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政治学科的教师梦寐以求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是关键。精彩有趣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上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巧妙幽默的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而教有法而无定法,一  相似文献   

2.
陈志强 《科技资讯》2013,(12):206-206
课堂教学导入,是指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的一类教学行为。课的导入部分应该要精心设计,以求给学生新鲜感,引导学生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能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实践证明,不同的定向导入对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影响,“善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始,就能诱发出学生渴望获得知识,不断追求真理的意向,下面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4.
樊树勋 《科技信息》2009,(24):259-259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艺术性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能用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利用漫画、小品、录像、故事等方法导入,使每堂课都扣紧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由厌学变为爱学、会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效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尤其是要转变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要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习欲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而教师要想达到这种境界,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就要解决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好奇心产生兴趣,凭兴趣而学习。一旦失去兴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使人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导入环节如果安排和设计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和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自然、生动、和谐,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就是导入艺术。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优化,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及时点拨,“相机诱导”,能很快激起学生强烈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肖文婧  桂春英 《科技信息》2009,(23):I0258-I0259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上切入课题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环节。导入虽然简短,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体可以是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之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进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是笔者对英语课堂导入的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9.
纪卓虹 《科技信息》2011,(20):164-16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语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根薇 《科技信息》2009,(20):266-266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是决定新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学课缘其学科的特殊性——高度抽象性,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因此务必要求教师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精心安排,巧妙导入。数学新课导入竭力要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疑点,引起学生注视;贴近生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的导入要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要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同时成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发挥好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注重教学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既要清晰、准确,富有条理和逻辑性,还要抑扬顿挫,通俗风趣,富有情感和感染力.教师必须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场”,构建课堂教学的“情绪场”,给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营养剂”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2.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望,启迪积极思维.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下面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与方法谈谈我们浅显的认识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1.1针对性 每节课都有一个核心内容。导入新课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和学生实际展开,使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使学生有的放矢。1.2关联性 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与新课重点密切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1.3诱思性 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或实验现象,引入新知识,来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也只有诱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1.4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应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致,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出良好的铺垫。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并能从中体验到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是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情感,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极为有益。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2.1直按导入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争辩,不仅使真理“愈辩愈明”,而且在争辩中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我觉得课文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要得到别人的同意,诸葛亮没有得到曹操的同意,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教师应该抓住这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新教学途径和方法,积极践行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巧妙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应用意识;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增强知识的直观形象性;重视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向课堂“4 5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做到“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作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从导入、提问、讲授、课堂练习等几个基本教学环节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石畅 《科技知识动漫》2009,(19):116-118
课堂导入技巧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某项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技巧。正如有人把它比作新闻报道的“导语”或戏剧中的“序幕”那样。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好课堂导入技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毛黎明 《科技信息》2010,(34):326-326
数学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并且在承上启下导入新课,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来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为学生开辟主动学习的途径,激发学生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充分感受知识的获取过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对于一节课是否能够成功极其重要。好的导入可以一下子就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进入求知的亢奋状态。那么,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做好课堂的导入环节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要注重导入技巧,这已是广大一线教师形成的共识。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既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一向被视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如此。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做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活跃起来,课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教师的评价是否准确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次参与的欲望,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影响其在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评价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评价艺术,用好课堂评价语,使课堂灿烂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