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熙章 《科学之友》2010,(5):48-48
玩过蟋蟀的小朋友都知道,雌蟋蟀不会鸣叫,而好斗的雄蟋蟀却善鸣。它的声音是两翅摩擦时,从所谓的发音器官——复翅特化而成的小器官中发出的。在蟋蟀王国里,找对象的程序往往是雄的唱歌,雌的寻觅。那么,雌蟋蟀是怎样找到雄蟋蟀的呢?这是一个迷惑人类很久的问题。很久以前,人们认为雌蟋蟀既哑又聋,雌蟋蟀的寻夫行为是雄蟋蟀  相似文献   

2.
玩过蟋蟀的人都知道,雌蟋蟀是“哑巴”,不会鸣叫,而好斗的雄蟋蟀却器鸣,它的声音是两翅摩擦时,从所谓的发音器言——复翅羽化而成的小器官中发出的,在蟋蟀王国里,找对象往往是雄的“唱歇”,雌的寻觅,也就是雌蟋蟀寻着雄蟋蟀的叫声找到“心上人”并进行约会的。  相似文献   

3.
玩过蟋蟀的人都知道,雌蟋蟀是"哑巴",不会鸣叫,而好斗的雄蟋蟀却善鸣,它的声音是在两翅摩擦时,从所谓的发音器官——复翅羽化而成的小器官中发出来的。在蟋蟀王国里,找对象往往是雄的"唱歌",雌的寻觅,也就是说雌蟋蟀是循着雄蟋蟀的叫声找到"心上人"并与之约会的。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3):6-6
科学家最近发现,好营养会促使雄性蟋蟀过早成熟,因而也过早死亡。这暗示长寿并不是蟋蟀中的"风流浪子"孜孜以求的目标,或者说风流会让雄性蟋蟀"折寿"。科学家给一组蟋蟀喂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给另一组蟋蟀喂食缺乏营养的食物。结果发现,那些天天"大鱼大肉"的雌性蟋蟀比起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科学家马雷妮自1991年起开始研究夏威夷考艾岛上的蟋蟀,当时岛上的蟋蟀很吵,数量也多。但此后她每次返岛,都会发现蟋蟀的叫声在减弱。2001年,她只听到了一只雄性蟋蟀的叫声。到2003年,她连一只蟋蟀的叫声也听不到了。蟋蟀消失了吗?没有。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空前地多。这是为什么?通过解剖蟋蟀,马雷妮找到了答案。雄性蟋蟀通过摩擦翅膀背部的两个结构——一根  相似文献   

6.
两只蟋蟀     
世间万物,各有脾性,就连昆虫都莫能除外,我曾养过两只蟋蟀,便是极好的明证. 前年夏天,我买了两只蟋蟀,也顺便买了个竹笼,作它们的安身之所,竹笼分为两层,顶部起脊,状似二层别墅,蟋蟀居其中,应似人间殷实之家,也算不委屈它们吧!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6,(6):5-5
摩门蟋蟀(以下简称蟋蟀)是蝗虫和草蜢的近亲。在短短一个季节的时间里.这种蟋蟀竟然能够吃光方圆6400千米范围内的高蛋白食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科学家最近发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蟋蟀需要蛋白质.二是它们担心自己被同类吃掉。  相似文献   

8.
蜻蜓翅痣中的纳米纤维层状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晓  殷雅俊  仲政 《科学通报》2010,55(18):1856-1858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了红蜻翅痣的截面, 发现了令人惊奇的纳米纤维层状结构: 套筒状的翅痣中存在厚度为2~3 ?m的夹心层; 夹心层由二十多层超薄纳米层逐层复合而成; 超薄纳米层的厚度大约为90~150 nm; 每层超薄纳米层由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黏结而成. 奇异的纳米纤维层状结构, 为理解翅痣的功能和仿生制造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根据产自我国内蒙古宁城中侏罗世海房沟组中的1件昆虫前翅标本,建立一新属新种:赵氏修复蟌蜓(Hsiufua chaoi Zhang et Wang,gen.et sp.nov.),归入蜻蜓目(Odonata)、等脉蟌蜓总科(Isophlebioidea)、弯脉蟌蜓科(Campterophlebiidae).它是我国已知蜻蜓目前翅最长的种类,也是该目世界第四大的昆虫.蜻蜓目在二叠纪的体型小于中生代,很可能源自原蜻蜓目的竞争,而侏罗纪最大蜻蜓的前翅长于现生最大蜻蜓的前翅,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空中的竞争和捕食压力较小.  相似文献   

10.
北红尾鸲是广布的鸟种.它的雄鸟全身羽毛的色彩黑、橙红、灰白对比鲜明,浓烈而深沉;雌鸟则显得素雅简洁,上体融合了橄榄绿与浅棕,在两翅过渡为黑褐色;无论雄雌翅上一对白色的三角形翼斑都很显眼.  相似文献   

