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泳法在致密金属表面合成A型分子筛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泳法在致密金属表面合成了A型分子筛膜; 采用XRD和SEM方法表征了膜的性质; 研究了电位大小对合成A型分子筛膜的影响, 提出了在电场中分子筛膜的生长机理. 结果表明,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反应液中带负电的分子筛粒子均匀、快速地迁移到阳极金属表面形成分子筛膜, 因而可以快速地在致密金属表面合成均匀、致密的分子筛膜. 电位大小对分子筛膜合成有重要影响, 当外加电压为1 V时, 致密金属表面可以合成非常均匀、致密的A型分子筛膜.  相似文献   

2.
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蒋海洋  张宝泉  林跃生  李永丹 《科学通报》2004,49(21):2133-2140
分子筛膜具有优良的反应和分离性能, 可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环境, 在膜分离和膜反应等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迄今为止, 已有多种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聚合物嵌入法、原位水热晶化法和二次生长法等. 与原位方法相比, 二次生长法更容易操作, 对晶体取向、微孔结构和膜厚等方面的控制优势明显, 而且重复性也有大幅度提高. 本文总结了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 特别着重于最具使用潜力的二次生长法, 对目前存在的晶体取向、缺陷以及晶粒层数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提出了分子筛膜制备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助于提高分子筛膜制备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具有规整微孔结构的微晶材料,其微孔孔道可以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区分和识别不同分子,因此分子筛作为一种主体材料,其微孔孔道能够组装有机或无机原子、分子以及超分子化合物,形成在光储存、非线性光学、电化学和光电学等领域具有奇特性质的主客体新材料.分子筛微晶颗粒大小一般只有几个微米,因而分子筛作为主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尺寸局限.大晶粒分子筛的合成使得晶粒增大至几十或几百个微米,但作为主体材料仍局限于一个微晶尺寸大小.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在目的载体表面制备分子筛膜可以突破单个分子筛微晶尺寸限制,是制备大尺寸主客体材料的新方法,但一般晶粒取向随机,不能满足主客体材料研究的需要.应用载体表面的修饰和模板作用控制晶体生长的方法,可以制备择优取向的分子筛膜.由于预修饰会改变目的载体表面,探索分子筛微晶晶粒的自组织择优取向生长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Silicalite-1分子筛微晶在玻璃表面上取向生长的结果.1 实验玻璃载体选用普通载玻片,未经任何预修饰.合成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原料由硅溶胶(SiO_2质量分数为27%).四丙基溴化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混合制备,原料液的摩尔配比为:4Na_2O100SiO_210 000H_2O 5TPABr.老化一定时间后,转移到高压釜内  相似文献   

4.
催化裂化催化剂中Y型分子筛制造的水热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鸣元 《大自然探索》1996,15(4):12-13,11
催化裂化催化剂中Y型分子筛制造的水热化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何鸣元迄今为止,工业过程中最大量使用的分子筛之一,是主要用于催化裂化催化剂的Y型分子筛。这一分子筛的性能与制造中和制造后的化学改性密切相关。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常...  相似文献   

5.
就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成膜性能的影响、表征手段、应用范围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芳 《科学之友》2007,(10):106-107
就A型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成膜性能的影响、表征手段、应用范围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孔分子筛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陈逢喜  黄茜丹  李全芝 《科学通报》1999,44(18):1905-1920
综述了中孔分子筛在合成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不同中也分子筛合成体系,比较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不同全系中存在的共同点是有机相和无机相之间存在界面组装作用力。根据界面作用力的不同类型将合成路线总体分成三类,并指出对同一类型的界面作用力,调变其相对大小也可发展成不同的合成路线。总结中孔分子筛在骨架结构、组成、形貌及孔径大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了中孔分子筛的不同改性处理方法,并讨论了中孔材料在  相似文献   

