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久的将来气候会变冷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武  闻新宇  黄建斌 《科学通报》2010,55(30):2980-2985
对未来全球气候是否会变冷的研究做了评估. 指出: (1) 目前太阳活动明显减弱, 已经或即将回到20世纪初的较低水平. (2) 目前的太阳活动极大期已经持续了8个太阳活动11 a周期, 并可能于未来1~2个11 a周期内结束. (3) 未来100~200 a内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太阳活动极小期. (4) 2013年前后, 太阳活动11 a周期的峰值年(M年)的太阳黑子数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2.
罗葆荣 《科学通报》1978,23(6):362-362
自从1843年Schwabe发现太阳活动呈现11年左右周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近300年来的资料研究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极光、地磁、地震等等地球物理现象的周期,得出它们也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这些地球物理现象11年周期的存在,除了证明它们的变化与太阳活动相关外,也为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根据树木年轮资料重建的青藏高原中东部过去2485 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 发现研究区极端气候事件与全球同步出现, 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20 世纪增温等. 历史上最大的温度变幅和速率都发生在“东晋事件”(343~425 AD)期间, 而非20 世纪后半期. 过去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温度序列存在显著的1324, 800, 199, 110,2~3 a 的准周期 (P < 0.01), 其中, 1324, 199 和110 a 周期与太阳活动有关. 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太阳活动: 千年尺度周期决定了温度变化趋势长期走向, 百年尺度周期控制了温度变化幅度, 而太阳活动极小期对应冷期出现. 预估结果显示未来这一地区温度将下降, 到2068 AD 前后温度下降到谷底, 2068 AD 后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期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三年十年来火灾群发期主要出现在中国周代(600~49aB.C)、西汉(60~0aB.C)、东汉(100~200aA.D)、南北朝(480~570a.A.D)、唐代(700~850aA.D)、南宋(1120~1240aA.D)、明代(1500~1600aA.D)及清代(1660~1760aA.D)八个时期.灾害事件时间序列谱分析得出火灾的周期序列为517,173.29,90.63.32.23.16.11年。火灾群发期与太阳活动及中国典型地区环境变化对比分析得出,近两千年来的火灾群发期出现在太阳活动的异常时期及中国温度变化的寒冷期.  相似文献   

5.
湖江岩玛珥湖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周期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嘉麒 Negen.  J 《科学通报》2000,45(11):1190-1194
对全新世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干密度高分辨率(10~15a间距)时间序列的能谱分析和滤波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2930,1140,490,250和220a的主周期,2930a周期所对应的3次降温期,其峰值分别发生在7300,4250和200CalaBP左右,1140a主周期变化,在全新世早期波动幅度最大,到中、晚全新世其幅度逐渐减小,所对应的明显的降温期有7~8次,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关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连续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有济 《科学通报》1978,23(2):107-1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来Eddy证明了在公元1645—1715年间确实出现过所谓“Maunder极小期”。他搜集的黑子相对数说明,这一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低的水平,历史上的极光报告、日全食时日冕形态的描述、树木年轮中~(14)℃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量以及气候变化等也证实了Maunder极小期  相似文献   

