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良 《甘肃科技》2014,30(15):116-118
随着车辆的增加及交通流量的增大,旧路使用几年后会出现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等弊端和问题,因此,对旧路进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夏阿二级公路的改建工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公路改建工程的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道218线库尔勒-尉犁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路面基层隆起现象的原因分析,找出病害的原因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温度应力所造成的。并通过实例阐述出现隆起现象后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车辆的增加,交通流量的增大,旧路使用几年后会出现,路基病害多,路面老化,通行能力差等弊端和问题,因此对旧路进行改建是改善道路交通条件的一个重要措施。文章结合近几年来公路改建项目的经验,针对改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新旧路的路基,路面衔接、改建时的交通安全维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公路改建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级公路二灰土路面基层的广泛应用,经与石灰土相比,在质量控制手段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试验检测方法不能满足质量控制的需要,结合河南省公路"网化工程"及省道商(丘)桐(柏)路上蔡境旧路改建工程的实践,采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郾马路改建工程为例,通过旧路面的补强利用与拆除重建的比较,阐述在公路的大修和改建过程中,应根据旧路的修建历史,公路等级,路基、路面破损状况,路基高度,字让地理条件等具体情况,在对旧路面的利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合(肥)水(家湖)公路改建工程的旧混凝土路面改造应用冲击碾压技术,有效地解决旧板的脱空、提高路基回弹模量,为旧混凝土路面改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增加路基压实度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公路改建升级工程中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灵芝 《科技信息》2010,(5):298-298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的臼益增加,公路路网的改建升级工程已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改建工程中的旧路一般被充分利用.而如何有效地防止新旧路基结合部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导致路面纵向裂缝.成为了公路改建施工中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路面的使用寿命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不断增长,路面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养护维修工作日益繁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磨光、露骨、错台等病害,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旧水泥路面作为刚性底基层,加铺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构形式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关键作用是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防治反射裂缝通常采取铺筑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公路改建设计过程中选线、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及交叉工程等设计原则,并结合 S324杭徽路昱岭关至大阜段公路改建工程,提出公路改建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技术措施,对同类公路改建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又称二灰碎石,属于工业废渣稳定类材料。近年来,二灰碎石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合理的成本被广泛用于县乡公路的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本文结合洛阳市县乡公路改建工程的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旧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分析归纳出旧路改建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于新建工程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老路改造工程设计中,应首先对老路线形进行全面认真的调查,根据公路改造标准,结合老路平、纵、横断面现状及路面结构强度,综合进行路线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路面等级不断提高,根据对沥青路基路面的施工实践,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如路基压实度,路面基层质量、透层油与黏层油质量、沥青路面接缝处理以及桥头与伸缩处理进行了论述,这些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市水泥混凝土公路改建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处于不同使用状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的主要施工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4.
李军保 《甘肃科技》2010,26(24):145-146
国道212线宕昌至两河口公路改建工程,所处陇南宕昌县境内,该地区降水量大、地下水丰富,且通行重型车辆多,对道路承载力要求高。为提高道路承载力,延长道路使用奉命,部分路段路面基层采用双基层施工,即下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上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强度高、板体性好、耐久性好、干温缩较小、易于施工等优点被逐渐推广和应用。笔者参加了国道212线宕昌至两河口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现就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做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路面基层是公路路面各主要结构中处于中间的面层,对于路面整体结构和路面强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特别在分散荷载、传递负荷、支撑重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该研究从公路路面基层的行业概念的分析出发,阐述公路路面建设中路面基层项目施工的基本特点,提供了公路路面基层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希望对行业加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建设精品公路路面基层项目起到技术、方法的研讨与提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不断增长,路面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养护维修工作日益繁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磨光、露骨、错台等病害,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旧水泥路面作为刚性底基层,加铺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结构形式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关键作用是减少或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防治反射裂缝通常采取铺筑沥青碎石柔性基层。  相似文献   

17.
冷再生施工工艺应用于公路改建工程底基层(基层)施工中,充分利用了原路材料,减少二次污染;具有投资少、进度快、质量高等优点。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今天,用于二级公路乃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维修改造,前景不可估量。本文针对冷再生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要点的控制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盛冬梅 《科技资讯》2011,(10):166-16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经济的迅速发展,县乡公路也面临一次变革即从低等级路面,转向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高等级路面的建设-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仍有一些公路在质量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对县乡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厦缺陷的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军 《科技资讯》2013,(22):66-6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公路项目建设中技术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不当,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公路建设对于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路基路面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主要是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行软基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已跟不上公路建设的需要,为适应新的要求制定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新《规范》完善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了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计指标、标准,修订了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统一了空隙率的体积指标的计算方法,修订并补充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下面就以S201线克榆改建工程第七合同段路面工程为例,浅析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