8.
沸石分子筛的表面定向生长与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张宝泉  刘秀凤 《科学通报》2008,53(3):257-270
沸石分子筛阵列或薄膜在膜分离、膜催化、化学传感器与微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位水热合成和载体表面的晶粒自组装是制备沸石分子筛阵列和薄膜的两种主要方法, 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 对于原位水热合成法, 可以通过载体表面的改性或合成条件的调控来实现沸石分子筛晶体在载体表面的定向成核、生长, 最终获得单一取向的多晶沸石分子筛阵列或薄膜. 对于载体表面的晶粒自组装过程, 可以通过不同的结合方式将沸石分子筛晶粒组装到载体表面, 实现膜层微结构的调控, 制备出结构有序的沸石分子筛阵列或薄膜.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沸石分子筛晶体表面定向生长和组装方面取得的重要结果进行总结与评述, 内容涉及: (1) 在原位水热条件下通过载体表面植入功能基团、改变载体表面微结构以及调变合成液组成等措施, 获得高度取向的沸石分子筛阵列或薄膜; (2) 利用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键作用在载体表面组装沸石分子筛晶粒, 制备高度覆盖、结构有序的晶体阵列或薄膜; (3) 表面组装与微接触印刷、光刻技术结合制备图案化的沸石分子筛阵列或薄膜. 最后介绍了分子筛阵列和薄膜的一些功能和应用, 并对沸石分子筛表面定向合成与组装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高重复性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亮  李砚硕  朱广奇  刘杰  杨维慎 《科学通报》2008,53(21):2581-2586
利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二氧化硅陶瓷管上制备出具有较高重复性的silicalite-1分子筛膜, 8个分子筛膜平均分离系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7.5%. 与没有进行填充所制备的分子筛膜相比, 通过利用有效的“溶液填充”方法, 膜的平均透量提高了49%, 80℃分离乙醇/水混合物时, 膜的最高透量达到了1.49 kg/(m2·h). 渗透汽化实验结果表 明, silicalite-1分子筛膜60℃分离甲醇/水, 乙醇/水, 2-丙醇/水和1-丙醇/水混合物时, 膜的透量分别为2.63, 0.87, 0.24和0.20 kg/(m2·h), 对应的分离系数分别为22, 69, 81和159.  相似文献   

10.
改性HY分子筛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丽  王毅  谭忠印  包信和 《科学通报》1999,44(16):1722-1728
采用MASNMR谱,与全氟丁胺选择吸附相配合,研究了经MgO,SiO2改性前后HY分子筛的结构和内外表面酸性的变化,NMR测定结构表明,氧化物改性导致了分子筛骨架Si/Al的明显变化,对应的XRD结果证实,怀改性前比较,采用MgO和SiO2改性后分子筛的结晶度分别提高了6.9%和15.4%。  相似文献   

11.
强碱性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建华  淳远  王英  须沁华 《科学通报》1999,44(9):897-903
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研制强碱性和超强碱性沸石方面的主要进展,沸石分子筛由于其结构特征,很难通过改变骨架的化学组成而产生强碱位,剖析了硅铝沸石负载碱金属盐难以产生强碱性的原因,探讨了中性钾盐改性及氧化镁微波辐射分散法制备碱性沸石的规律;阐述了载体结构性质与形成超强碱位的关系,并展望研制强碱性和超强碱性沸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铨昌 《科学通报》1994,39(4):352-352
70年代后期,被誉为新一代沸石分子筛材料——多孔铝磷酸盐矿物的出现,沸石格架组成从铝-硅体系发展到铝-磷体系.沸石结构最大次级结构单元——12元环保持180多年之久,1988年才为美国Davis等人所突破,成功地合成出具有18元环次级结构单元的分子筛矿物,并以Davis所在的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命名为VPI-5.但是,Duncan等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VPI-5不是一种新的微孔相,只不过是在有模板存在条件下合成的H1.由于名称上有争议,故本文统称之为超大孔沸石.沸石分子筛材料已广为工业所利用,而超大孔分子筛材料应用潜力巨大,前景更为广阔,从而成为沸石分子筛科学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以混合非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中孔MCM-48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伟  姚建东  黄茜丹  李全芝 《科学通报》2001,46(13):1089-1091
在水热体系中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对中孔分子筛MCM-48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发现利用较强的van der Waals力,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可以更大程度降低合成MCM-48所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缩短合成时间且利于生成骨架交联度高的MCM-48。通过调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可以看到不同物相结构的中孔分子筛。当晶化温度高于140℃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会从胶束中分离出来,失去两亲特性,进而不利于胶体从层状中孔分子筛转化为微孔材料。  相似文献   