7.
湖光岩玛珥湖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周期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对全新世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干密度高分辨率(10~15a间距)时间序列的能谱分析和滤波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2930,1140,490, 250和 220a的主周期. 2 930 a周期所对应的3次降温期,其峰值分别发生在7300, 4250和1200 Cal aBP左右.1140a主周期变化,在全新世早期波动幅度最大,到中、晚全新世其幅度逐渐减小,所对应的明显的降温期有7~8次.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可能是通过岁差周期(23 070 a)的谐波周期对全球水循环的调整,驱动温盐环流强度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 现在,表示太阳活动性强弱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太阳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黑子数多时表明太阳活动强,黑子数少时表明太阳活动弱。依据实测,每天有一个黑子数,但它变化较大。通常用一年内每天的值取平均,得一个年均值。 从长期的黑子数年均值的分析,得知太阳活动有11年左右的基本周期,此外还有22年磁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依据极光等资料,还发现太阳有400多年…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中积累量与太阳活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达索普冰芯中积累量近300年来的时间变化序列,与印度季风降水存在极好的相关性,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冰芯积累量变化序列中存在与太阳活动的多种周期相一致的周期,达索普冰芯缇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各种指标的对比表明,其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呈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戴开美 《科学通报》1987,32(6):441-441
Stuiver和Quay分析了公元1000年以后大约900年的已知年代树年轮样品的~(14)C含量。他们的结果表明,对应于Maunder、Sprer和Wolf这三个太阳活动极小期,树轮~(14)C含量正好具有极大值。Lin等和Kocharov等得到了周期为80—90年的树年轮~(14)C含量的变化。Suess和de Jong等则测得了树年轮~(14)C含量周期大约为200年的变化,这些工作中得到的~(14)C含量变化的幅度在1%至2%之间,反映了太阳风对银河系宇宙射线的调制作用。但是,对11年周期的太阳活动是否引起可以测出的大气中~(14)C浓度变化的问题,长期以来还未有比较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王跃  翦知湣  赵平  党皓文  肖栋 《科学通报》2013,58(4):379-384
在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UViC-ESCM)中, 受过去7千年来瞬变太阳活动驱动, 北半球冬季太平洋上层水体热力结构表现出百年尺度变化特征, 西太平洋暖池(WPWP)的三维热力响应被大幅度增强. 太阳活动最大值期, 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比Niño3区域大30%左右, 而次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在副热带北太平洋比赤道西太平洋大40%; 太平洋纬向表层海温梯度(西-东)和经向次表层海温梯度(北-南)同时增强, 且在百年尺度周期上线性响应于太阳活动驱动. 表层海温梯度的208 a周期最为显著, 而次表层海温梯度在大于208 a的周期上更为显著. 此外, 表层海温梯度在百年尺度周期上的相位滞后(响应时间)要比次表水海温略小, 表层海温梯度中出现的148和102 a周期并未见于次表层海温梯度. 上述模拟结果初步指示WPWP古海洋记录中的全新世百年尺度波动可能来源于太阳活动变化.  相似文献   

12.
赵新华  冯学尚 《科学通报》2014,(14):1284-1292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白噪声)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11 a周期、50 a周期、世纪周期和双世纪周期,全球温度存在64.3 a的主周期变化,接近太阳活动的50 a周期;(2)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具有22,50 a的显著共振周期;(3)太阳活动与地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相关性高于其短期变化的相关性,以黑子为例,它与地表温度年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31~0.35,11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58~0.70,22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64~0.78,太阳总辐照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黑子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4)太阳活动在近100年里有明显增强,它与全球温度(包括陆地、海洋)近100年的升温是一致的,太阳活动与海洋温度的相关性略高于太阳活动与陆地温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对于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张鸿  关震彪  张津维 《科学通报》2010,55(14):1416-1418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其高温等离子体外流而形成太阳风,又发射很强的紫外和X射线辐射,日冕活动严重地影响日地空间环境.日冕结构与太阳活动有密切联系.2009年7月22日发生21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是观测研究日冕的良机,但由于全食带地区大多阴雨而受挫,幸好在个别天气好的地方可拍摄到高质量的日冕数码像.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结合SOHO卫星LASCOC2所观测的当天的外冕图像进行分析,揭示日冕的一些结构,得到日冕两极和赤道的亮度径向平滑分布.2009年是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年,虽然太阳活动水平仍较低,但比去年的极小期活跃得多,日冕结构有较明显的变化,不仅显示赤道区比两极区延展,即使东西赤道区和南北极区也有较大差别.赤道东侧的冕流,尤其赤道北的大冕流很显著,南极区比北极区的冕羽由更多的极射线组成.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亮度径向分布接近于去年的太阳活动极小,但赤道东西方向的亮度分布差别较去年小,南极与北极方向的差别也较小.这些日冕特征也显示在日冕等亮度图上.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和亮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 日冕活动影响日地空间环境和太空天气以及地球. 日全食是观测研究日冕的良机. 在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期间, 我们用CCD照相机与天文望远镜组合拍摄了一系列日冕像和日面偏食像. 本文选取部分图像, 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 给出初步结果, 揭示日冕的一些活动结构, 测定日冕两极和赤道的亮度径向平滑分布. 虽然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期, 但日冕结构仍是不对称的, 不仅显示赤道区比两极区延展, 即使赤道东、西和南、北极区也有较大差别. 赤道东侧的冕流, 尤其东南方的大冕流很显著. 南极区比北极区的冕羽由更多的极射线组成, 这些结构也可由他人观测的及SOHO卫星的当天日冕图像佐证. 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亮度径向分布接近于Van de Hulst的太阳活动极小期模型, 但存在因日冕结构而比该模型的明显偏离, 这些日冕结构也显示在日冕的等亮度图上.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中NO3-浓度与太阳活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宁练 《科学通报》1998,43(3):309-312
恢复了古里雅冰芯中NO- 3浓度近 10 0 0多年来的时间变化序列 ,并对其进行了谱分析 ,发现在该冰芯NO- 3浓度的变化中存在与太阳活动的多种周期相一致的周期 .该冰芯中NO- 3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各种指标的对比表明 ,其长期变化趋势与太阳活动呈现正相关关系 .古里雅冰帽地区降水中NO- 3浓度的变化滞后于太阳活动约 1 5a .  相似文献   

