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并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着的意志相符合.现代社会中,心理暗示是十分普遍的,一方面暗示者通过暗示的方法使他人发生自己所希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接受暗示而发生符合于暗示者所要求的行为.暗示与受暗示不断地相互作用着,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也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别人.  相似文献   

2.
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艺术地运用暗示法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往,通过语言暗示、情感暗示、表率暗示、目光暗示形式激活体育课堂.使师生相互敞开心扉,进行多信息交流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共同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于70年代初首创的,主张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简要说明暗示教学法的原理及策略.并回顾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思考暗示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心理暗示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有些暗示是积极的,而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本文就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笔者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例举了一些值得借鉴做法。  相似文献   

6.
胥继华 《科技信息》2009,(20):I0031-I0031
暗示效应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暗示在教育转化差生中有特殊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情感暗示、成就暗示、角色暗示等在转化差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编制暗示套语时暗示目标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运动项目第一暗示目标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专项心理的重要特质;同一专项中暗示目标排序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共性,反映出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以及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心理共性;而学生暗示语的运用既体现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也显现了内部言语的共性。通过对暗示训练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效果与个体接受暗示的程度相吻合,并显示暗示训练对近50%的人有作用,同时反映出暗示训练对学生多种心理问题有效。文章建议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帮助学生制定操作性强的暗示套语,引入暗示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以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8.
所谓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其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这是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先发现并倡导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充分利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心理潜方,特别是无意识潜能,在学生身心放松、增快自信中学习知识,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开放心理接受器,拓宽思路,施放记忆能量,从而快速高  相似文献   

9.
浅议心理暗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们若能遵循目的性、权威性等原则,灵活掌握和运用言语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等方法,就能更好地利用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提升读者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英语否定概念的表达形式大致分为两类——明示否定与暗示否定,这两种否定形式中,暗示否定比较难掌握,本文拟将英汉两种语言对暗示否定概念的表达方式作一概括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