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20例新疆细毛羊头部,用30%普鲁士蓝油画颜料氯仿溶液,在舌的粘膜层作问接淋巴注射,观察了舌尖、舌体、舌根各部的集合淋巴管及其所注入的局部淋巴结.并首次观察到部分羊有舌淋巴结,主要接受舌体中央部和舌根中央部的集合淋巴管.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以猪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生物传热的研究与计算.采用药物进行“动物造模”改变舌体的血液灌注率,测得不同血液灌注率下相对应的舌面温度,首次得到舌血液灌注率与舌面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对猪舌动、静脉的血气分析,计算得到了舌体的代谢热.根据舌体的传热特点,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Pennes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了舌一维传热方程,并获得其在不同血液灌注率下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通过一维传热模型求解所得到的舌面温度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此研究提供了较准确的生物物性参数,并为生物传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91年提出: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大鼠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属一种趋于“舌体后”的变化模式。此后,对多批虚证(脾虚证、肾虚证,及同一证候下不同造模方法)、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证病结合模型的舌象继续进行研究,以上述脾虚证舌象病理模式为参照,总结其规律。认为:(1)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所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模式有可重复性,与非虚证的动物舌象有明显的对比性;(2)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的代表性,可能是虚证舌象病理变化的基本模式;(3)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代表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反映了舌象退变的自然规律;(4)这一病理模式有较强代表性,还因为它反映了舌营养不良,代谢功能降低方面的主要特征;(5)虚证舌象的病理变化以软角质为主导;(6)在一定的造模时间和造模方法范围内,舌象的病理变化程度可能有一定的“限度”;(7)从指标上说,脾虚证模型的舌象病理变化的指标与一般临床常用的脱落细胞学研究比较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江豚的前腔静脉,后腔静脉和鳍肢血管。后腔静脉只有1根;后腔静脉在与肝静脉连接处无括约肌构造,肝门静脉的分枝上也没有括约肌;无明显肱动脉,大多数中等动脉无同名静脉伴行,而皮下体表层多条小静脉与1条小动脉伴行,形成热交换器的装置,江豚的循环系统中有适应水生生活,不善于潜水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熊猫的舌粘膜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构成,无粘膜肌层.舌腹面粘膜平滑,未形成舌乳头.舌背面的粘膜特化为舌乳头.舌乳头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几种,未见典型的叶状乳头.味腺仅分布于轮廓乳头和舌根部位,主要由粘液性腺泡组成.硬腭粘膜形成光滑的弓形腭褶.软腭和口腔底部粘膜的固有层内有发达的腺体,几乎全是粘液性腺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30具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计60只上肢,加上新鲜手标本10只,共计70只上肢标本进行解剖.重点研究了第2掌背动脉,第1掌背动脉,掌背皮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研究成果:(1)阐明了国入第二掌背动脉出现率100%,起始部外径平均129mm;血管长度平均7.08mm,呈典型的干状血管;(2)第一掌背动脉60%在掌指关节水平呈网状分布,起始部口径仅为外gsmm,提出术中必须带较阔的篇膜组织2(3)报道了国人掌背皮神经分布情况,各分支支幅,证实了皮神经伴行血管数量,口径与皮神经支幅成正比关系,长宽比例达48:1.为手部皮瓣…  相似文献   

7.
通过42例成人尸体肾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发现:1.上极段动脉的前上极支越过上盏上部肾小盏的前方;后上极支越过上部肾小盏的后方.2.下极段动脉的前下极支横跨肾盂的前下方,沿下大盏或下组肾盏靠外侧的肾小盏后方行走;后下极支由后段动脉延伸,越过肾盂与肾大盏交界处或沿肾下组肾盏伴行.3.肾门外段静脉与段动脉分布相同,肾门内段静脉主干基本上也与段动脉伴行,但有丰富的静脉交通支,呈链状或环状围绕肾盏漏斗部,呈网状广泛附着于肾小盏,根据肾段血管分布的规律设计出肾极段切除术,手术要点是先阻断上极段  相似文献   

