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词在各种文章中经常见到,在科技文章中也不例外。当同志们一见到,头脑中很快出现:是指示代词变来的中性第一格或第四格,中文可译成“这个”。这只是一个方面的用法和译法。此外,还可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可译成“这是”;“(这)正是“,“(这)就是”;有时甚至不译出来……  相似文献   

2.
34. congratulation 英文《中国日报》第一版(1985年11月27日): Jiang Zemin, mayor of Shanghai, read a message of congratulations… Japanese Ambassador to China,…read a message of congratulation… [评]在同一段新闻报道中,一个句子用“congratulation”,而另一个句子用“congratulations"。显然,使用单数形式是对的。这是因为“of congratulation”作为后置定语用,意“祝贺的”。“a message of congratulation”等于“a congratulatory message”,意“贺电”  相似文献   

3.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63,8(10):34-34
一問題的本质巨猿是否属于人类系統?在人类系統里是否可以分为“生物人”与“社会人”两个阶段?对于这两个問題,我在評論吳汝康先生“巨猿下頜骨和牙齿化石”的一篇短文中曾經提出了否定的意見。从吳先生对我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应象原著一样,给人的感受是生活,而不是文字。”要译出风格,传精神,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译协副秘书长冯亦代先生说得好:“翻译不是油漆,可以在片刻之间把白的漆成黑的,黄的漆成绿的。翻译是要把某一国的语言换成另一国的文字。两个国家的文字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要把甲国的文字化成乙国的语言,这中间有多少难关需要闯过!”  相似文献   

5.
惯用法(usage)现象存在于自然语言的各个层次中,而在不同的层次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所有层次上的惯用法现象作统一的讨论,为这样一篇短文所无法胜任,本文只集中讨论惯用法现象在句子这一层次的特殊形式——常用句的惯用性(或叫做“现成性”、“习用性”、“习语性”),但笔者相信这种讨论完全可以推广到整个惯用法现象,因此下面在不是必须  相似文献   

6.
机械人的历史与现状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中,差不多人人都熟悉“机械人”这个词。第一个出现的人造人是泰勒斯,这是白垩纪远古时期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青铜巨人。自古以来,机械人就一直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没料到就在不久以前,“机械人”这个词第一次被人用到。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卡雷尔·查培克于1920年创作的剧本,名字叫《罗莎姆万能机械人公司》.“机械人”(Robot)是个新词,它是从Robota(捷克文,意思是服役或农奴)这个词衍生出来的。所以,机械人是一种人造人,它能代替人干活并为人服务。在这一段时间里,从公元前100年的赫伦制作第一部自动机开始,各种自动体不断问世。在所有这些现存的自动机中,有三台最负盛名,在瑞士纳沙特尔湖畔的历史博物馆中,它们仍使人们惊叹不已。这些自动装置是于十八世纪中叶制作的,它们能演奏风琴、写出完整的句子和画画,宛如活人一般。  相似文献   

7.
苏开乐 《科学通报》1995,40(8):765-765
Levsque的信念逻辑具有一个特别的模态词O,这使得表达“仅仅某一句子(或有限个句子)被相信(或被知道)”成为可能.在这种逻辑里仅利用古典的元逻辑概念(可满足性,永真性,蕴涵)就可以刻画推理的非单调性,而在其他信念逻辑加Moore的自动认识逻辑中,非单调推理的刻画需用到一些新的元逻辑性质的概念.由此看来,模态词O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结果.本文将给出所谓k确定的句子的若干重要性质,而文献[1]仅讨论了1确定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国外曾有过许多人类远征并与外星文明接触的科幻作品,而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 长篇佳作却不多见。但当我们读罢青年科幻作家杨平即将出版的《冰星纪事》之后,会发现他做了 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是一群前往火星旅游的地球人因遭遇时空震荡误入外星文明世界——“冰 垦”的故事。在冰星上生活着被称为“哥克人”的外星种族,飞船上的科学家对“哥克人”进行了考素 并与之交流。在随后发生的飓风和星震等事件中,两个不同文明的垦系的人们终于实现了沟通。在“冰星”即将发生灾变之际,在另一外星文明“飞龙”的帮助下.“哥克人”终于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地球人也顺利地返回自己的家园。 我们征得作者杨平的同意,在此节选其中一小部分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古人类中文名称,明显存在着概念不清、古今不分的混乱现象.古人类学上称谓的“什么人”,如“资阳人”或“柳江人”,是根据在四川资阳或广西柳江发现的部分人类骨胳化石而得出的特定的体质形态的人,与现代的四川资阳人或广西柳江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体质形态上的含义,在时间上有着几万年的差别.近年来的一些文章,特别是科普文章中,常用北京人和爪哇人等等名词,而且不加引号.例如中央电视台曾在“学科学”的少年儿童节目里,多  相似文献   

10.
刘林森 《世界科学》2001,(10):39-41
比特的魅力人类已进入 2 1世纪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数字化正在渗透各个领域。在数字化世界里 ,没有电影、杂志和音乐 ,只有“1”和“0” ,但人们一直到1 946年前还没有给这一现象取个名。这一年 ,普林斯顿大学的统计学家约翰·图基将“二进位制”和“数字”这两个单词缩略成了一个术语 :“比特”。然而 ,在随后的 2 5年里 ,只有科技圈子内的少数专家对比特感兴趣。但如今比特对每个人都变得重要起来 ,因为我们可以用比特来代表任何东西 ,或完成任何服务。不久 ,科学家们将在一种“数字人”身上进行数字式的药物测试。今天 ,我们能够做一…  相似文献   

