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泰山地区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重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有利于当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借助泰山现有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借力发展中的泰山地区茶产业,发展茶文化旅游是可行的。泰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目标要求泰山地区茶品牌的做大做强;当地相关行政部门与企业、高校应合作设计茶文化旅游线路,塑造茶文化旅游形象;扩大媒体宣传,培养高端人才,最终打造出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泰山地区茶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宜昌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和中国旅游名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必将带动和促进宜昌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历史茶文化是构建当代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宜昌历史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总结取得的主要成绩,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挖掘历史茶文化资源、促进区域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客家地区茶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独特,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能够促进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洱茶属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当前,以茶会友、以茶养心、以茶修身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时尚。普洱茶文化贯穿于普洱茶叶的采摘、制作、选茶、煮茗、饮用、礼仪以及普洱茶诗、茶画、茶俗、茶歌、茶舞等诸方面。基于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普洱茶文化,借助云南普洱茶产地多民族风情和生态茶园建设,将其全方位、多层次渗透于旅游六大要素,设计多种符合游客需求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重塑茶马古道旅游线和澜沧江普洱茶旅游带品牌形象,使云南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普洱茶文化旅游、区域经济形成共赢局面,现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普洱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普洱茶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一些战略对策,以期对普洱茶文化旅游发展和滇西旅游多元化发展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熵值法原理,以市域作为基本研究单元,从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规模、旅游效益、经济基础、旅游环境6个方面构建评价广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广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存在较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差异明显,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正确分析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可以从客观上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文章选取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综合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区对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贡献率在缓慢下降,且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进一步缩小各区域旅游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7.
购物旅游———广东省旅游购物发展的新亮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旅游活动行为分层理论,从广东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出发,认为广东省旅游购物发展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购物旅游,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购物旅游的发展思路,同时初步设计出几种专项购物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探讨广东省21个地市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水平之间的错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大部分地市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现象;根据错位情况,可将广东省21个地市分成正向错位型地市、基本无错位型地市、负向错位型地市三类;并从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霞 《科技信息》2011,(18):82-83
武夷山是中国的茶文化艺术之乡,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和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的优势,开展茶文化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目前武夷山发展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本文就茶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武夷山区域间茶旅资源的结合、茶旅的专业导游和导游词等方面的不足,提出该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陶宁 《科技资讯》2007,(17):167-168
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中国的茶文化旅游起步较晚,近几年的发展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茶文化旅游的价值和意义,开辟一条有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宜昌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样化发展,茶文化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推动宜昌旅游产品向纵深发展。本文在分析宜昌茶文化的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宜昌的名茶开发意义,提出了宜昌茶文化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因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都市和乡村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一雅一俗,不仅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而且二者统筹互动,都市茶文化开拓了客源市场,乡村茶文化丰富了旅游资源,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在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及核心-边缘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的空间布局应以多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发展极核,形成区域旅游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以次区域旅游合作为重心,构建多层次旅游圈;以"三纵三横"干线为旅游重点走廊,形成跨区域旅游经济带.通过点、轴、圈,将中部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连成一片,由点到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旅游协作区域.  相似文献   

15.
浅议四川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各省市都在开发各自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四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故乡,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而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茶叶、茶具、茶馆、茶史博物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对象。本文主要就在开发茶文化资源中如何抓住其特色,发掘其吸引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论开发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优势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旅游是茶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文章介绍了茶文化旅游开发对信阳市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信阳市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并提出了信阳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促进广东省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以2012—2018年百度指数中的网络关注度为依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广东省市域旅游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市域旅游联系网络密度不断增大,网络集中度不断下降,网络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2)广东省四大区域旅游网络联系派系结构不明显,“俱乐部”效应不显著,但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点;珠三角地市,特别是广州、深圳市,一直处于核心区,点度中心度高,为多维尺度(MDS)图中的第一梯队,东莞、佛山、惠州、珠海市为第二梯队,其余地市为第三梯队. (3)影响广东省市域旅游网络联系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时间距离、空间近邻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Theil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3种测度方法,分析了2003年~2012年10年间广东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特征.结果表明:(1)2003年~2012年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市际差异Tp、地带间差异Tbr、地带内差异Twr整体趋势是逐年下降,2012年地带内Twr略有上升,且地带间差异始终大于地带内差异;(2)地带间差异Tbr对总体差异Tp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3)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在不同城市中的吻合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在游客体验价值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服务、成本、环境、特色和行为体验因子为测量维度的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再引入施密特对顾客体验类型的划分形成评价语集,做出评判R矩阵.进一步选取顾渚村作为案例村进行实地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综合模糊评价、假设检验、因子分析等相应分析,得到顾渚村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值,并从中找出不足,给出顾渚村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研究,分析了国内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现状,探讨了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实施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措施,力争为区域旅游业信息化升级、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业水平和旅游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