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耕还林在镇巴县已实施了12年,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自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镇巴县逐步进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成果巩固阶段。笔者就镇巴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镇巴县玉米生产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玉米生产发展思路和对策,对镇巴县玉米生产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战略性营销决策分析模式(即SWOT),对镇巴县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提升镇巴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5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镇巴县养羊业的调研,认为该县养羊条件好、优势强,表现在山羊品种优良、饲草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高、群众有积极性、技术队伍充实、机构完善,存在的限制因素是:林牧矛盾突出,缺乏科学养羊技术和龙头企业带动。建议和措施:充分队以养羊产业是镇巴的优势产业,协调好林牧矛盾,允许在成林区和荒山杂灌区放牧,增加对养羊的投入,扶持养羊大户,弓l进发展布尔山羊,扩大对外宣传,引进龙头企业,加强养羊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
《汉中科技》2013,(1):F0002-F0002
12月12日,镇巴县隆重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县上四大家领导、各镇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科技工作者共4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镇巴县石材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工业吲区建没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制定了园区建设规划,理顺了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加工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镇巴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分析了全县农村沼气建没呈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茶叶加工企业居于茶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下联茶园上联销售,主导着茶叶产品质量的高低等。为此本文通过对镇巴县茶叶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及规模类型比例、规模企业概况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可供有关方面在指导、建设、发展茶叶加工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镇巴县核桃虫害发生状况,阐述了主要虫害银杏大蚕蛾,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条件和原因,提出了防控对策和除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秦军 《汉中科技》2013,(1):19-21
1概述 镇巴县是陕南的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企业14户,其中年生产能力21万吨1户,15万吨1户,9万吨1户,6万吨11户。常年产量在11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7000万元,煤矿行业解决就业人员近5000人,有力推动了我县餐饮、住宿、运输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镇巴县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镇巴县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办法。旨在推动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发展林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实现林业产业高效、快速发展的有效载体。针对镇巴县林业专业合作社起步晚、发展慢、带动弱等问题,破解发展瓶颈,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全县专业合作社走向市场化、规模化,对促进镇巴县林业产业和林业经济发展,提升山区林农致富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小涛  林红枫 《汉中科技》2010,(6):51-51,58
概述了镇巴县“东桑西移”项目实施的意义,提出了强化领导、科学选址、典型带动、兑现奖惩、加强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棕壤土是镇巴县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占土壤总面积的90.28%。综合治理与改良黄棕壤土,涉及退耕还林、水土保持、自然生态、环保等方面,是各级政府共同配合实施的系统工程。通过退耕还林(草),综合治理,兴修水平梯地,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使全县黄棕壤土治理改良工程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镇巴县退耕还林工程建没情况,总结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和产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是国家关注的问题,政策兑现结束后的经济收入是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通过对镇巴县退耕还林的调研,总结了该县在工程实施中做出的成绩和在巩固建设成果上好的做法,经过分析,找出了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及后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天培 《大自然》2011,(6):13-15
镇巴县是陕西省的27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历史上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郑专区(今陕西省汉中市)出口的山货特产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镇巴县。但是,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和上世纪60年代的毁林开荒运动使这里的森林元气大伤。此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害,县域经济一度一蹶不振,人民生活陷入网难之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镇巴县重整旗鼓,大做“绿色”文章,使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县域经济开始步人协调发展的轨道,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  相似文献   

18.
粟榜跃  邹代芝 《汉中科技》2013,(1):38-38,30
镇巴县是陕南白山羊中心产区,2010年末,存栏10.18万只,出栏7.82万只,羊肉产量1429吨。陕南白山羊种群中,夹杂有黑山羊,为了了解黑山羊生产现状,2011年12月,在线畜牧兽医工作站的领导下,我们会同部分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黑山羊生产隋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对镇巴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镇巴县林地和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及交通用地稳步增加为显著特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村庄,增加了123.56 hm~2,变化率最大的是建制镇,每年增长2.30%;(2)拆旧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镇巴县可拆旧区潜力较大。适宜拆旧区6 826.75 hm~2,约占镇巴县总面积的2.02%;较适宜拆旧区129 413.75 hm~2,占比38.26%,拆旧潜力较大。镇巴县适宜拆旧区和不适宜拆旧区空间上呈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20.
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镇巴县发展林下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办法。旨在推动林权制度改革后,加快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