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杀菌剂对太原热网循环水中有害菌群杀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太原热网循环水中富集分离的粘液异养菌群、硫酸盐还原菌及铁细菌群作为指示菌群,进行了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及复配杀菌剂的室内静态杀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杀菌剂的杀菌协同效应不同,各种单组分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各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依次是:4号复配杀菌剂>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号复配方案中三种杀菌剂的协同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油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种进行了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菌量相同时,不同菌种的SRB对杀菌剂的敏感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SRB在长期低浓度药剂作用下可获得抗药性.进一步杀菌复配试验显示,季铰盐杀菌剂与甲硝唑杀菌剂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少量溶解氧的存在也能增强杀菌效果,复配使用还可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3.
硫酸盐还原菌对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同油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菌种进行了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菌量相同时,不同菌种的SRB对杀菌剂的敏感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SRB在长期低浓度药剂作用下可获得抗药性,进一步杀菌复配试验显示,季铵盐杀菌剂与甲硝唑杀菌剂具有协同杀菌作用,少量溶解氧的存在也能增强杀菌效果,复配使用还可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4.
45%唑硫可湿性粉剂是高效复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有特定的防治效果,并具有增效、降本、减缓抗药性等优点.经药效示范,其防效高达92%.该产品配比合理,工艺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填补省内复配杀菌剂稻瘟病防除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复配比例及其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嘧菌酯、多菌灵、噁霉灵、精甲·咯菌腈、福·福锌和噁酮·锰锌等6种杀菌剂,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黑腐球壳菌(Didynnella bryoniae)菌丝的毒力,并对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测定其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福·福锌和噁酮·锰锌对黑腐球壳菌菌丝的EC_(50)分别为16.166 mg·L~(-1)和58.740 mg·L~(-1)。福·福锌和噁铜·锰锌2者复配比例为m(福·福锌)∶m(噁酮·锰锌)=1∶1和m(福·福锌)∶m(噁酮·锰锌)=3∶2时,增效值(SR)分别为2 653.57和399.58,增效作用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并且2种比例的复配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72%和78.57%。由此表明,明福·福锌和噁铜·锰锌复配可以提高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的防治黄瓜枯萎病,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与甲霜灵、恶霉灵分别进行复配,制备出氧化石墨烯-甲霜灵、氧化石墨烯-恶霉灵杀菌剂纳米复合材料。对氧化石墨烯-杀菌剂进行扫描电镜表征和红外光谱表征,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氧化石墨烯-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m(氧化石墨烯)∶m(甲霜灵)=1∶1,m(氧化石墨烯)∶m(恶霉灵)=1∶1进行复配,在菌丝生长试验中,共毒系数分别为391.16和356.11;在孢子萌发试验中,共毒系数分别为292.35和221.42,对黄瓜枯萎病联合毒力同样表现为增效作用。氧化石墨烯-杀菌剂对黄瓜枯萎病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双烷基季铵溴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脂肪醇为原料,合成了双辛基季铵溴盐,其产率达80%。将其应用于大庆油田的回注水处理进行杀灭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的试验,并与1227杀菌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产品对SRB及TGB都有很强的杀灭能力,且其效果略优于1227杀菌剂。对于产品形成的复配杀菌剂的杀菌性能也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疣孢霉的分离鉴定及其杀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崇州双孢蘑菇疣孢霉受灾严重地区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其纯培养特征、微观形态特征及回复感染验证确定该致病菌为疣孢霉(Mycogone sp.).经过初筛、复筛从21种杀菌剂中筛选出对该株疣孢霉生长抑制效果较好的6种,测定两两复配对疣孢霉和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复配使用比单一杀菌剂效果更好,实验确定了两个较好的复配组合:果鲜灵(100000倍稀释) 甲醛(40000倍稀释),施宝功(100000倍稀释) 洁霉精(20000倍稀释).它们对疣孢霉的生长抑制率均达到了100%,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花生褐斑病是由落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侵染而引起的叶部病害。为了探究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SJ1606代谢物与化学杀菌剂的复配剂对落花生尾孢菌的抑制活性,首先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了生防菌SJ1606对花生褐斑病菌的室内拮抗效果,然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抗菌脂肽、6种化学杀菌剂及抗菌脂肽和化学药剂的复配剂对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法显示SJ1606对花生褐斑病菌的拮抗效应明显,抑制率达71.8%;抗菌脂肽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为1 149.89 mg/L;6种化学杀菌剂对病菌抑制效果以多菌灵最佳,EC50为1.53 mg/L;其次为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其EC50分别为1.74、2.15、4.50和5.40 mg/L;苯醚甲环唑的抑菌活性最弱,EC50为13.14 mg/L。