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11月8日,科学家们开始利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制造小型"宇宙大爆炸",模拟近140亿年前宇宙形成的瞬间过程。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关于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两条新闻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首先是11月8日,旨在探究宇宙起源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完成了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也许,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就能回答"宇宙如何产生、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外又是什么"这些疑问。据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建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建造费用高达37.6亿欧元。而中国也有20余名科学家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09,(23):15-16
在因电火花爆炸、烟尘和液氦泄露而关闭达一年之久后,世界上最大也最昂贵的物理实验设备——著名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已经准备好再次启动。如果一切顺利,今年12月,质子将会在日内瓦城外的地下轨道中进行撞击,来帮助科学家寻找宇宙大爆炸开始后一万亿分之一秒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力与粒子。  相似文献   

4.
粒子对撞机与宇宙大爆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0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公众从各种媒体得知,这座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将模拟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情景。以前,人们认为宇宙是静止的。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膨胀。30年代,勒梅特想:宇宙膨胀会不会是由一场大爆炸引起的?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阿尔法发表论文,发展了勒梅特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像“宇宙膨胀”、“大爆炸”、“初始奇点”之类的专业术语,现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用语的一部分。爆炸理论(Big Bang)是宇宙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演变而来的。本理论产生于观测到的哈勃定律下星系远离的速度,同时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弗里德曼模型,宇宙空间可能膨胀。延伸(数学上同插值相反)到过去,  相似文献   

6.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明根据:1,红移;2,太空中发现无源温度恰为2.73K;3,高温物理成果与宇宙中取得的资料相吻,但;其问题是:1.找不到大爆炸的中心;2,无法解释宇宙中像“万花筒”似的星星与星系结构;3,大爆炸应该产生的均一的空间,但目前宇宙探测结果宇宙空间是“弯曲”的,其弯曲规律与其理论结果不符。本文提出以无数次的爆炸组成了宇宙为的内容的“宇宙能量循环论”。可以说明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宇宙被认为产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紧接着“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极高,物质粒子全部以离子化形式存在。这种情况下,恒星星系这种致密的物质结构无法轻易形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去离子化,很多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氢和氦这种中性的、原子量小的原子。虽然恒星随后开始形成,但由于宇宙处于去离子化状态,光很…  相似文献   

8.
近日,维也纳科技人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欧洲核予研究中心人删强子对撞机将重离子在粒子加速器中发生对撞,产生极端高温的夸克一胶子一等离子体,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液体”。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08,(10):50-51
过去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不断在细节上加深对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及其交互的了解。了解的加深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变得更为丰满,但这个模型中仍存在缝隙,以至干我们无法绘制一幅完整的图画。为了帮助科学家揭示粒子物理学上这关建性的未解之谜,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支持,大型强子对撞机便担负起“数据提供者”的角色,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大型强子对撞机能够将两束质子加速到空前的状态而后发生相撞,此时的撞击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绝对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五大科学建团真的会被一一破解吗?  相似文献   

10.
1923年哈勃通过对星云距离的测量最终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后来又发现了普遍的星系红移,推测宇宙在膨胀,自然宇宙的过去比现在小,最小为零,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渐渐地形成了.可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是宇宙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发现当年宇宙学家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但现有的证据无法证明:宇宙大爆炸一定产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质,这仅仅是个假设,标准宇宙模型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本文尝试从另一个思路,重新对宇宙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幅模样,那时宇宙物质部聚集在一个“原始火球”内,处在异常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直到大约137亿年前,这个“火球”终于耐不住剧烈的高温,发生了大爆炸——传说中的“宇宙大爆炸”。  相似文献   

12.
探索宇宙是人类科学的永恒主题,哈勃天文望远镜使科学家通过测量宇宙膨胀的比率,得到宇宙的年龄大概是130亿年。1989年为了对宇宙大爆炸结构进行测量,美国发射了“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COBE使用仪器测量早期宇宙的发散红外和微波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13.
大爆炸宇宙理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宇宙理论,它在经过古斯等人提出的暴涨理论修正后日趋完善。但即使这样也还存在几个难题无法解决:(1)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揭示的宇宙背景辐射的不对称性;(2)宇宙中所有物质来源于大爆炸没有实验依据;(3)存在暴涨中宇宙膨胀的超光速问题。为了解释上述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大爆炸宇宙理论基础上的多宇宙模型:总星系局爆宇宙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文中提出了检验理论模型新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最终确认真实的宇宙到底更符合哪个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到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今天迅速流行开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人们对宇宙的起源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找到确凿的证据,即便是目前学术界认可度最高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亦是如此。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大爆炸”似乎就是宇宙的本源,这与媒体对学说的解读和传播密不可分。“大爆炸”理论会不会再成为一个传说?公众又该以何种心态来对待新兴的科学理论呢?  相似文献   

15.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2008年12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8年度十大科学发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启动位居榜首,中国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名列第四。1.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  相似文献   

16.
王呜阳 《科学世界》2012,(10):12-43
如今,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全世界科学领域最受关注的一家研究机构,它拥有一套加速环道周长达27公里的巨型实验设备“LHC”(大型强子对撞机)。 利用这套巨大的实验设备,物理学家们正在研究构成宇宙的“最小部件”——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7.
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2010年3月19日刷新了由它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分别加速至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是原纪录的三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宇宙大爆炸的起点疑难出发,依据宇宙观测的新证据,论述了宇宙在时间上既无起点也没有终点.从最小的物质构成到最大的宇宙形成两个方面说明宇宙自然的逻辑前提,认为在可理解宇宙的概念下,大爆炸是循环宇宙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宇宙大爆炸模型来说明宇宙不会“热寂”。  相似文献   

20.
<正>《自然-物理学》4月24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欧核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质子对撞时产生了大量含有奇夸克的粒子,且数量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大爆炸后不久,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尚未形成,夸克和胶子及它们的组成部分在高温的宇宙"原始汤"中自由移动。这种混合物被称为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