的浓度, 并对其进行了质量平衡计算. 结果表明, 原水、出水、外排泥中8种2,3,7,8-PBDD/Fs的总量分别为1.94 pg/L, 0.28 pg/L和2.24 pg/g dw, 对应的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0.77 pg I-TEQ/L, 0.14 pg I-TEQ/L和0.46 pg I-TEQ/g dw. 采用两级高效厌氧生物流化床和内循环好氧生物三相流化床组成的A/O1/H/O2工艺能较好地去除2,3,7,8-PBDD/Fs, 各组分的去除率介于75%~100%. 去除的主要途径是吸附、沉淀到污泥中和除油池去除, 2,3,7,8-PBDD/Fs总量的去除率分别是59%和39%. 首次发现焦化废水处理过程的生物系统生成了一些2,3,7,8-PBDD/F单体, 其主要组分为1,2,3,4,7,8/1,2,3,6,7,8-HxBDD.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太原市滨河西路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流程、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并从效果、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项技术的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陆龙骅  卞林根 《自然杂志》2008,30(5):262-266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也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包含了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等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全部过程,在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极地大气科学考察与研究是极地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8年初,我国自主组织了24次南极考察,2次北冰洋考察和4次北极站考察;建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并在南极冰盖设置了5个无人自动气象站;开展了有关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的研究。在南北极地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继续监测包括近地面温度在内的大气要素的变化,提高极地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极地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考察研究领域,积极获取气候代用资料;进一步量化和认识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建立完善极地大气科学研究体系,提高极地大气科学研究水平,仍是我国极地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