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与日本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间”与“和”是反映在日语中的日本文化特征。将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对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学好日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提出应重视汉英语言差异的对比在口译教学的作用,对比汉英语言的差异,揭示汉英语言差异对口译的影响,从而探索如何在口译中有效避免因语言差异带来的口译失误,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主述位理论在口译教学中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通过主位选择和主位结构的构建分析与操练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高度灵活性和选择性。由于口译“现场”和“限时”的特点,口译教学应加强学生即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掌掘迅速选择信息起点和在动态思维中完成信息转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流利和准确的口译基本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指语言文字使用时所处的言语环境。口译时,交际中的信息传递是在语境中实现的,脱离了语境就会造成误译或错译,致使交际中断。依据口译的特点,正确的语境分析是口译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因此.语境在口译中至关重要。译员只有准确地把握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并注意培养自己的语境意识,才能确保口译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胡志伟 《科技信息》2011,(24):141-142
非日语专业的学生日语的听、说能力相对较差,在非日语专业的日语教学中导入口译训练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すみません”语言为例,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合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职业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其就业需要探讨了职业大学日语口译课的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口译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以“すみません“语言为例,阐述了大学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合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すみません“的文化价值.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Bickerton语言哲学观探讨口译动态思维能力的研究,并对口译动态思维进行界定,从而明确口译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译动态思维能力培养的含义,即加强学生在口译动态中对语言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语言,实现口译流利和准确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语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一般的日语人才需要具备与日本人正常交流并且能独立从事日语相关业务的素质,高端的人才则要具备较高的翻译能力,尤其是口译方面的能力。口译训练方法虽然有多种方式,但适合学生且能提高效率的方法比较少。本文通过口译课堂教学方面的案例,探讨适合日语口译初级阶段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特定反映,有其深刻的内涵。学习日语如果不了解其所承载的特殊文化,就很难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日语。长期以来,传统的日语教学一直强调“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语翻译课程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学生即要具有扎实基本功,又要具备较强的日语应用能力。日语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笔译、口译等翻译实践方面,所以分析翻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针对日语的词汇、语法、文化等对我院日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Bickerton语言哲学观探讨口译动态思维能力的研究,并对口译动态思维进行界定,从而明确口译教学中加强学生口译动态思维能力培养的含义,即加强学生在口译动态中对语言进行合理选择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语言,实现口译流利和准确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当前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及娱乐性,对大学二外日语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快乐日语教学"的理念,即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应在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工作: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授课文;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以"快乐日语教学"为宗旨的二外日语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本文将图式理论引入口译过程,着重探讨了激活的图式在听解、记忆、表达三个阶段的作用,并指出口译教学中应注意使图式意识明确化,扩大学生知识面,注重强化、拓展和激活相关图式来提高口译训练效果和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陈娟 《科技信息》2010,(28):I0155-I0155
在基础汉日互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误译例句的问题。误译的原因有很多,所造成的问题的表现形式也有很多种,本文将从常用的几个中文汉字在翻译成不同的日语句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误译例句问题入手,来总结其出现的常见误例以及尝试分析其原因和对策,并就翻译家思果的对初学翻译者在翻译过程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来期待日语初学者减少本文论述的误译情况,并以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为盼。  相似文献   

17.
郑曦 《科技信息》2009,(2):112-113
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口译又具有即席性、独立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口译训练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晏少杰 《科技资讯》2007,(23):146-147
本文结合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二外日语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发音训练、单词记忆、语法理解、写作等方面,论述了英日语比较法在二外日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日语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学生只需被动地学习知识即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语教学开始尝试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演习”教学。“演习”教学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宗玲 《科技信息》2010,(27):I0216-I0216,I0203
日语视听课是教师利用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日语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形式,采用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把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人情掌故等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寓教于"视"和"听"中,为学生创造良好、先进、活泼生动的语言空间,全面严格地锻炼学生的视听说技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对语言运用的分析理解能力。在日语视听教学过程中,该选用怎样的材料和采用怎样的方法使学生提高视听说能力,达到视听课教学目的,是视听课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