11.
使命     
约克拿起手中的M-3狙击步枪,从腰间的弹药包中掏出子弹,用熟练的动怍装好,戴上垂在大衣背后的头罩,敏捷地跳到一块岩石背后,悄无声息地蹲下来。透过岩石的缝隙,他看见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旁坐着三个人。其中两个穿着铠甲,正在一堆东西里乱翻。“猎物。”约克想着,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枪托这是他的习惯动作。而在他对面的那个能看清的东西却是……一个一头金发的姑娘。奇怪的是,她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座雕塑,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史帝芬,你说是谁把‘这东西’埋在这儿的呢?”两个“猎物”中一个全身黑乎乎的人指着那个姑娘问道。“而…  相似文献   

12.
在希腊的帕尔纳索斯山的南坡,有一组石头建筑物,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这即是遐迩闻名的戴尔波伊神庙。在神庙入口处,刻在石头上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当地人说这是阿波罗神的神喻,后来被许多哲学家引申为人类认知的富有哲理的大智慧。其实,人类认识自然与人类“认识你自己”,看似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命题,实质上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是起决定作用的。纵观人类的全部思想史,迄今人类对地球、对朝夕相处的大自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归根究底,…  相似文献   

13.
几百年来在遥远的赞比亚山谷地带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儿居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部落,这部落的人走起路来风驰电掣,爬起树来快疾如猴,这些“驼人”还能表演各种令人吃惊不已的武艺,因为这些人的脚掌前部长着两个硕大的脚趾。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一支非洲医疗队就曾报告过有关“驼人”的情况。1981年我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杂志》在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金德初先生的《月亮、太阳、大地与精神活动》一文(以下简称《月》文)。作者从“数理计算”与“实际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批驳了月亮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假说,并认定它的“猎奇性质”。其实,作者的这一观点,四年前已在他的《月亮不会影响人的情绪》一文(《科学画报》1982年第10期)中作过介绍,只是《月》文较详细地写出了计算过程并增加了论证太阳、大地等自然因素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和思维等的内容。笔者对此文颇有些不同看法,愿在此与《月》文作  相似文献   

15.
小于3亿的全部偶数均为哥德巴赫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定 《科学通报》1984,29(18):1150-1150
“不小于6的任一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就是至今未能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国外已有人验证一亿之内的全部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最近我们用计算机证实1亿到3亿之间全部偶数也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相似文献   

16.
黎姿 《科学之友》2003,(9):12-12
社会学者的研究发现,虽然离异的可能性贯穿于婚姻的始终,但有4个时期是危险性最大的。第一个危险期:孩子出生时。夫妻两人的压力骤然加大,原来的嬉戏和娱乐大大减少,性生活质量下降。孩子到来所产生的“三角”关系,改变了原来的“两人世界”,夫妻对婚姻同时感到紧张、困惑、茫然。第二个危险期:婚后4年-5年。这时期夫妻容易觉得  相似文献   

17.
她缺什么?     
带着色彩斑斓的憧憬,她终于考入了期望中的那所名牌大学。多日来,她兴奋愉快,对未来充满自信。在该校录取生中,她的分数最高,这又一次显示了她的智力优势。当然,父母的喜悦胜过她10倍!因为“教子有方”这句话,父母在女儿身上获得了成功。梧桐树上终于飞出了“金凤凰”。 然而命蹇事多乖,大学校园生活刚刚过了两个月,昨天的“金凤凰”变成了“灰鹌鹑”。两个月前,在她的眼里,天是那样蓝,花是那么艳,觉睡得好,饭吃得香。可现在呢?映在眼里的那些美丽的物象却完全变了样。 人的“情绪”实在是太微妙,太复杂,又太多变。“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卷狗”。随着情绪的变化,人的行为表现也跟着改变。 她一脸沮丧,满腹忧伤,对我诉说着她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的难  相似文献   

18.
明月几时有     
“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olar Terrestrial Relations Observatory)是两颗几乎完全一样的太阳探测器.它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同时观测太阳.就仿佛人类的一对“眼睛”同时看太阳一样。科学家们把这两颗卫星获取的数据结合起来能得到太阳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物理系李鼎初先生撰文,对狭义相对论予以诘难(见《湛江科技》1986年第二期),现就他所论及的“孪生子悖论”、以太假说等问题发表一些商榷性意见。一、“孪生子悖论”和相对论时级李先生写道:“孪生子悖论是真谬而不是佯谬”,因为“两个孪生兄弟以高速相互分开,而又以高速相互回到一起,他们都可能发现,对方比自己年轻些。……两人高速分开又高速回到一起,除了有两个高的匀速过程外,还有两个相互加速和减速的过程,而这些都不是狭义相对论能够处理的。……我们把两个匀速过程搞得长而又长,从而使两个加速和减速过程,对时间变化的效果小而又小,以至可以略去不计,这一过程仍可由两个匀速过程来决定。这样,总的效果,就仍是每个人都将发现对方比自己年轻些。”如果两个孪生子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并非一个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究竟指的是什么?原来指的是两个简单的数字0和1,并由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二进位计数制。目前最流行、我们使用最广泛的工具莫过于电脑,它也是以二进制为基础进行工作的。据说牛顿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受到了中国古代阴阳八卦的启发,于是发明了二进制。你看,二进制的“专利”还属于我们中国哩。所有的数字设备,或多或少都与计算机有关。那么计算机为什么要用二进制?这是因为计算机是用电信号表示数字的,数字符号越少,信号就越简单、清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小。二进制只使用“0”、“1”两个不同的符号。符号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