8.
定量讨论生物体的传热规律,在建立所研究对象的生物传热模型基础上获得其解析解,以猪舌和人舌为研究对象,通过有创和无创实验方法获取舌体温度与血液灌注率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曲线,研究舌体的传热过程。在理论计算中将舌体简化为楔形体,针对舌体的传热特性建立猪舌的准一维传热模型,方程的形式为二阶变系数非齐次方程,并求得其解析解。将人舌的有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验算,所得计算温度值与由热像仪测得的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此种建模及计算方法可从理论上定量分析血液灌注率与舌体温度分布变化之间的规律,同时说明人舌与猪舌温度分布随血液灌注率变化的规律相同。该模型亦适用于其他有内热源的近似于楔形肋生物体的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江豚的心脏,主动脉弓和头颈部的动脉,并与多种齿鲸相比较。与陆生哺乳类相比:江豚的心尖偏右,江豚左、右头臂动脉干的直径差别很大,右胸后动脉由右头臂动脉干发出;无椎动脉,颈内动脉退化,颈外动脉明显粗大;无明显的颈动脉窦结构;左、右舌动脉分支为3支和2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江豚的心脏,主动脉弓和头颈部的动脉,并与多种齿鲸相比较。与陆生哺乳类相比:江豚的心尖偏右,江豚左、右头臂动脉干的直径差别很大,右胸后动脉由右头臂动脉干发出;无椎动脉,颈内动脉退化,颈外动脉明显粗大;无明显的颈动脉窦结构;左、右舌动脉分支为3支和2支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川金丝猴输卵管的微血管构筑情况 ,结果显示 :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的血液来自生殖动脉的 4~ 5支输卵管支 .②输卵管血管可区分为 3个血管层 :浆膜层血管呈网络状 ,肌层血管丛呈平行树枝状分布 ,粘膜层血管呈致密的网状 ,后者在伞部的密度明显高于近子宫端处 .③管壁内静脉较少弯曲 ,与动脉的伴行关系不如系膜内明显 .④微动脉铸型表面有环形纹理及内皮细胞核压迹 ,微静脉铸型表面则较光滑 ,无环形纹理 ,但有内皮细胞核压迹 .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在扬子台地边缘的贵州松桃寒武系清虚洞组灰岩中利用酸解处理获得了丰富且保存较好的磷酸钙质微体化石。对其中的管状骨骼化石似软舌螺类Hyolithelminths进行报道,分别是:似软舌螺属Hyolithellus Billings,1871和小钻孔螺属Torellella Holm,1893。本次发现的管状骨骼化石似软舌螺类是在贵州松桃地区的首次报道,不仅完善了清虚洞组的微体生物面貌,拓展了其在寒武纪第二世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也为寒武纪早期骨骼化生物的发育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面静脉有无瓣膜,众说纷坛。为验证有关面静脉无瓣膜,面静脉的血液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逆流至海绵窦引起颅内感染的理论。本文在双目镜下解剖成人48条面静脉,24例有瓣膜,占50%。其中静脉瓣位于口角平面以上者8例,占33.3%,在此8例中,瓣膜位置在面深静脉汇入面静脉处以上出现了3例,占12.50%,汇入处以下出现2例,占8.0%.汇入开口处有3例,占12.50%;面静脉瓣位于口角平面以下者共16例,占66.70%。在口角平面以上,第一瓣到内眼角的平均距离为1.97cm,第二瓣到内眼角的平均距离为5.…  相似文献   

14.
短舌菊属的分类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了短舌菊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绘制了短舌菊属植物的分布区图,阐明了该属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科学地模拟中医舌诊诊断过程,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舌像分割。利用舌体在HSV和RGB两个色彩空间中六个色彩分量的特点,设计出锐化公式并利用自适应闲值分割算法思想,从而实现分割目的。由1000多幅不同舌像的分割效果可知,该种算法分割良好,健壮性好。此结果为实现舌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云南省通海县208例(男105例。女103例)蒙古族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种舌运动类型.结果表明:卷舌率62.02%,叠舌率3.37%.翻舌率12.02%,尖舌率66.35%.三叶舌率23.08%;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各种舌运动类型间相关不显著.与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群相比,云南蒙古族5种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偏低.且卷舌、翻舌、尖舌多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刘静  仇大伟 《山东科学》2014,27(2):58-62
本文针对舌体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舌体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平滑,可有效消除舌苔裂纹和色块噪声对舌体分割的干扰,然后根据空域和值域的邻近性原则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对舌体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的舌体图像进行分割,分割结果符合中医医师的诊断要求,对有噪声的图像,该方法也可较好地实现舌体分割。  相似文献   

18.
四川资阳地区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了四川资阳地区497例(男220例,女277例)汉族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共5项舌运动类型.结果如下:(1)四川资阳汉族卷舌出现率为64.79%(男性65.00%,女性64.62%),叠舌出现率为5.43%(男性5.91%,女性5.05%),翻舌出现率为19.92%(男性20.91%,女性19.13%),尖舌出现率为60.61%(男性55.91%,女性63.54%),三叶舌的出现率为2.21%(男性2.27%,女性2.17%);(2)资阳汉族卷舌率、翻舌率、尖舌率在我国族群中属偏低类型,叠舌率在我国族群中属中等水平,三叶舌率在我国族群中属很低水平;(3)其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卷舌基因与翻舌、尖舌基因分别存在基因互作关系.翻舌基因与尖舌存在基因互作关系.(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资阳地区汉族与布依族、仫佬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自2001年11月到2003年4月,运用单侧、双侧乳内动脉和桡动脉连续为29例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龄44~77岁(平均57.63岁);单支病变19例,二支病变1例,三支病变7例,左主干病变2例,术前有心梗史14例,3例合并室壁瘤,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方法为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右冠状动脉(RCA)、桡动脉到钝缘支(其中3例序贯至对角支),3例搭桥4支,4例搭桥3支,3例搭桥2支,19例搭桥1支,3例同时行室壁瘤缝扎术,人均搭桥1.69支,术后无呼吸、脑、肾脏等系统的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无病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随访患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认为全动脉化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0.
彩色舌体图像轮廓的正确分割是实现中医舌诊信息化的重要前提。根据彩色舌体图像的特点提出如下分割方法:首先通过去相关操作拉大图像对比度减小嘴唇的影响;然后将RGB空间中彩色舌体图像转化为HSV和YCbCr空间中的图像,再分别提取Cb和V分量的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把得到的2幅二值图像进行与运算后经数学形态学修正,得到初始轮廓;最后使用Snake模型来得到更加准确平滑的轮廓。基于100幅彩色舌体图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正确分割率达到96%,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