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星的4颗大卫星都是同步轨旋卫星,常被称为伽利略卫星.美国发射的伽利略飞船自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系统后,近几年来对木星的4颗伽利略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利用飞船探测的最新资料(参看表1)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伽利略卫星的一组内部结构模型(参看表3~6);然后按照同步轨旋卫星的形状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形状参数(参看表7),以木卫一为例,其三轴椭球体的 3个油分别是 1830.73,1819.89和 1816.27 km;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4月5日报道,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可能已拍摄到木星的两个卫星(fIOU-tymede和Calisto)表面含有碳分子和氮分子的闪光。碳和氨是创造生命的关键元素,它们在木星的卫星L出现,说明在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曾经有活的生命存在。科学家们在上个月休斯顿月球和行星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宣布了这一结果。他们根据伽利略宇宙飞船上的近红外线测绘光谱仪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了木星这两颗卫星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现了有机分子。近红外线科研小组的科学家之一,夏威夷大学的托马斯·麦科德指出,木星的这两个卫星上出现的四种新物…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根据2001年4月在美国Colorad洲Boulder城召开的关于探测木星国际学术会议的产物,当时约有250人参加,是继国际先后6次空间飞船从事木星探测的成果。关于木星的第一本专著由T.Gehres主编,于1976年出版,作者80人;本书主编3人,均为大学教授,并先后参加空间飞船探测计划,作者约168人,篇幅达700多页。本书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所组织“剑桥行星科学系列”之一,随后先后又出版《流星》、《火星表面》和《火星地质学》等书。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飞船拍摄了许多“木卫一”火山爆发的照片,并且找到“木卫二”冰层下面似乎有很多液态水和稀薄氧气层的证据。这些证据使科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中,“木卫二”很可能有生命存在。“伽利略”飞船还曾经探索过“木卫三”,发现这颗卫星有自己的磁场。美国宇航局探索木星的“伽利略”飞船开始最后一次飞行, 9月21日,飞船将俯冲奔向木星,与空气摩擦燃烧,最后化为灰烬,消失在木星周围的大气层里。“伽利略”飞船燃料即将耗尽,在完成最后的飞行之后,不能调整自己的轨道,也不能使天线转向地球,只有消失在木星的大气层里。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卫星定位系统星座布局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思路,以与导航定位精度有密切关系的星座的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在中国区域的分布和变化为主要评判依据,分析讨论由静止通信卫星和倾斜轨道同步通信卫星组成转发式中国区域定位系统星座的初步计划.我们重点考虑倾斜轨道同步卫星的3个主要的轨道参数,即轨道倾角、偏心率及升交点赤经的变化对PDOP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该区域导航定位系统优良星座的布局方案.对多种星座布局分析比较的初步结果表明,设置3颗位于一组使‘8’字形星下点共迹的倾斜轨道同步通信卫星,它们的轨道倾角约为50°,卫星升交点的赤经差为120°,且其星下点轨迹的对称中心处在115°E附近,与4颗或5颗分布于约60°E至165°E轨位处的静止通信卫星组成转发式中国区域卫星定位系统的星座,可以满足对中国陆地和海疆的有效覆盖,可获得相对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结果.给出了3个相对优秀的星座结构的初步结果,并讨论了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木星冲日和木星伴月 木星是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冲日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三者几乎排列成一线,太阳刚在西北落下,木星就从东南方升起。此时,木星的亮度增到最大。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还能够看到木星的四颗大卫星。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木星大小不一的卫星达60多颗。口径较大的望远镜还能够看到木星的云层条纹。在今年8月15日,就是太阳、地球、木星刚好一条线的时候,那时候在整个夜空中,木星真是太亮了。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中能量最大的火山并不是在地球上发现的,而是在木星一号卫星Io(伊俄)上。地球和Io是太阳系中仅有的拥有高温的活火山的星体,但Io上的火山却更大,更热,运动也更剧烈。本书包含了从伽利略飞船上得到的最新结果,以及Io上不同尺度和样式的火山活动,并把这些火山和目前地球上的火山做了一个比较。本书提供了关于火山形成和喷发的背景知识,并且定量地解释了如何分析用从太空飞船和望远镜上得到的遥感数据来揭示火山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8.
退役GEO通信卫星对改善CAPS系统PDOP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赤道同步轨道(GEO)通信卫星完成既定的通信任务及大部分燃料已被消耗而退役后,在新的卫星轨位控制模式下被调控成为小倾角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后的运行特征,并结合转发式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通过仿真计算分析讨论了这样的通信卫星用于转发式卫星定位系统后对改善导航定位星座结构,特别是改善PDOP的作用.结果表明,使用小倾角倾斜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可使转发式卫星定位系统仅用GEO通信卫星不能进行三维导航定位的情形发生根本的改变,可实现三维导航定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可延缓退役GEO通信卫星退役后废弃成为空间垃圾的时间,使其为导航通信再服务数年,减少了退役GEO通信卫星形成空间垃圾对空间环境的污染,使宝贵的空间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对转发式卫星定位系统利用这类卫星的注意事项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卫星是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应用卫星,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业务应用阶段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介绍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性能,星载十通道扫描辐射计和长寿命、高可靠极轨卫星平台取得的成功;重点介绍了中国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FY-3)的总体概况,归纳了卫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GEO卫星机动后的星历快速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卫星可用于导航卫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GEO卫星机动较为频繁,卫星机动力不易建模.基于转发式测轨数据,常用的动力学统计定轨方法在无机动力的巡航状态下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但当机动发生后,预报轨道将很快失效,一直到机动结束后较长时间内星历都不能有效使用.为改善这种状况,我们研究机动后星历的快速恢复方法.首先使用高精度转发式测轨数据,分析了GEO卫星机动情形下的运动规律.然后在卫星机动结束并进入巡航状态后,使用密集的短弧段观测数据,把公共系统偏差、各站系统偏差等作为常数,主要解算6个轨道根数,用统计定轨方法进行轨道预报,减少解算参数提高预报精度,实现卫星星历的快速恢复.结果表明:在目前的转发式测轨网布站情形下,对鑫诺一号卫星,利用15min数据预报2h,轨道精度(O-C)约为5m;利用30min数据预报2h,轨道精度(O-C)约为3m.  相似文献   