11.
小心隐翅虫     
夏季时香港电视台报道,广州番禺发现隐翅虫咬人,住宅区内一所医院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来每天都收治一些被隐翅虫咬伤的病人;另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也报道在上海发现一些平时不大咬人或绝对不咬人的隐翅虫和植物食性的水稻害虫稻飞虱也张口咬人……隐翅虫归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它们之所以称为隐翅虫,是因为我们常见的天牛、金龟子和步行虫等鞘翅目昆虫,它们的鞘翅(覆盖在身体表面那一对革质较坚硬的翅膀)都比较长,能将整个腹部盖住,而隐翅虫的鞘翅却特别短,仅盖住腹部前缘,粗看上去,好似没有鞘翅一样,因此而得名。这种…  相似文献   

12.
杨强  赵云云  任东 《科学通报》2009,54(13):1940-1940
丽蛉是脉翅目中的一个绝灭科. 它们在脉翅中是个体比较大的类群, 仅仅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地层中 发现了较多的化石. 本研究描述了出自中国辽宁省北票市黄半吉沟义县 组丽蛉科的一个新种——李氏聪蛉Sophogramma lii sp. nov.. 这块标本完好地保存了昆虫的四翅及部分身体, 四翅完全展开并且翅脉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3.
蟋蟀是一种我们常见的鸣虫,它们会为了向同类宣誓自己的领地范围或满足求偶的需要,利用自己的发声器官来鸣声。然而,人们发现生活在两座夏威夷岛屿上的蟋蟀却为了躲避致命的飞蝇"袭击",在自身演化过程中失去了鸣声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雄性蟋蟀会通过摩擦自己身体两侧的翅膀发声来达到吸引雌性的目的。然而,人们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时发现,生活在考艾岛和瓦胡岛上的雄性蟋蟀翅膀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刊登在《现今生物学》期刊上的最新报道表明,  相似文献   

14.
口下留情     
如今人们的嘴真是越吃越刁了.只要有营养,无论是蚯蚓、蚂蚁、老鼠、蟋蟀,还是獐麂鹿兔、娃娃鱼、熊掌等等,什么都敢吃.  相似文献   

15.
一般动物的耳朵都长在头上,可是昆虫的耳朵却长在特殊的部位。如蟋蟀的耳朵生在1对前脚的小腿上,是裂缝状的,叫鼓膜器。雄蟋蟀振翅发出吸引异性的求偶声,雌蟋蟀的“耳”便利用共振作用迎合这种特殊声音。蚊子的耳朵长在头部伸出的2根触角上,它的每根触角的第2节里藏着1只收听声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儿时记忆:用几个玻璃瓶精心饲养一些或自己或大人打着手电筒循声捉来的蟋蟀,有时喂点辣椒,有时喂点南瓜花,甚至喂鸡蛋黄。没事时让它们与朋友们的蟋蟀一决高下,观赏它们力与勇的角逐。当见到自己麾下的“战将”长须飞舞,奋勇拼杀,凯旋得意,其他蟋蟀狼狈逃窜时,便不免感到一丝丝的快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低温流体的冷量,需要设计高效率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因其具有换热比面积大、换热效率高、流体流动均匀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研究的用于低温液氮容器冷量回收的换热器为内翅式狭缝结构,流体介质为冷氮气,温度为90~200 K,气体流速为0.03~0.60 m/s,雷诺数范围为0~100,属于低温低雷诺数的流动状态.本文介绍了低雷诺数冷氮气在内翅式狭缝换热器中的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结果,得到换热器内流体流动换热规律,可指导进行高效低温容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昆虫分类的一个新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昆虫纲内,我们可以区别出三个大群,组成为三个亚纲:1.蚣虫亚纲,包括最原始的,但同时也很特化的蚣型昆虫,代表昆虫发展史上早期分出的一个傍支。2.无翅亚纲,包括典型的无翅昆虫,代表昆虫纲系统发育的主支。3.有翅亚纲,是从无翅亚纲所演进的高级类型。这个系统的具体内容如下:Ⅰ蚣虫亚纲 Subclass Myrientoma(Myriento-  相似文献   

19.
奇妙的信息联系 蜜蜂左转右转,跳着八字舞,它们用舞蹈动作来传递信息,告诉伙伴们有蜜源的方向.雄蟋蟀"唧唧"呜叫,向雌蟋蟀"求婚".有一种雌性的黄杉小蠹虫,当它找到合适的寄主,吃到美味佳肴时,便会从自己的粪便中排出一种特殊气味的物质,招引其他蠹虫过来聚餐.如果蠹虫来得太多了,出现拥挤的现象,它们又会发出一种声音,来刺激其他蠹虫,阻止它们再来分享这份佳肴.  相似文献   

20.
昆虫为什么会长翅膀?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许多人都能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为了飞行."但至今发现最早的昆虫化石显示,有翅昆虫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大约35 000万年前,这比鸟的进化史还长,而且,史前的昆虫只有短而宽的小翅,不能产生足够的空气动力使其凌空飞舞.自从昆虫翅膀进化理论产生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对此感到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