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利用紫金山天台13.7m射电望远镜对20个强IRAS远红外源(F100μm〉500Jy)进行了CO(1-0)的谱线观测,全部观测到CO发射,其中6个源为第1次观测到CO(1-0)谱线,在新观测的源中,5个可能有分子外向流,这些观测源的红外性质暗示出它们是仍深埋在分子云中的年轻星,显示出远红外源与分子云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德令观测基地13.7m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对OrionB做^13CO(J=1→0)和C^18O(J=1→0)成图观测,二者均有双极外向流结构,^13CO是2个方向的处流很不对称,中心位置与CO(J=1→0)外向流大致相同,与CO(J=1→0)外向流相比,C^18O的外向流中心向北偏移约1.5’。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风云二号卫星02批和03批区域观测的实施流程,确定了区域观测实施时间的计算方法,对不同情况下单次区域观测实施所需时间进行了计算,为区域观测策略的确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实际工程为例,就沉降、倾斜观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问题,从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观测时间、观测点、观测精度、观测成果及计算等方面提出了观测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具体观测步骤,指出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乔天荣 《科技资讯》2006,(30):70-71
结合作业实践,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常用方法,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沉降观测周期和频率进行了讨论;详细分析了变形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综合楼的沉降与倾斜观测实测,说明测小角法是一种观测高层建筑物倾斜变形的快速、有效方法。该法对基准点的要求不高,选点灵活,在建筑物密集区,更具有优越性。同时,讨论变形观测精度与周期的确定办法。在施工阶段,应以建筑物安全为目的,观测精度可取允许偏差量的1/10-1/20,而观测周期应根据荷载的变化确定。当建筑物有危险迹象时,应采用高精度和短周期,以便尽快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观测设计采用集控式自动化观测系统和人工监测相结合,具有节约投资、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观测内容包括大坝位移观测、坝基扬压力及绕渗监测、面板分缝监测和上游水位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张弘笙 《工程与建设》2009,23(5):657-658
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应采用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但与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相比,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该文以成都某在建楼盘为例,结合多年沉降观测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实施、观测周期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1992年9月起,对近82个外流源或电离氢区,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望远镜进行了水脉泽观测。有三个源首次测得了弱H2O脉泽辐射;对已知源的观测结果表明星际水脉泽的时变化比较普遍。流量变化20%以上的源达75%,在高质量外流源中水脉泽深测率比低质量外流源中的高。本文还讨论了脉泽产生率与CO谱线宽度及成协源红外辐射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平煤集团经调中心进行基坑回弹观测,着重介绍回弹观测的观测方法,观测过程,误差来源,精神分析及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浅显、系统地介绍了房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及其观测要点,观测次数与时间等注意事项。并指出:对于高层建筑,除应进行沉降观测外,还需要进行倾斜度和裂缝的观测。  相似文献   

12.
杨耀中  王军  应翰海 《科技资讯》2012,(17):222-223
为了学习贯彻《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本文结合江苏省海洋观测的实际情况,将条例的海洋观测部分划分成以下4个方面进行解读:(1)海洋观测网的规划与建设;(2)海洋观测环境的保护;(3)海洋观测资料汇交和使用;(4)涉外海洋观测活动的管理。条例的颁布为规范和加快海洋观测预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测站平差方法中含大误差观测数据污染小的观测结果问题,从重复观测数据的实际特性出发,对观测量重复基本观测的多组观测值计算条件闭合差,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较小者对应的那些观测值组合进行平差计算,选择最小的那组,即获得最优观测值。通过漠拟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曹玲 《科技资讯》2009,(9):244-244
本文在结合作业实践,对珠海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确定、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对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和其周期和频率进行了浅析,从而总结了沉降观测成果的整理内容,以及在整个沉降观测中,只要我们观测人员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步步校核,必将使得观测过程顺利有序,观测成果稳定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与步骤,阐述了在沉降观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建筑物施工时的沉降观测的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6.
张小山 《科技信息》2012,(17):351-351
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阶段全过程的沉降观测,可以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并适时作出处理;还可为日后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资料及相关数据。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除了对观测人员素质、仪器设备有很高要求外,对观测点的选择、观测时间和观测精度的要求等也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观测步骤,并结合"韶关市供电大楼"主体楼的沉降观测实践阐述了高层建筑物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具体实施过程,观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以更好的提高高层建筑物施工中沉降观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榆次市潇河大坝观测基点的检测方法——横向量距。应用此法时,埋设和观测都较简便,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临汾市公安局作战指挥中心大楼沉降观测的目的、内容、方案、内业资料整理等,总结了该次观测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