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报告界定了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及战略意义,探讨了广东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以华南精密制造研究院、专业镇、深圳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然后借鉴先进地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做法,提出解决广东省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的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及相应对策,为广东推动公共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筑太原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太原经济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建立太原市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太原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分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婷  蔺洁  张超 《创新科技》2023,(7):13-28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测度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及协调发展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也因具备空间溢出效应而对周边地区创新有促进作用,且区内溢出效果优于区外溢出效果;(2)各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区内溢出效果最为明显,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区外溢出效果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协调发展、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设定不同评估周期、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和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盛亚  刘越  施宇 《创新科技》2021,21(4):9-18
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分类管理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更好地发挥作用.本研究从理论模型展开推演,基于司托克斯的二维象限模型,将我国的科技创新平台分为纯研究平台、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和公共服务型平台四种类型,并通过举例对每种类型对应的平台特征进行深入讨论.研究认为,要改变基于科学的创新和基于技术的创新的线性模型带来的无谓之争,根据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型和特征,以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基础—应用"的二维关系模型构建平台,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多点突破.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研组织。我国高校在推动交叉学科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上存在缺乏有效平台运行机制等较多障碍。建议从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机制、理顺科技创新平台内部的运行机制、构建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三方面考虑,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有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源的整合,科研团队的搭建,平台的管理与运行体制等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及实践,提出了科技创新平台管理的几种模式,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高校紧跟国家政策建立发展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已经建成三类四级体系,即基础研究类科技创新平台、应用研究类科技支撑平台、成果转化类科技服务平台三类和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四级。从纵向发展历史来看,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由少变多、由弱变强,呈现逐渐发展的态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与发达省份相比,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仍呈现出平台总量不足、国家级平台和交叉学科平台偏少。  相似文献   

8.
李云龙  夏立秋 《科技资讯》2010,(36):237-237
本文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并就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创新文化,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对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现将一些不够成熟的思考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以推动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持续发展。一、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含义刍议目前,对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统一的说法,从文献资料和工作实践来分析,一般地说,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科技资源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试基地、科技中介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等组成…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张青 《天津科技》2011,(4):80-82
阐述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通过具体数据对天津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原始创新,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积聚高端人才,以及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淮安市注重"三个结合",合理布局和不断优化全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了涵盖公共研发、企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的"一室两院一站  相似文献   

12.
政策环境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目前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政策环境的评价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应从基础性政策环境、保护性政策环境、支持性政策环境和生成性政策环境等要素综合分析,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首先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建设、战新产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6个方面总结了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发展成效。然后通过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及陕西西咸新区等国家级新区进行对比,发现两江新区创新能力存在不足之处。最后从打造"双创"品牌、集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双创"升级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科普视窗     
<正>贵州省新增3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贵州省今年又新增3家"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是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此次获批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分别是:贵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阳医学院西南中药民族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流体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至此,贵州省"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增至17家。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建设思路和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要求,浙江省共计划投入资金24.9亿元,已实际投入13.7亿元,在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基础上启动建设了33个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等三类重大创新平台,其中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6个、行业科技创新平台22个、区域创新平台5个。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工作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势必同常规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模式有诸多矛盾。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组建好创新平台,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试图从理论上对创新平台的组织和发展模式、平台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及平台党建工作五方面内容加以论述。以期达到相互参考与借鉴,共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底,国务院同意支持中关村实施"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1"是指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6"是指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等方面实施6项新政策。中关村的"1+6"先行先试政策⒈中关村创新平台中关村创新平台(即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平台下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科技金融、人才、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  相似文献   

18.
赵洁  胡浩  谭佳 《科技资讯》2023,(1):242-245
科技创新基地(平台)代表着本领域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力量,我国现有主要科技创新平台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及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问题,通过对创新资源梳理、整合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抓住这次优化整合机会升级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研发牵动产业、产业构建市场、市场引导创新的良性循环,按照聚焦关键、分类指导、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实现创新要素集聚,与各创新平台协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共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是提高区域科技实力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对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的地区,建好创新平台,对促进产业的提档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新力是一个国家发展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依托于“科教新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并在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进行了实施,从科技创新平台的原则与目标、平台的管理以及平台的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细致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内容。创新平台的最终目的在于组建一支科技创新团队,汇聚一批优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为学校的优秀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