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综合运用碳排放系数估算法与旅游剥离系数法,估算2011-2021年中国省级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零售邮电业与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LMDI)分解模型解析旅游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旅游交通碳排放与旅游活动碳排放是旅游碳排放主要来源;旅游消费水平与游客规模是旅游碳排放产生的主要因素;旅游能源结构与旅游能源强度对旅游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肇兴本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信息机会公平、旅游教育机会公平与旅游经济机会公平的关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机会公平度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揭示旅游网站在乡村旅游公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陕西省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揭示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寻二者间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陕西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旅游流与目的地关系视角,构建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陕西10市旅游流规模呈现阶梯性差异,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形成区域分异;依据协调度(D)综合评价划分全省各市为6种类型。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较敏感.从分析旅游开发初期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进行研究,指出了在开发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处理好社区居民受益与旅游发展、旅游者与回族民俗文化开发以及旅游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发展关系,提出了今后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路径,即家族内部联合开发旅游和旅游开发与地方民族产业发展结合.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一个对风险高度敏感的交叉性产业,对旅游产业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有利于降低旅游产业风险,促进旅游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回顾了旅游产业风险的相关文献研究进展,然后从旅游产业产品结构、客源市场结构、旅游产业管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旅游产业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对策建议:促进旅游产业及产品结构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降低旅游产业风险;提高旅游企业、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降低旅游产业风险;丰富客源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分散客源,降低旅游产业风险;多方协作,建立起防范与化解旅游产业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减少旅游产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和谐旅游与和谐旅游城市的构建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两者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应该注重和谐旅游在和谐旅游城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分析了和谐旅游与旅游城市构建的关系,并从和谐旅游的视角提出了旅游城市构建的途径,即通过和谐旅游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和人与社会人文和谐来促进和谐旅游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校园旅游与教育的本质出发探讨校园旅游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校园旅游之所以具有教育功能,是因为校园旅游者富于求知性,校园旅游资源富于启迪性,校园旅游活动富于体验性,而校园是教育的场所,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校园旅游与城市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联系紧密,但校园旅游是为校园文化所吸引,城市旅游则为城市文明所吸引;校园旅游通过校园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文化旅游则通过异质文化发挥其教育功能;校园旅游寓教于游,教育旅游则以游助教.校园旅游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校园旅游社会效益的发挥,有赖于校园旅游的组织与管理,有赖于校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有赖于校园旅游市场的准确定位,同时也有赖于校园旅游理论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完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与空间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结果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以及在面向都市旅游与都市休闲市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以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结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都市型乡村旅游是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发展都市型乡村旅游需要坚持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发展具有乡村性特色的城郊乡村娱乐产品,构筑一体化城乡游憩空间中的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中心,以活化的乡土民俗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产品,以自然化环境与景观强化乡村意象,坚持"社区参与"与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行为是作为旅游主体的人的审美活动,由于东西方旅游审美模式的差异,影响着旅游者旅游行为的选择,进而直接关系到旅游事业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旅游审美模式差异的研究,提出旅游事业应注重观赏性旅游与参与性旅游的互补、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调查与评价、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地质旅游资源概念与分类仍然存在争议;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已基本形成三步调查法,地质旅游资源评价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因子选取上多注重社会经济条件;地质旅游资源开发集中在与其他旅游资源整合上,宏观上侧重分级、分区与开发模式研究,微观上注重具体旅游路线规划;地质公园是目前保护地质旅游资源重要的手段;如何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中找到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作用,探寻实现全域旅游,是未来关注的焦点;地质公园的建立目标与全域旅游的理念相辅相成,建议将部分地质公园的研究成果与全域旅游结合,促进全域旅游的实施,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西夏文化专题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宁夏是开展西夏文化旅游的资源宝库文章就西夏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开发条件、项目设计、游线结构、旅游纪念品等方面阐述了看法,认为应加强“东引西联”工作,宣扬西夏文化,宣传宁夏,以期最大限度地扩大西夏文化、宁夏旅游的知名度最后,给出西夏遗址修复与旅游开发一览表  相似文献   

12.
提高利用FDI的规模和水平是宁夏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分析了宁夏利用FDI的情况,指出宁夏利用FDI尚具有巨大潜力,需要从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入手,借助“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平台和国家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相关政策,持续提高利用FDI的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现状评析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评析了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偏重观光游览,旅游投入偏少;偏重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发掘不够;偏重旅行消费,旅游六要素不完备;偏重旅游旺季,时间上经营不平衡;偏重低级竞争,市场无序现象还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布局存在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错位,星散布局缺乏整合,重复布局分散客流,单体布局缺乏联系等问题.提出了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应集中精力抓准重点,延长产业链,设计旅游精品,调整布局构建多级布局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分析和阐述了红三角地区旅游及体育旅游资源现状,指出红三角地区旅游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不足;缺乏区域间的协作和区域旅游的主题及品牌;游客的数量及客源构成有待于提高和优化.提出建立红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实施体育旅游品牌策略、建设体育旅游核心地带和线路及进一步开发国内外市场,完善客源组成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章首先指出,由于西部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西部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国加入WTO更将大大扩充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因此西部旅游业具有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基础。要实现这种跳跃式发展,不仅要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而且要把握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新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西部旅游业现存的问题包括:总体水平仍比较低、各地发展不平衡、调控力度和水平比较低、产业化程度低、掠夺式开发和经营现象普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旅游业的发展新趋势包括: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连续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旅游业的灵魂;对游客进行深刻的教育将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旅游形式的个性化、产品的多样化与柔性化;旅游企业的规模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旅游服务手段的电脑化、网络化等。最后,本提出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战略选择:“以增加就业、刺激需求、增加收入、保护环境、永续利用资源、弘扬化为目标,以专项旅游和观光旅游为主攻方向,‘扬两长、补一短’,统一协调,突出特色,综合发展大旅游业”,以及实现西部地区旅游业跳跃式发展的一些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甘边区的红二十六军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的,它是在甘肃正宁寺村塬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陕甘边游击队进入陕西境内,在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然后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红二十六军,它的成立对于照金苏维埃政权和以后的陕甘边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政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伊犁州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底蕴浓厚,具备开发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文章从分析伊犁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和民俗旅游开发优势入手,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伊犁州民俗旅游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旅游交通和民俗旅游的涵义及其意义,浅要的探讨了现阶段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的民俗化的旅游交通形式,引出现有四川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宁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发现该体系中各等级规模的城镇数量比例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可划分性,但整体处于内部结构均衡的初级发展阶段,未达到泛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主要沿黄河两岸呈条带状分布,在北部灌区较为紧密,城镇间的物质、能源、信息交换强度较大,带动着全区经济发展的结论.提出了加快城镇体系增长极的培养,开发建设沿黄河城镇带以带动城镇体系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特色小城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植被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植被指数的变化则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及MODIS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宁夏地区1982-2004年间的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证明,1999年以前宁夏绝大部分地区植被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从2000年开始,由于引用黄河水量的减少,部分地区的植被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