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仿真及控制逻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汽车制动过程动力学方程和液压制动系统防抱制动工作原理,建立了以车轮减速度、加速度和参考滑移率共同控制的汽车防抱制动仿真模型,分析了控制门限选择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将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对比,验证了仿真程序.  相似文献   

2.
轻型客车防抱制动系统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对轻型客车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立了与防抱制动系统相关的数学模型。以车轮角加减速度及车轮角加减速度变化率为控制对象,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下,分别对有防抱制动系统和无防抱制动系统的汽车进行了制动过程动态模拟。并简要分析了有关汽车参数及路况变化对ABS系统工作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汽车制动过程及制动过程中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建立车轮动力学模型 根据产生最大制动力的车轮角加速度即临界角加速度及其变化规律 ,采用角加速度门限值作为控制参数 ,并以EQ1 40型汽车气制动系统为基础 ,建立电子防抱制动实验系统 通过转鼓实验台的多次实验 ,效果明显 ,所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经验亦将有助于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分析汽车制动过程及制动过程中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建立车轮动力学模型。根据产生最大制动力的车轮角加速度即临界角加速度及其变化规律,采用角加速度门限值作为控制参数,并以EQ140型汽车气制动系统为基础,建立电子防抱制动实验系统。通过转鼓实验台的多次实验,效果明显,所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经验亦将有助于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控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以进一步提高防抱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文中以双参数逻辑门限控制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新的模糊控制逻辑,设计了基于车轮角加速度的两级模糊防抱控制器;使用Matlab 6.0建立了模糊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有效地适应不同的路况,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制动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汽车防抱制动装置控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轮胎附着特性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车轮制动抱死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指出了防止止轮制动抱死的着急控制参数,阐述了防抱制动装置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的汽车防抱死系统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某车型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与防抱死系统(ABS)相关的数学模型;根据有限状态机理论对防抱控制器的关键——防抱控制逻辑建立了Stateflow模型;并且以车轮角加速度和滑移率为控制对象,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下,分别对汽车在单一路面和附着系数突变的路面上制动时的情况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的防抱死系统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制动控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单轮防抱制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自行设计并开发的适用于BJ2020车型的单主抱制动的硬件系统:轮速传感器、制动力调节装置和电子控制器,及其开发的系统控制软件,通过对转鼓试验台架上进行的一系列试验证明:该防抱制动系统不仅能够达到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的目的,还能较准确地控制车轮的运动状态(滑移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制动防抱系统的制动性能和制动踏板感觉,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滑移率和相对车轮加速度的汽车防抱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dSPACE快速控制原型系统将该方法在实车控制中予以实现,并进行了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轮速和轮缸制动压力波动幅度比传统控制方法(逻辑门限控制方法)减小了50%,且没有出现制动抱死现象。  相似文献   

10.
防抱制动系统转鼓试验台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设计并研制的防抱制动系统转鼓试验台架可以对车轮转速、车身速度、垂直载荷、制动管路压力、制动器扭矩等参数进行测量 ,并对由此衍生出的车轮角加速度及减速度、滑移率、地面附着系数、地面制动力等参数进行推算 同时设计了单轮防抱死系统 ,在此台架上进行了试验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车辆的制动过程,阐述了制动力矩、制动减速度与地面附着系数之间的关系.针对工程车辆低速、重载、制动频繁的工况特点,提出了使用防抱装置提高制动效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汽车制动控制统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人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讨论了ABS防抱死系统的鲁棒性和BBW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液压制动系统中液压油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对汽车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自适应防抱死动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当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前方的障碍物时,系统将根据障碍物的距离发出不同的警报声音,并紧急启动自适应防抱死动系统,使汽车减速或停车,以免发生追尾事故.该系统将简化汽车制动时的操作同时提高了其稳定性,它将极大地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统计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自然驾驶数据研究了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统计学特性.选取车辆的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和速度作为描述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特征参数.首先,讨论了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的收敛性.使用核密度估计得到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使用相对熵描述不同数据集之间分布的差异.接着,使用稳定收敛的数据集研究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使用驾驶行为特征参数的条件分布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结论包括:前向加速度,制动减速度,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均近似服从帕累托分布;制动减速度或前向加速度增加时,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倾向于更加剧烈,反之亦然;驾驶员制动,加速,和转向操作的剧烈程度随速度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制动时的车速计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汽车ABS系统中,滑移率是主要控制参数,制动时车速是确定车轮滑移率的基础。通过轮胎制动模型,对于有稳定压力源ABS的系统,在结构和调压方式确定时,能建立制动轮缸的等效压力函数,通过车轮地面制动力和整车动力学方程求解整车的平均减速度和车速。  相似文献   

16.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算法的防抱制动系统控制方式.针对汽车纵向双轮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和滑移率校正器.校正器通过车辆的输入输出参数辨识最佳滑移率,并调整系统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再生制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再生制动过程机电制动力的动态分配问题,通过对制动动力学和ECE R13-H制动法规的分析,从理论上确定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再生制动的安全运行范围。在安全制动范围内,开发了以最大限度回收能量为目标,达到需求制动强度而前、后轴又不抱死的再生制动控制流程,生成机电制动力分配矩阵。以制动强度分别为0.2,0.3,0.4,0.5和0.6,初始车速为16.67 m/s,结合ECE-EUDC道路循环,构建新的仿真循环,将车辆参数、制动力分配矩阵、道路循环嵌入ADVISOR2002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运行1个道路循环后,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相对原策略有较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达4.5%,较好地回收了制动能量,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制动安全,表明开发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家关于汽车ABS制动控制性能优劣的相关评价标准和调试经验,分析了汽车的车辆单轮模型和ABS基于加减速度门限及参考滑移率门限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有效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ABS控制门限自整定方法,实现了控制门限参数优化的计算机自主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为消除光固化扫描过程中向量两端点加速和减速区域的过固化,在对振镜扫描系统加速和减速阶段的扫描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匀速扫描固化。通过实验测定和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5种典型扫描速度下加速和减速阶段的位移时间函数关系以及速度时间函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扫描速度下加速和减速时间相同,加速和减速距离与扫描速度成正比。给出了不同扫描速度下匀速扫描的时间范围、空间区域以及向量端点外延距离的计算公式,并用控制软件实现了匀速扫描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