14.
杂原子沸石研究中,Fe的引入已显示其特有性能,如增加芳烃、烯烃的选择性,失活较慢,较强抗毒能力等。对于二次合成含Fe沸石,Fe存在的状态以及如何区分骨架位与非骨架位的Fe,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课题。本文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SR)和M(?)ssbauer谱(MBS)对酸性介质中二次合成的FeY分子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样品中约有一半的Fe以四面体配位形式存在于沸石骨架位,在加热处理过程中逐渐脱水形成FeO_4四面体并进入沸石骨架的脱铝位。450℃以前骨架位上的FeO_4四面体是稳定的,500℃时已有部分FeO_4从骨架位迁移至非骨架位,继续提高加热处理温度,更多的Fe脱出骨架位,直至800℃,脱出沸石骨架的Fe将以氧化铁超细微粒存在,引起ESR谱中g=4.3信号重新增强.实验结果表明,ESR中g=4.3信号强度不仅与沸石骨架中FeO_4四面体的量有关,还与四面体配位Fe(Ⅲ)的水合程度以及非骨架的氧化铁超细微粒有关。  相似文献   

15.
韦世强 《科学通报》1995,40(6):520-520
Mo与Y分子筛中阳离子交换制备的MoY双功能催化剂在石油化工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Mo的电负性较大,缺乏能够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Mo~(n+),无法通过常规的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将Mo直接引入分子筛笼中.文献中曾报道了许多途径制备MoY分子筛的方法,主要有Mo酸盐浸渍法,金属Mo络合物吸附再分解.Fierro等注意到已结合在分子筛表面上的Mo氧化物在高温水蒸汽下可以生成氧Mo离子,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能  相似文献   

16.
铁1,10-菲咯啉/MCM-41催化苯酚羟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持标  叶兴凯  吴越 《科学通报》1996,41(9):795-799
MCM-41分子筛是最近美国Mobil公司开发出的一种新材料,其孔径范围在2.0~25nm之间,具有较大的Si/Al比和大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孔道大小均匀.其对弱极性的环状及芳族化合物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自这种新型分子筛合成以来,才开始应用于石油炼制及烯烃裂解,歧化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关于将MCM-41作为载体,用于负载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报道.本文利用自己合成的MCM-41分子筛作为载体,制成了负载铁的1,10-菲咯啉配合物催化剂(简记FePhen/MCM-41),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羟化反应,发现其对苯酚的羟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1 实验部分1.1 FePhen/MCM-41的制备将参考文献[3]制得的MCM-41分子筛,取5g放入200mL0.05mol/L的[Fe(Phen)_3]Cl_2乙醇溶液中,室温搅拌24h,抽滤,所得固体用乙醇洗涤3次,以除去MCM-41分子筛表面和孔道内结合不牢的金属配合物.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测得负载催化体系中铁元素的含量为0.65%.1.2 MCM-41分子筛及FePhen/MCM-41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胡皆汉 《科学通报》1989,34(5):358-358
作为一种有效的多相催化剂,分子筛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对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催化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前人曾初步考察了分子筛中Na~+、H~+、Tl~+、Li~+、K~+等阳离子的NMR行为。本文首次对X型分子筛中~(113)Cd核磁共振谱和它的动力学状态进行了探讨。发现脱水作用可使Cd~(2+)进入I位,而水合态下Cd~(2+)处于一种Cd_Ⅰ′(?)Cd_Ⅱ的换位运动之中。并估算了Cd~(2+)在各阳离子位上的布居数和交换运动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8.
石高全 《科学通报》1993,38(7):617-617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在石油化工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其结构和理化特性已被深入研究过。最近,亦有一些研究者用其修饰电极以研究电化学活性分子与离子的电化学现象,并用之制造传感器。但是,迄今为止,对分子筛自身的电化学性质没有人提及过,主要是因为分子筛既不能溶解也不能被稳定地分散到普通的小分子溶剂中。我们最近发现Nax和ZSM-5  相似文献   

19.
分子筛是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催化材料.在过去的50年中,人们合成出大量不同结构的分子筛,但是对它们的合成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研究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298和473K时单组分正丁烷和异丁烷及正/异丁烷混合气在管状Silicalite-1分子筛膜上的渗透特性。研究发现,在298,473K及0.06MPa的压差下,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16.3和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