11.
GPS简介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接收器同时接收3颗以上的GPS卫星信号,运用三角学原理计算经度、纬度、高度、速度和方向进行定位跟踪。  相似文献   

12.
彗星的空间探测是当代前沿课题.本文首先概述彗星的主要研究结果.彗星的本体是不大的‘脏雪球’彗核;随着接近太阳,其表面冰升华并带出尘埃而形成彗发,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太阳辐射压和太阳风推斥彗发的尘埃和离子而形成彗尾;彗星尘散失在轨道附近而成为流星群.虽然地面观测到彗发和彗尾的丰富资料,但对彗核却了解甚少,需要发射飞船进行空间探测;接着,从探测彗核的真实性质、采集彗星样品分析成分、探索彗星活动和机制、彗星的有机物与生命起源、彗星-地球关系、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线索几方面阐述彗星的空间探测的科学意义;然后,综述彗星空间探测的一些计划进展情况,总结彗星空间探测的重要成果;最后,讨论未来的彗星空间探测的科学目标,包括高轨卫星采集彗星尘、搜寻近地小彗星、搜寻未知彗星、发射更优秀飞船探测不同彗星.  相似文献   

13.
正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拥有最多的卫星,有69颗。其中最大的4颗与近代天文学革命和伽利略密切相关。令人惊奇的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天文学史家席泽宗院士曾于1981年指出,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学家甘德就发现了木卫。要知道,根据席院士的推算,甘德发现木卫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64年,或者说甘德要比伽利略早近两千年发现木卫!那么,伽利略和甘德各自发现木卫之事实究竟如何,其意义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经过多次推迟,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一枚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加强了日益庞大的“地球观测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长四乙”一箭双星、第二颗“资源二号”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三、神四、神五飞船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应用量子理论分析了含钕石榴石中Nd^3 离子的磁光效应;计算了50~300K温度范围内离子的Faraday偏转及300K时Faraday偏转与光子能量的函数关系.计算结果表明,Nd:YIG中Nd^3 离子的磁光效应主要源于离子内4f^3→4f^25d的电偶极跃迁;离子能级由于旋轨耦合、晶场作用及超交换作用而劈裂;实验观察到的Faraday偏转为顺磁性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一号)采用了联合S波段测距测速与VLBI跟踪的测轨模式. 我们实现了对跟踪资料的一种实时处理方法, 获得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瞬时状态(位置和速度)时间序列, 用于关键轨道段监测. 本文介绍该实时处理方法以及在嫦娥一号卫星关键轨道段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以资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视觉     
正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2016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其主要目标是帮助科学家了解木星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已向人类发送了大量的探测材料。近日,NASA发布了高清晰的木星照片。这张照片由"朱诺号"在2020年2月17日拍摄,公民科学家Gerald Eichstdt处理。当时飞船对木星进行了25次近距离观察,拍摄时距离木星的高度约为2.5万公里,拍摄地点是木星的北部。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2011,(8):81-81
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2年年底前,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