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汶川地震驱动的滑坡灾害在四川省安县的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逆冲断层发震时上下盘加速度峰值的差异导致上盘滑坡灾害点密度远大于下盘;2)由于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双重影响及锁固段效应的作用,安县滑坡点高密度区位于距发震断层2~6 km处,表现出与其他研究区域不同的特征;3)河流的侧蚀、下蚀作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破碎岩土体和有效临空面,滑坡灾害多沿水系呈带状分布;4)滑坡灾害点高密度区与地震高烈度区基本重合;5)滑坡点密度值随岩性硬度的减弱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汶川地震次生地质敏感性评价模型,以距发震断层的距离、地形坡度、地层岩性、距离水系的距离、海拔高度、PGA为评价因子,对"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快速预测,为野外调查工作提供参考。预测结果显示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敏感性高的区域主要是芦山、宝兴、天全、雅安、荥经等县市的山区,并主要集中分布于发震断层附近的芦山县大川镇、宝盛乡、太平镇、双石镇、宝兴县灵关镇、天全县小河乡等区域。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利用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提供的芦山县城、太平镇、宝盛乡、龙门乡、清仁乡、上里镇、思延乡等重灾乡镇的震后高精度航空影像进行了地质灾害体的解译,利用GIS分析了芦山地震诱发的崩塌滑坡的空间分布关系和特征。结果表明崩塌滑坡主要受断层控制,距离发震断层3km范围内分布密度最大;坡度是影响崩滑分布的重要因素,崩滑体主要分布在坡度40°~50°范围内;在海拔高度1~1.5km范围内崩塌滑坡密度最大;距水系400m范围内的崩塌滑坡分布密度最大;白垩系泥岩、砂岩出露的地方容易产生大量崩塌滑坡;崩塌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Ⅸ烈度区。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同震干涉形变场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和60景日本ALOS/PALSAR1.1级雷达数据,采用两通差分干涉处理模式,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的同震干涉形变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干涉处理中图象配准、噪声滤波和相位解缠等若干关键算法的优化使用,成功获取了震中周围较大区域的形变干涉纹图和数值化位移场分布图,并通过形变等值线和跨断层剖面线对形变场进行了定量分析,客观揭示了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场的全貌及其空间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表形变场影响范围很大,但形变主要集中在断层两侧附近区域,在上下盘各约100km以外的远场区形变量较小.按形变幅度和梯度的差异整个形变场可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位于断裂带及其附近的非相干带所指示的强烈变形区,长度约250km,宽度在西南方向约35—15km,在东北方向约15—10km,西南宽东北窄,最大宽度位于汶川和映秀之间,这说明破裂由西南向东北扩展.这一区域是本次地震中形变最强烈,并形成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区域,该区域的形变InSAR已无法测出.另一个是位于非相干带南北两侧具有清晰可辨连续并向发震断层收敛的包络状干涉条纹所示的次级变形区,该区域在断层两侧的宽度各约70km,视线向位移为上盘沉降,沉降幅度约在-100cm以上,下盘抬升,抬升幅度约在120-130cm以下.上盘及断层附近干涉条纹相对密集,跨断层形变曲线粗糙锯齿,显示形变过程复杂,变形非均匀性突出.沿发震断层走向出现多处规模不等的局部隆起和沉降.远离发震断层的发散状宽缓条纹分布区域为远场弱变形区,形变量约为-20-30cin.这些形变特征反映了发震断层运动的分段差异性、上下盘之间的相对逆冲性及逆断层型地震上盘破坏的复杂性.初步分析认为汶川?  相似文献   

5.
2008年汶川5.12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这些滑坡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超过地震本身。系统的滑坡编目是进行滑坡研究的基础技术手段,能为滑坡量化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映秀极震区是地震滑坡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基于高精度卫星和航拍影像遥感和现场调查,获得映秀极震区约109.3km 2范围内共1948处地震滑坡的位置、类型及其基本几何特征,并利用GIS软件建立了地震滑坡编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地震滑坡编目数据同坡向、坡角、距山脊距离、地质单元与岩性、震中距、距发震断裂距离等环境因子进行叠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编目区内地震滑坡多分布在坡角为30°~50°的区域,其密度与坡度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山脊附近区域的地震滑坡密度较大,说明这些区域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是造成坡体破坏的重要原因;彭灌杂岩体区的地震滑坡发育程度比沉积岩区高;震中距、距发震断裂距离与地震滑坡密度呈单指数负相关关系,与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好吻合度,且发震断裂上盘地震滑坡发育程度高于下盘。  相似文献   

6.
