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田县农科所丁华政来稿,介绍他们所于1980、81连续两年试种再生稻获得成功的情况。来稿说,水稻收割后,稻桩上会萌发出再生蘖,这种再生蘖会继续生长结实再收一次稻,这就是再生稻。再生稻具有生长期短、日  相似文献   

2.
国内用“三系”或“两系培育的水稻杂优种,已在生产上开始试验应用。近年来,芜湖地区农科所用“两系”制成的一个杂优稻组合“336×泾紫8-3”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等优点,但空瘪粒率高,影响产量。杂优种“336×泾紫  相似文献   

3.
阿青5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和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联合选育的高原优质青稞新品种,2002年10月21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1990年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用自育品系83-93-7-2-1作母本,以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育成品种川83-5319作父本组配杂交,经7年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5号系春性中晚熟青稞品种全生育期122d。属四棱裸大麦,长芒、勾头、全抽穗,穗脖弯垂,株高85-90cm株型半紧凑型,幼苗绿色,半直立型,长势强,分蘖多。种子锥型、黄褐色、腊质,腹沟浅,千粒重40.8g,穗长6.0cm,穗粒数37.0粒/穗,小穗密度6.2粒/cm。籽粒品质好,蛋白质含量8.4%。容重805g/L,粗淀粉(干基)78%,氨基酸总量8.9%,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中抗云纹病和网斑病,轻感散黑穗病、斑点病,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1.49%,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39.5kg/hm^2,较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9.2%。生产示范平均产量4095kg/hm^2,较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33.6%,适宜在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也适宜在海拔2600-3300米之间的云、甘、青、藏等省青稞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平湖县农科所金伟来稿,反映他们在早稻成熟期间发现有相当比重的小花存在滞育的现象。文章说,水稻结实率和谷粒饱满度是组成单位面积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小花滞育,造成穗色不整齐,谷色青黄分明,并在~定程度上降低了结实率和粒重。所谓小  相似文献   

5.
三十烷基磷酸酯钾(TPK)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可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有效穗粒数,提高粒重,可提早成熟4~5d,增产19.8%,还可减轻穗颈瘟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杂稻丢栽进行晒田控苗,是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成穗率、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试验以亩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18万的80-90%晒田控苗,成穗率达74.4—79.5%,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自一九七○年来,舟山地区农科所开展了电子流诱变育种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选育出水稻、大麦的一些新品种和新品系。高能电子流是利用感应圈(现成的物理教育仪器)获得的。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在用电子流处理稻、麦种子前,先将种子用薄水浸种催芽30小时(在28℃),使种子萌动露白。小型的感应圈一般一次可处理稻、麦种子15~20粒,一次处理的时间在4~15秒不等。处理后将种子放在培养皿里,在28℃下长出胚芽、胚根后移至秧田,成苗后栽插到大田,扶苗成穗。  相似文献   

8.
对牡丹江农科所10个决选粳稻品系和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遗传力的分析,在选择强度相同时,对单株产量直接选择的效率比通过其他性状间接选择效率高,单株产量与穗长、株高、单株穗数、千粒重的相关遗传贡献率均大于70%,说明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成分引起的,环境造成的相关变异很小,千粒单株穗数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连作晚稻田中的秋籼,对连晚直播粳稻的产量影响很大。含籼1%减产2.5%,但未选显著标点;含籼5%减产17.0%;含籼10%减产22.1%;含籼超过15%减产32.6%以上,均达到极显著标点。所以,连晚直播稻的含籼率临界值为1%。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锐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产量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巨胚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淹水、旱种、垄畦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垄畦栽培方式下,西巨胚1号产量比淹水栽培下增产24.33%,产量构成较合理,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显著提高;旱种下产量各构成因素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减产显著。有效穗、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有效穗数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千粒重呈较弱的负相关,因此,生产上巨胚稻栽培建议采用垄畦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在制定巨胚稻高产栽培措施时,应加强稻田水分管理,在提高千粒重的同时,主攻并协调好有效穗数和每德粒数。  相似文献   