化学杀菌剂与抗菌脂肽的混剂在一定比例下大多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丙环唑与抗菌脂肽混配对落花生尾孢菌的抑制活性均为增效作用,体积比为1∶9时毒性比最高达1.39;其余5种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控提供新颖的杀菌剂及其增效组合。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化学杀菌剂、拮抗菌发酵代谢物及其复配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 7种化学杀菌剂均对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3种药剂对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达0.21、0.30和0.81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和嘧菌酯。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5.03 μg/mL。生防菌发酵上清液和发酵上清粗提物对病菌的EC50分别为2.38 μL/mL和0.53 μL/mL。发酵上清液粗提物和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的复配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体积比6∶4和7∶3达最大毒性比,分别为1.39和1.41。结论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最大。解淀粉芽孢杆菌SJ1606所产粗提物对化学杀菌剂代森锰锌和吡唑醚菌酯具有增效作用,为后续农药新制剂研发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含氰基季铵盐杀菌剂DMM_(12)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MM_(l2)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缓蚀作用,水溶性好,加入水中后能使滤膜系数有所提高,和阻垢剂水解聚马来酸酐及缓蚀剂六偏磷酸钠共存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戊二醛复配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平  李莉 《应用科技》1999,(12):24-24
烟剂,在蔬菜生产上又称烟熏剂或烟雾剂。它是将防治蔬菜病害的杀菌剂与可燃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杀菌剂类型。目前在生产上既有单一的烟剂,如百菌清烟剂、速充灵烟剂等;也有复配烟剂,如百菌清和速克灵复合烟剂。烟剂能够防治温棚蔬菜多种病害,其效果一般可达到85%以上,比用同种可湿性杀菌剂喷雾防治效果提高10%以上,且在使用时不用药械、水及辅助工具,只需用火柴引燃烟剂即可达到防治目的,特别是阴雨天及湿度大时病害流行期间防治效果更加明显。一般一个温棚的操作过程仅需3-5分钟,比常规防治法省工省药,而药…  相似文献   

13.
6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是贵州“贵大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种复配杀菌剂.为了掌握该产品的防治效果,特于2005年6月14日-7月14日在何坝乡水河村进行了本试验,其结果表现为6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防治辣椒褐斑病效果达90.8%,且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4.
章介绍了一种液冷式内燃机用水箱抗冻液的复配技术,并进行了性能与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5.
40%多唑可湿性粉剂为二元复配杀菌剂,对水稻稻叶尖枯病,云形病有特定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等作物具有明显的增绿、防衰、增产之功效,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符合产业方向.该产品配比合理无拮抗作用,工艺优良,节约农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省内空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寻找防治刺吸式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植物源杀虫剂,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了不同的茶树、桉树精油复配的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若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茶树、桉树精油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3龄若虫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2.860×10-4和3.015×10-4μL,毒杀效果较好;但不同复配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成虫的毒杀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一植物源杀菌剂存在高成本、低抗菌性且抗菌谱较窄及植物精油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复方精油微乳液.采用协同指数法确定精油的最佳复配组合,并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其微乳液,通过分析拟三元相图中微乳液区域的大小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油相含量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丁香油-肉桂油-大蒜油复配精油(质量比8∶1∶8)为油相、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甘油为助表面活性剂、蒸馏水为水相,当Km=5∶1、油相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8时,制备的微乳液抗菌性能显著,且外观及稳定性等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氯类杀菌剂的替代产品,研制了ZY-105溴基杀菌剂.实验室测试和工业应用实验表明,ZY-105高效溴基杀菌剂具有杀菌速度快、腐蚀性小、液体形态、无刺激性气味等优点.ZY-105方便连续投加和自动控制,运行稳定,弥补了现有氧化型杀菌剂的不足,是目前工业及生活水消毒杀菌的理想杀菌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静态杀菌实验方法,研究了复配杀菌剂W112对太原热网循环水中富集分离的粘液异样菌群、硫酸盐还原菌群及铁细菌群的杀灭结果,结果表明:(1)W112的杀菌浓度以80mg/L为宜;(2)pH,温度,作用时间的不同均会影响W112杀灭粘液异养菌群,硫酸盐还原菌群及铁细菌群的效果;(3)W112杀菌作用的最佳PH为7-8,最佳温度为35度,作用60min即可达到较佳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油田污水处理中杀菌剂的混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旭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283-5286,5300
针对水污染和水资源缺乏日趋严重这一问题,围绕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杀菌剂的种类及杀菌机理,并对杀菌流程应用FLUENT流体工程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杀菌剂要根据不同的pH值选择,杀菌剂的配伍情况不同效果也不同,在某些条件下不可使用杀菌剂,杀菌罐的尺寸、进出口位置、加药口位置和泵的排量即加药口的速度是影响污水和杀菌剂混合程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