16.
林元章 《科学通报》1981,26(5):288-288
Eddy曾于1976年根据对历史上黑子、极光、~(14)C含量和日冕形状的分析,重新肯定了存在Maunder极小期(1645—1715年)这一事实,并且提出了太阳活动11年周期在Maunder极小期间和它之前可能并不存在的论点。同时,他们还从直接测量1642—1644年间的黑子观测描图,得到了Maunder极小期之前的太阳自转速度比现在快的结论,并且认为太阳自转的这  相似文献   

17.
任何时候,在太阳上都同时存在两个并行的约22年的周期。这一概念是综合太阳表面小尺度磁场、日冕现象、太阳大尺度速度场、太阳风和地球磁场扰动等不同观测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扩展的太阳活动周期,不可能在经典的太阳周期理论的框架内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丁林  周勇  张进江  邓万明 《科学通报》2000,45(14):1475-1481
由3期火山岩和两期风化壳构成的鱼鳞山复合堆积物为了解高原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及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条件。通过火山岩及风化壳地球化学、^40Ar/^39Ar和K/Ar年代学的研究,揭示风化壳形成在干旱、半干旱的亚热带环境,时代为30 ̄24Ma,羌唐地区的夷平面最后定位于20Ma左右。形成在干旱,半干旱的亚热带环境。时代为30 ̄24Ma。羌唐地区的夷平面最后定位于20Ma左右。  相似文献   

19.
太阳黑子相对数约5个月周期的时变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延本  韩永刚 《科学通报》2002,47(20):1535-1539
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第14-22太阳活动周的太阳黑子相对数日值序列,讨论了黑子相对数约5个月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周期在每个活动周中均存在,在活动周的峰段时能量密度(振幅)较大,但在不同的活动周中,其长度和强度不同,即这个周期是时变的,约25d的周期也被分析,发现它同样是时变的,甚至在峰段也不是很稳定。这两个周期的变化表明,不能简单地认为约5个月的周期可能是约25d周期的倍频。  相似文献   

20.
太阳活动通常是指发生在太阳上的黑子、耀斑、日珥及日冕等现象形成的全部物理变化的总和,通常在天文学中,把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衡量太阳活动的“指示器”:黑子相对数多,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强;黑子相对数少,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弱。根据太阳黑子相对数的谱分析,太阳活动除11年周期和22年磁周外,还有5~7年的半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以及更长的时间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