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说文解字》中的"示"部字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寓意,笔者以"示"部字为基点,通过对"示"部个体汉字的形义探源,展示其折射的特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示”部字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而它们都源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通过分析《说文解字》“示”部字的语义,来挖掘上古文化中的自然崇拜现象。  相似文献   

3.
"冲突法理论"应当被理解为对于"为何适用外国法"做出解释的理论。作为一种中国式世界观表达的"天下"理念为我们思考"为何适用外国法"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在"天下"的视界下,冲突法理论将由工具和技术层面的考虑和计算提升至精神气质层面,并基于"无外"的原则在"和而不同"的框架下形成适用外国法的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4.
袁韬 《科技信息》2011,(34):77-77
一个企业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髓和灵魂。同煤精神"强企报国、敬业奉献、创新发展、卓越至上"十六字的提出是集团公司60年精神力量、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精华凝练,是对大同煤矿不同时期企业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是集团公司精神层面的实践成果。一、同煤精神60年传承,为大同煤矿发展做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  相似文献   

5.
李应昇是东林诸贤中最能体现东林节义精神的典型人物,其事迹充分展示了东林志士的人格特征,理解李应昇对于东林节义精神的认知与实践,应结合其一生的主要活动轨迹来探析。在上层政治层面,他严守"君臣之礼",坚持以"公言"论"国是",严申"君子小人之辨";在社会实践层面,他倡行关心民生、"惠商恤民"的清和之政,道德教化上"推明紫阳之教";在家庭伦理层面,他力倡忠孝一统和"移孝为忠",并把一腔正气和崇高的生命意识传承给后代,完成了其人生使命和节义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6.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肖"得声的55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1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4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肖"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7.
外动字是《马氏文通》根据意义划分出的汉语动字的一个次类,可以带止词是外动字重要的语法功能之一。在《外动字与止词》节,《文通》着重讲述了几类特殊外动字的用法:"教"、"告"、"言"、"示"等动字带双止词;用为"作为"义的动字"为";动字"谓"、"言"等以顿、读为止词;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外动字止词前置等。  相似文献   

8.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为视角来构建与评析《论语》中"礼"字的原型。通过对"礼"字词源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层面的分析及"礼"字在三个译本中使用频率的统计,揭示出构建"礼"字原型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博物馆现藏一方东汉永兴二年所立"李孟初神祠碑"。笔者就碑刻保存现状进行了重新整理,纠正了过去著录中对碑刻的错误记载,并结合清代最初发现的存字,对碑文的释读作出了补正,由现存51字考释出182字。碑文有"部劝农贼捕掾李龙,南部游徼",与文献记载中的劝农掾春夏劝农相互印证,有助于深化对汉代地方属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对碑文所做的考释,对于了解汉代南阳地方农官劝农掾以及前人的书法艺术等,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化中,"文"字概念的一个核心层面即其所包含的对偶互补机制。从战国以来,对"文"字的阐释就开始与二元对偶的观念相结合,这一点,既与之前的文(纹)饰传统不可分割,同时又深刻地决定了后来对"文"的理解的大方向。通过对礼器文(纹)饰以及文章的表现形态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作为对偶观念的"文"怎样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式,同时这些艺术的形式特征反过来也印证了"文"的观念的核心,就在于其终极性的对偶互补之中。  相似文献   

11.
王筠所论的"古今字",指的是为记录一个词,不同时期的文献中使用了不同的字符这一现象。王筠使用"古今字",是以沟通字词关系为目的的,"古今字"和专门论述汉字造字演变的术语"分别文"、"累增字"并不处在同一理论层面上。把王筠的"分别文"、"累增字"概念与"古今字"概念混同起来是有违学术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处理好教育与精神成长的关系,是黑塞教育小说一直思考的主题。黑塞的教育观主要源于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但现实却将"教育"理解为"进身之阶",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戕害了人的身心自由,有悖于黑塞的教育理想;同时,黑塞看到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虽然它一方面可以培养人的精神,使人成为健康、完美、自信的人;但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多局限在精神层面,人往往难以融入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式义上;功能层面的差别表现在造句功能、预设、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说文》对"匕"字的解释包含两层意思,"相与比叙"和"用以取饭的器具"。从古文字字形考察,是原本来源不同的两个字混同为一个字。在《说文》系统中,"匕"部字和其他含有"匕"部件字构意大体不出《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文字和相关文献,可以进一步理顺相关字的释义。  相似文献   

15.
“祖”的形义结构及文化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祖"字,必然与"且"和"示"有关."且"的本义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最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一则是认为"且"是"俎"的古文;一则是以"且"为男性生殖器的形象,意指祖先.文章先举例考证二说的不妥,最后从"且"和"示"两方面结合起来研究,"且"至"祖",其所以选择"示"作为明确意义的符号,是寄寓了特有的文化内涵的,反映了对"人之始"的祖先所怀托的尊尚意识.  相似文献   

16.
"之言"是常用的训诂术语,前人对它的含义及用法有不同的看法.<广雅疏证>是一部由刘诂学向语源学推进的辉煌巨著,在考察统计"之言"在镇书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之后,发现"之言"涉及的词(字)除大多指同源词外,还可能指通假字、联绵词或名物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等,有时甚至只是一般性地解释词义,理解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创新、观念、人才培养、科学精神培育等层面详尽论述基础研究的社会功能,以进一步提高并促进人们对基础研究的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邓霞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0):59-62
通过汉代体育文化的客观表现,从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对汉画像中所体现的体育文化形态进行解析,一方面体现了汉画像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体育文化的理解和拓展,及对于今天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时代及社会大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法律等层面及民企本身存在的内部管理、资金流转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壮大。河南省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企业管理的转型与创新;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农"字做文章;发扬豫商精神,提升豫商深层价值等。  相似文献   

20.
感悟空间     
郎雯 《科技信息》2011,(7):I0088-I0088,I0108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己与空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入的理解过程中已经走向亲和的新层面。多元化的空间设计流派纷呈,但从中我们仍可以"嗅"出:当代环境空间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以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为重心。本文将从行为心理的角度,探讨环境空间的多层次性和主体性,以及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现和感悟空间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