蒋涛  崔圣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662-13671
近年来,川滇地区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2014年鲁甸Ms6.5级地震以及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4次地震均引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灾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从地震、地形地貌和地质3个大类因素中,选取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地震烈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坡向7个因子,对比分析此4次强震诱发滑坡分布规律。由此发现了一些共性特征:(1)4次地震均呈现出滑坡分布(数量和密度)与PGA和震级的正相关关系,(2)地质地貌越复杂地区(沟谷发育、坡降大)滑坡数量越多,(3)滑坡分布最大距离随地震震级增加而增加。另外,现发了差异性特征:(1)在最大影响距离0.2倍的近断层区域,汶川地震滑坡占76%,而其它3次地震仅占27%;(2)滑坡在相对软弱地层(第四系地层、软层等)分布数量反而较硬岩区滑坡分布最少。针对差异性,从发震断裂性质、震级、地层岩性、地震烈度、断层错动方向讨论了成因。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震中区崩塌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研究区为汶川地震的震中区,是研究地震崩塌最为典型的区域。通过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结合遥感解译的成果,分析震中区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揭示了震中区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研究区内崩塌灾害在平面分布上,主要沿水系沟谷两岸呈线状分布,并且多位于断裂带的上盘;剖面分布上,崩塌的发生存在明显的背坡面效应和断层错动方向效应。斜坡坡形、坡向、坡高、坡度以及岩性是影响斜坡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区内崩塌失稳机制以滑移式和倾倒式为主。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数量与面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地区发生了Ms 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灾害.本研究基于震后航空像片与多源卫星遥感影像,辅以实地调查方法,在GIS平台支持下,对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灾害进行了解译调查工作.截至本文完成,在约48 678 km2的滑坡影响区域内,圈定了48 007个地震诱发滑坡灾害,覆盖面积约711.8 km2,这一数据远高于目前已经发表的结果.解译调查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类型多样,多沿发震断裂密集分布,形成多处地震堰塞湖.考虑到少部分地区遥感影像质量差且人员无法到达,估计汶川地震实际诱发滑坡数量超过50 000个,覆盖面积约达750 km2.全面客观地统计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数量与面积,对进一步研究地震滑坡空间分布、机理、评价预测,以及反推地震特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龙门山地震地质背景,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成果,结合野外资料,对比分析了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差异,并探讨影响二者差异的因素,得到以下3点认识:(1)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不同,但汶川地震对芦山地震具有诱发作用;(2)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触发了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但汶川地震触发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在规模和持续时间上更广泛和持久;(3)水系对地表物质的侵蚀过程因地震驱动的崩滑而被加速。此外,汶川地震的震滑坡量远大于同震岩石隆升增加的山脉体积,未来几十年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0.
1879年甘肃武都南8级地震的震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9年7月1日(即清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在甘肃南部的武都、文县之间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称为武都南地震,震中烈度达Ⅺ度.本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物破坏和滑坡、崩塌、次生水灾等震害和约2万余人死亡.本文简要回顾了武都南8级地震的研究历史,归纳总结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特征和衰减规律,重新绘制了烈度等震线图,重点对本次地震的震害类型及特征、地震形变特征和震后抗灾救灾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总体上看,本次地震震级大,人员伤亡率高,破坏区范围广,震灾非常严重.科学总结和分析本次地震的震灾特征,对未来的大震科学研究、震灾防御和应急救援等均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云南鲁甸"8·3"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对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点剖析研究,得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有如下特征:(1)震前地质灾害多以中小型浅层崩塌和滑坡为主,震后诱发了诸如甘家寨、红石岩等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并且形成大量的沟谷崩滑堆积体,丰富了沟谷型泥石流的物源;(2)地质灾害集中分布于震中高烈度区域,以震中区龙头山镇最为集中,沿发震断裂带NNE-NE向构造密集发育;(3)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明显受控于河流水系(牛栏江、沙坝河、龙泉河等)、公路(昭巧二级公路、沙乐公路)等线性地貌单元和线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云南鲁甸“8.03”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基于对鲁甸县龙头山幅(G48E006006)地质灾害调查和对典型地质灾害点剖析研究,得出震后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有如下特征:(1)震前地质灾害多以中小型浅层崩塌和滑坡为主,震后诱发了诸如甘家寨、红石岩等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并且形成大量的沟谷崩滑堆积体,丰富了沟谷型泥石流的物源;(2)地质灾害集中分布于震中高烈度区域,以震中区龙头山镇最为集中,沿发震断裂带NNE-NE向构造密集发育;(3)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明显受控于河流水系(牛栏江、沙坝河、龙泉河等)、公路(昭巧二级公路、沙乐公路)等线性地貌单元和线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Ms6.2级地震,触发了大量同震地质灾害,亟需查明同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发育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为震后恢复重建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支撑。本文基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此次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并探讨了草滩村液化滑坡—泥流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Ⅶ度及以上烈度区内共发育1 535处同震地质灾害,主要为中小规模黄土滑坡和浅表层岩质崩塌,集中分布于黄土梁和黄土塬内冲沟两侧、单薄黄土梁两侧以及大型历史滑坡后壁等局部地形较陡峭的部位。地震因素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规律,而地形因素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局部分布规律。同震地质灾害在0.1~0.3 g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发震断层下盘区域、南东坡向、30~60 m坡高范围、斜坡中部以上20~40 m范围分布数量最多。受广泛关注的草滩村“砂涌”灾害本质是饱水黄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的液化滑坡。2016年完成的填沟造地工程改变了滑源区地表和地下水流通条件,地下水通道被堵塞,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和下部土体饱和可能是该处发生液化滑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许辉熙 《甘肃科技》2012,(22):36-39
