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8(1):F0002-F0002
2011年12月9日,由重庆市社科联、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市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科技处承办的“2011构建和谐三峡论坛”在重庆三峡学院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协办的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三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创作界的80余名专家学者和作家诗人出席了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胡继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简要阐述了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与意义。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主席吕进教授和中南财经大学世界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3.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6):F0002-F0002
骆永菊教授,女,1964年出生,重庆市万州人。1985年就读于万县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1988年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9月到1997年7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修,200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班。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研究会理事,重庆市高等学校第二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重庆三峡学院首届学术带头人,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担任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6、2003年分获四川三峡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第一届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4.
陈卫星简介     
陈卫星,男,1975年6月生,民盟盟员,湖北黄冈人,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先后在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重庆三峡学院学术带头人。兼任三峡大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民盟重庆三峡学院总支副主委,万州区政协四届委员、常委。  相似文献   

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99年荣获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遵循学术开放原则,注重对三峡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除常设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栏目之外,还重点开设“移民专题”、“三峡经济探索”、“三峡文化研究”、“三峡旅游”、“三峡地方科技”、“三峡生态与环保”、“中学教学论坛…  相似文献   

6.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27(2):163-F0002
颜帮全,男,1967年出生,重庆万州人,1989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2006年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管理学硕士。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重庆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三峡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市场营销咨询与策划中心和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会员,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第二批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7.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6):F0002-F0002
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校级重点一级学科,是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支撑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1A,有校级学术带头人7人,学术骨干人。学科组带头人许亚飞教授担任重庆市伦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6):143-143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通讯在2009年6月重点推介了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的"三峡研究"栏目,说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的"三峡研究"栏目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影响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4):F0002-F0002
滕新才教授,男,1965年5月生,重庆荣昌人。1986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状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战史研究会理事、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5):F0003-F0003
崔毅,男,1987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韩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万州区美术家学会副主席、重庆市艺术学科高评委委员、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文艺类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重庆市科协会员、重庆三峡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三峡学院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6):F0002-F0002
陈立万,男,1964年出生,重庆市开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001年-2003年担任重庆三峡学院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2003年-2005年担任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2005年-2010年担任重庆三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院长,重庆市职教协会常务理事,重庆三峡学院学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1):F0003-F0003
王海宝,男,1966年出生,辽宁庄河人,重庆三峡学院教授。1989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随后取得重庆大学机械设计理论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民主同盟联合会三峡学院总支主委,重庆市万州区政协委员,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生导师。2005年4月任重庆三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2007年7月任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副处长,2008年4月任重庆三峡学院教务处处长。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2):F0003-F0003
王顺克,男,1964年出生,重庆市忠县人,重庆三峡学院经济学教授,重庆三峡学院首届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人事处处长,学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重庆万州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1):128-128
由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庆典暨学报发展战略研讨会”2005年12月27日在重庆三峡学院召开。重庆市委宣传部周勇副部长、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张正海部长、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廖承文处长、李彤副处长、重庆市教委宣教处王喜录副处长、《西南大学学报》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主编、编审以及学院的全部领导、并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重点学科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余先伦,男,1967年生,重庆市梁平县人。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重庆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三峡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1):160-160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双月刊,于1985年创刊,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8135,国内统一刊号CN50-1034/C。1999年荣获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29日至30日,由重庆市会计学会主办,重庆三峡学院承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协办的"2012中国会计高层论坛"在重庆三峡学院隆重召开。中国会计学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会计学会、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有关领导和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重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2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会者围绕"会计改革、会计本质、  相似文献   

18.
郎永建,男,重庆三峡学院教授。1962年生,重庆市万州区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助教班进修学习,1997年至1998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进修学习.1999年至2001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与现代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班在职学习,现正在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5):F0002-F0002
重庆三峡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地万州,从1994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开始,便确立了"立足三峡、服务库区、而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三峡工程十多年的建设史,同时也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研究三峡的研究史。中心凭借所处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对三峡库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背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中三峡建设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对三峡的研究 ,重庆三峡学院科研处于2000年6月20日邀请院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体育、生态环保等学科的专家约20人召开了一次“三峡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上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峡学”的渊源、概念、内涵、特征、方法 ,价值加以了热烈的探讨与争鸣 ,现择要登载于下 ,以读者 ,并期引发学界更深入的研讨。伉大林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 ) :我们是以“三峡”命名的学校 ,并且地处三峡腹地 ,理所当然地应该把“三峡学”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