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及其与钼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对碳钢在自来水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效率随PASP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PASP浓度为1.0g/L时,缓蚀率达61.4%;单独使用0.1g/L聚天冬氨酸时,缓蚀率只有25.8%,当添加0.1g/L PASP与钼酸钠0.1g/L进行复配时,缓蚀率提高到73.95%;当添加0.1g/L的PASP与十二烷基硫酸钠0.05g/L复配时,缓蚀率提高到70.71%。PASP与钼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复配均具有正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巯基苯并咪唑(MBI)为缓蚀剂,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复配缓蚀剂,考察其在模拟油田情况下对20#钢的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AES考察缓蚀剂使用前后碳钢的表面形貌和各元素含量,利用腐蚀速率快速评定仪对20#钢材料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由电化学工作站测试20#钢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为30℃时,单独使用MBI对20#钢有一定缓蚀效果, MBI质量浓度为1.98g/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86.04%;当采用MBI+CTAB复配缓蚀剂时,缓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BI时的缓蚀效果, CTAB质量浓度为0.3g/L时缓蚀效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3.
钼酸钠与表面活性剂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稳态极化法测定了碳钢在0.1mol/L氯化铵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研究了在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钼酸钠的缓蚀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复配后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随着钼酸钠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加;体系中添加0.1g/L钼酸钠,缓蚀效率为51.45%,而当0.05g/L钼酸钠与0.06g/L十二烷基磺酸钠复配后,缓蚀效率可达69.78%。  相似文献   

4.
聚天冬氨酸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聚天冬氨酸(PASP)在1mol/L盐酸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PASP具有一定的缓蚀保护能力,缓蚀效率可达80.66%;实验浓度范围内与传统缓蚀剂乌洛托品的缓蚀效果相当,有望成为酸性环境的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硫脲、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天冬氨酸(PASP)及它们的复配物在自来水中对AZ91D镁合金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聚天冬氧酸和硫脲复配比其它组合缓蚀剂的效果好,20℃时,在实验范围内,当体系添加这两种物质浓度分别为0.05g/L,添加总量为0.1g/L时.缓蚀率达到了81.7%,  相似文献   

6.
尝试从较为环保且常规的缓蚀剂中选取2种复配,在用量较小的前提下提高缓蚀率,并解释它们的协同机理,进一步发掘复配型缓蚀的理论基础.用失重法研究室温下Cl-在乙酸介质中的最大腐蚀腐蚀浓度.通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单独缓蚀和复配缓蚀的机理以及金属表面的形貌变化.单独实验表明:常温下氯离子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对冷轧钢的腐蚀率最大.氯离子质量浓度为600 mg/L的20%乙酸介质中,硫脲和吐温-80的缓蚀率都较低.而复配结果表明:硫脲质量浓度为2 mg/L,吐温-80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达到最大缓蚀率约70%.  相似文献   

7.
聚天冬氨酸(PASP)具有缓蚀和阻垢双重功能,但用做缓蚀剂时用量较大(100 mg/L).为了降低成本,对聚天冬氨酸、苯并三氮唑(BTA)、钨酸钠和葡糖酸钠进行四元复配研究,得到最佳配方为10 mg/L PASP+0.5 mg/L BTA+20 mg/L钨酸钠+10 mg/L葡萄糖酸钠(总浓度为40.5 mg/L).通过静态阻垢试验、旋转挂片试验、小型动态模拟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和生物降解试验,对复合配方阻垢缓蚀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该配方对铜的阻垢率和缓蚀率分别为99.22%和0.000 6 mm/a,生物降解率在28 d时高达75.1%,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阻垢缓蚀效果,且易生物降解,属于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范畴.  相似文献   

8.
运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葡萄糖酸钠对700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其与苯甲酸钠的协同作用,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铝合金的腐蚀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能抑制7003铝合金的腐蚀,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随着葡萄糖酸钠浓度的增加腐蚀率逐渐减小;当葡萄糖酸钠浓度为0.005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76.92%。此外,葡萄糖酸钠与苯甲酸钠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葡萄糖酸钠与苯甲酸钠比例为3∶2时,缓蚀率达到86.49%。  相似文献   

9.
采用质量损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羟基丙撑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PB)双子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40℃1.0 mol/L HCl、KCl、NaCl和HCl复配缓蚀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HPB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缓蚀剂,随着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率逐渐增大,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缓蚀效率能达到98%。通过对吸附等温式的探讨,计算出其吸附自由能为-14.64 kJ/mol,推断出HPB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主要为物理吸附。电化学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HPB是一种以抑制阴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硫酸介质中四唑类化合物对紫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5-(4-羟苯基)-1,2,3,4-四唑(4-HPTT)和5-(4-氨苯基)-1,2,3,4-四唑(4-APTT)在暴露于空气的0.5 mol/L H2SO4介质中对紫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在0.5 mol/LH2SO4溶液中,4-HPTT和4-APTT对紫铜的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4-HPTT和4-APTT浓度为0.25 mmol/L时,缓蚀效率分别达到99.3%和97.6%;4-HPTT为阴极型缓蚀剂,而4-APTT为混合型缓蚀剂;加入4-HPTT和4-APTT后紫铜的腐蚀控制步骤由活化和扩散的混合控制过程改变为电荷转移过程;4-HPTT和4-APTT在紫铜/溶液界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