以都汶公路(映秀至汶川段)为例,基于遥感影像,获取了汶川大地震诱发的滑坡和崩塌等次生灾害信息,借助GIS,分析了滑坡和崩塌与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地震烈度和距主断层距离4个影响因子的关系,获得了滑坡和崩塌两种次生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的Ms 7.0级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 8.0地震、2013年芦山Ms 7.0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发生的又一次强震。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九寨沟Ms 7.0级地震及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和历史地震分布、区域应力场、活动断层等资料,来揭示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动力机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之间的交汇区,显示活动断裂的交汇区对此次地震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2)发震断裂为虎牙断裂,断裂走向为北西西向,倾向南西,倾角较陡,属于高倾角左旋走滑型地震;(3)震中位于虎牙断裂北段的北部地震空区,充填了1973年和1976年4次大于Mw6.0级地震空区;(4)此次地震位于2008年汶川Ms 8.0级地震的库仑应力增加区,应是汶川地震的应力传递和触发的结果;(5)此次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部顶角区,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向北东方向的挤出是驱动此次地震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青川县重点区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利用航空影像对青川县红石河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并结合汶川地震前研究区地质灾害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193km2的范围内共解译地质灾害712处,其中,滑坡209处,崩塌486处,泥石流17处,地质灾害发育密度达到了3.7km-2。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断层上下盘效应、坡度效应、灾害链效应及高密度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近期开展的区域性调查、勘查项目所得的1031处滑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白龙江流域地质背景和外部环境主要因素中滑坡分布的敏感区段,以及不同规模滑坡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的敏感区段,探讨了各个因素控制和影响滑坡分布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流域内滑坡在以下地段集中分布:中山区、地形坡度15°~45°斜坡区、层状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干段断层10 km范围内、地震烈度Ⅶ~Ⅷ度区、小时最大降雨量35~40 mm地区、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人/km~2地区.巨型滑坡更加密集于中山区、浅变质岩+灰岩岩组分布区、距离主要断裂带不足5 km范围内以及白龙江及其一级支流河谷两岸;中小型滑坡在低山丘陵区、松散土层分布区、白龙江二级及以下支流岸坡上以及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地区更为集中;大型滑坡分布特征介于二者中间.巨型滑坡对断裂、地形、软岩敏感性最强,中小型滑坡对降雨、松散土体、人类活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抗震"大震偏弱"的现状,提出了二衬防垮塌单层配筋抗震技术,并建立了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二衬防垮塌抗震配筋准则。在汶川地震隧道震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技术,对罕遇烈度情况下错动断层与非错动断层2种情况进行研究,确定了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二衬防垮塌抗震配筋等级及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条件下,上盘距离断层2D(隧道跨度D)范围内和下盘距离断层1.5D范围内,二衬需双层配筋;上盘距断层2D~3D范围内和下盘距离断层1.5D~2.5D范围内,二衬需采用单层配筋。非错动断层条件下,设防烈度7度时,无需采用抗减震措施进行设防;设防烈度8度时,两侧距断层1D范围内需采用单层配筋;设防烈度9度时,两侧距断层约2.5D范围内需采用单层配筋。研究成果对断层破碎带段隧道结构抗减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23年积石山Ms6.2级地震是继2022年泸定Ms6.8级地震后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事件。2次地震均诱发大量地震地质灾害,但由于发震断层类型、地质和地貌等条件的差异,2次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呈现显著的差异性。为揭示不同震区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空间叠加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了积石山和泸定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和控灾因子。结果表明:断层类型控制了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优势坡向和垂向空间展布,即“背向坡效应”和“上下盘效应”;地貌条件是影响同震地质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即川西高山峡谷地貌中“线状”分布和陇西黄土地貌中“面状”分布;特殊土体类型、气候、植被覆盖等差异性是同震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处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子。本次研究可为不同断层类型和不同地貌区同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范围划定、趋势预测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汶川地震驱动的剥蚀作用及其在龙门山地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卫星影像处理和实地观测,对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确刻画,结合对该地区地貌高度、地形起伏度、降水特征等数据,进行地貌演化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控制了剥蚀作用的空间分布,地形起伏度也是控制汶川地震剥蚀作用的因素之一。汶川地震驱动的剥蚀作用不会造成龙门山宏观地貌高度的降低,受上冲断裂带的影响,龙门山可以维持现今的高度或者继续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