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应变场三种主要特征-局部高峰应变梯度和周围受强大的弹性约束,设计出一种带中心孔高应梯度异形试板,有效地模拟圆筒压力容顺接管区高应变场裂纹的EPFM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单边半椭圆缺口试板,以满足压力容器接管高应变区断裂评定和疲劳性能研究的需要。通过弹塑性有限元素法计算及实验,表明该试板具有压力容器接管连接处的应变分布特征:高峰值应变、高应变梯度及周围被广大弹性区包围。  相似文献   

3.
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高应变剃度、强大的弹性约束和应变峰值呈单向应力状态的特征,在压力容器接管模拟试板的基础上,对多种孔径的异型板应力应变场进行光弹性试验研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就不带裂纹和带有裂纹的异型板进行应力分析。数值结果表明,高峰应变区的应力集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为异型板设计的合理性和裂纹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带焊接残余应力的焊接试板对文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修正J积分作为裂断裂参量建立的断裂准则,测得的缺口和裂纹断裂预测值与实验实测值非常接近,其误差在10%之内。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单半椭圆缺口试板,以满足压力容器接管高应变区断裂评定和疲劳性能研究的需要。通过弹塑性有限元素法计算及实验,表明该试板具有压力容器拉管连接处的应分布特征;高峰值应变,高应变梯度及周围被广大弹性区包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压力容器接管部位高应变区的特点,试用一种双面开键形槽的三点弯曲试件模拟其特征,其中以弹塑性断裂参量CTOD(δ)作为控制该区内裂纹疲劳扩展的主要参量,并采用双引伸计法动态测量CTOD.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下,高应变区在亚临界裂纹扩展范围内,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在双对数坐标上与裂纹尖端的张开位移△CTOD(△δ)呈线性关系:△CTOD可以作为控制高应变区应力循环和应变循环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力学参量,且与(da)/(dN)呈Paris定律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的特征,在压力容器接管模拟试板的基础上,对多种孔径的异型板应力应变场应用拟协调条件,建立单元间位移弱连续条件的拟协调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不需要应力满足平衡条件,简化了矩阵求逆计算,容易得出应变的离散精度,因此可以解决常规有限元难以适应的奇异性领域。文章分别就不带裂纹和带有裂纹的异型板进行应力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峰应变区的应力集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为压力容器接管部位的设计和裂纹疲劳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的特征,在不同孔径异形模拟试板应力应变场的光弹性分析基础上,应用奇异等参元,分析了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结果表明,与双参数法获得的应力强度因子较为吻合,为压力容器接管部位的设计和裂纹疲劳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压力容器的失效大多为弹塑性断裂失效,CEGBR6、PD6493、SAPV95等规范都采用J积分参量进行断裂评价.开展了裂纹尺寸为随机变量时的弹塑性断裂分析,讨论了弹塑性的随机平衡微分方程和J积分随机分析方法,推导了裂纹尺寸对[B]矩阵和[Dep]矩阵的影响.编制了弹塑性随机有限元程序,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Morte-carlo方法相比误差为1.05%.  相似文献   

10.
含损伤焊接接头裂纹体J积分的有限元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三点弯曲裂纹试样,利用弹塑性损伤-应变耦合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强度匹配焊接接头中,母材区断裂应变的变化对焊缝区裂纹断裂力学参量J积分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接头中,材料损伤的出现将使裂纹扩展驱动力J积分增加,即裂纹更易扩展。对于高、等和低匹配的焊接接头,在焊缝区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母材区断裂应变的减小,焊缝区的塑性应变及裂纹扩展驱动力J积分均有明显的提高,使结构的安全性下降。随着接头强度匹配比的降低(母材屈服强度的升高),母材区断裂应变的变化对J积分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断裂力学方法分析桓仁大坝劈头裂缝的稳定性。用等参数奇异单元法计算不同裂缝深度在各种荷载及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强度因子,並用等效裂缝长度法推求大坝混凝土的断裂韧度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Neuber关系的推导过程,描出Neuber关系,即使对Ⅲ型加载问题也不是解析解。本文根据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对幂强化材料,导出了Ⅲ型加载裂纹问题弹塑性应力应变集中关系。同时分折了Ⅰ型缺口弹塑性应力应变集中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单介绍了近代力学某些分支发展概况、当前的研究前沿课题,特别是与上程科学密切相关的一些新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作者在分析力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学力学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做法与收获。  相似文献   

15.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林 《科技信息》2008,(14):172-173
根据《流体力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流体力学课教学现状,从创新、整合、优化、共享的角度,提出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重点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理解D6程序的基础上,对其缺点进行了初步改造.文中重点对D6程序所使用的坐标系和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推导,并阐明了如何在地面坐标系中获得弹丸六自由度运动诸元的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迅速使用该程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力学的方法推导等温气压公式,并解决玻尔兹曼分布不能处理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减速器箱盖、座为例,讨论了复杂机械零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包括结构设计、绘图及绘图文件库的建立,还简要介绍了软件编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欣  吴方瑞 《江西科学》1997,15(4):252-254
探讨了一种判断单元体σmax方位的便利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谭伟石  崔维娜  邓开明 《江西科学》2005,23(5):649-650,675
介绍了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整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