11.
能否将黑稻的有益性状转移到普通稻上,改善普通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千粒重,是本项研究的出发点和期待达到的目的。现将研究情况的进展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选用3个黑稻品种和11个普通稻品种,采用3种组配方式配制21个杂交组合。杂交于温室内进行,收获F_0及亲本种子,第二年将F_0种子栽植于田间,调查亲本及F_1代植株叶色、种皮色、有效分蘖数、株高、穗长、穗茎长、穗粒数及干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常规手插稻为对照,研究机插晚稻的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生长发育方面,机插稻秧苗素质明显比对照差;单株分蘖数略多,但分蘖发生较迟;叶面积指数在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较对照低,而孕穗期接近或超过对照,干物质积累始终较低。生理方面,机插稻的叶片叶绿素、氮磷钾含量、碳氮比、籽粒灌浆速率都与手插稻不同。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机插稻丛穗数显著增加,穗粒数显著降低,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机插稻要获得较好收成,必须保证足够的穗数。  相似文献   

13.
78一1601 单季杂交中稻高产栽培的初步探讨(28 页) 徐州地区农科所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78一1607 1977年水稻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 试验总结(21页) 徐州地区农科所 一九七八年一月78一1602 棉花试验研究总结(4T页) 徐州地区农科所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78一1608 洪泽湖资沉调查初步报告(35页) 江苏省地理研究所 一九七八年78一1603 稻纵卷叶螟抗寒力初步测定(8页) 徐州地区农科所 一九七八年一月78一1609有关水稻白叶枯病的日本文献选译(24 页) 上海科技情报所 一九七七年十月78一1604 稻纵卷叶螟标记释放试验小结(7页) 徐州地区农科所 一九七八…  相似文献   

14.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又称绿穗病、青粉病,当地群众俗称“火焰包”。近年来,由于水稻品种更新步伐加快,品种多、乱、杂,稻曲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30%,不但影响产量,降低品质,而且病粒及米糠对人畜有害。因此,抓好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水稻抛秧技术对水稻产量、经济性状、生育特征等的影响。试验表明,抛秧稻和手插稻相比,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分蘖数、叶面积、根系数明显增大,增产5.14%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处麦1号是丽水地区农科所1974年从早熟3号中选出特早熟单株,经过三年六代定向培育而成。株高78~88公分,穗长5.4~5.7公分,每穗20粒左右,千粒重40克,二棱白壳长芒皮大麦。处麦1号成熟特早。1976年~1977年全省20个点试验,一般比早熟3号早熟5~13天左右。地区农科所1976~1977年11月28日播种,3月15日抽穗,4月22日成熟;1977年~1978年  相似文献   

17.
由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与丽水地区农科所协作选育的早熟晚籼新品种“浙丽1号”,已于去年12月在丽水通过技术鉴定。“浙丽1号”的原试种代号为“8202”,是1974年用晚籼“广塘矮”作母本,与抗褐稻虱的“mudgo”杂交,1975年以其F_1为母本,再与“竹科2号”杂交,经多代抗病虫测定选育于19T8年定型的。1980、1981年两年参加丽水地区区域试验。1982、1983年两  相似文献   

18.
“嘉育293”系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早籼新品种,其特性为大穗多粒,平均每亩有效穗为27.13万穗。每穗总粒113.2粒,实粒90.7粒,空秕率19.9%,千粒重23g左右(1993~1994年大田调查)。一般高产田块产量能超千斤,是以往推广品种所未有的。第二为熟期适中:该品种在镇海作绿肥茬栽培,全生育期114d左右,作大麦、油菜茬为103~106d,属中熟早籼品种。秧龄弹性大,既可作绿肥茬早稻,也适春花茬栽培。几年来,作三熟茬口种植,基本无明显的早穗现象。该品种耐肥抗倒,熟色清秀,抗落粒,出米率高、比原品种“二九丰”出米率高3%~5%。抗白叶枯病,中抗白背飞虱,纹枯病轻,对稻瘟病的抗性也明显好于中87-156等品种。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九大”团结、胜利路线指引下,温州地区农科所于1971年对18种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叶蝉、褐稻虱及稻小粒菌核病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据试验,50%杀螟腈乳剂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叶蝉和三化螟等多种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稻纵卷叶螟尤为显著;50%6711乳剂每亩2—3两加水泼浇,防治三化螟、稻飞虱和稻叶蝉等有良好的效果;50%硫特普乳剂及35%硫环磷乳剂等,对稻纵卷叶螟、稻  相似文献   

20.
"白拂"是以"縞稻"作母本、"Labell"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叶绿色具白条纹、颖和长芒均为白色的观赏稻新品种;"绿叶红妆"是以"縞稻"作母本、"北谷4"作父本的杂交后代再与"C239"(父本)杂交,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叶绿色具白条纹、稻穗有芒且穗色由白渐变成粉红色的观赏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